所冠辰


摘要:乙烯三聚工藝、乙烯齊聚工藝等均屬于常見的線性α-烯烴生產工藝,隨著全球對線性α-烯烴需求量的不斷提升,各類新生產工業也不斷涌現。基于此,本文將簡單分析線性α-烯烴的生產工藝,并圍繞線性α-烯烴生產的發展趨勢開展深入探討,以供相關業內人士參考。
關鍵詞:線性α-烯烴;乙烯三聚工藝;乙烯齊聚工藝
引言:線性α-烯烴指的是高碳直鏈烯烴,涉及1-癸烯、1-己烯、1-丁烯、1-十二烯等產品,屬于發現迅速的有機原料,在聚α-烯烴、高密度聚乙烯、精細專用化學品等方面的應用較為廣泛。
1. 線性α-烯烴的生產工藝
1.1乙烯三聚工藝
在1-己烯的生產中,乙烯三聚工藝的應用較為廣泛,該工藝在產率、純度、選擇性等方面優勢突出,基于均相配位催化反應完成生產,壓力下的乙烯可基于溶劑中的催化劑原位形成催化劑活性物種,1-己烯由乙烯三聚反應生成。乙烯三聚工藝可同時生產C10α-烯烴,工藝具備較大生產靈活性、相對變窄的碳數分布等特點,但在催化劑分離回收、單程轉化率等方面存在欠缺,圖1展示了三種典型的線性α-烯烴生產工藝[1]。
1.2乙烯齊聚工藝
乙烯齊聚工藝屬于現階段應用最為廣泛的線性α-烯烴生產工藝,使用的催化劑包括鐵系、鉻系、鎳系、鈦系等。偶數碳線性α-烯烴(C4-C30)可通過乙烯齊聚工藝進行生產,Chevron、BPAmoco均屬于代表性的乙烯齊聚工藝。以Chevron工藝為例,該工藝存在最小的柔性,能夠實現鏈增長和鍵置換反應,具體采用一步法進行生產。BPAmoco存在較為復雜的工藝,其鏈增長和鍵置換需要采用兩步法,工藝在應用中會導致重餾分分離增加且柔性較大。乙烯齊聚工藝存在較窄的碳數分布、較高的產品線性化程度、產品質量好、分離費用低等優勢,這也是該工藝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圖2為典型的乙烯齊聚工藝。
2. 線性α-烯烴生產的發展趨勢
2.1供需現狀
圍繞我國的1-丁烯生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主要生產方法為混合C4分離,丁烯-2異構化法、乙烯二聚法也有所應用,配套有聚烯烴裝置的下游企業主要負責生產1-丁烯,生產后多用于聚烯烴單體,近年來國內的1-丁烯進口量持續提升;圍繞我國的1-己烯生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乙烯三聚工藝在生產中的應用日漸廣泛,如獨山子石化、大慶石化建成的生產裝置擁有0.5萬噸、2萬噸、5萬噸的年產量,以往高價進口1-己烯的局面被改變;圍繞我國的1-辛烯生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我國缺乏大規劃生產狀態,基本完全依賴進口,每年的進口數量在6-7萬噸區間;圍繞我國的1-癸烯生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該產品同樣高度依賴進口,中石油正在研發定向生產1-癸烯的技術,采用乙烯五聚工藝,但由于相關項目尚未投產,我國潤滑油、高品質基礎油工業發展正受到一定制約。綜合分析可以發現,我國線性α-烯烴的產量和消費量持續提升,但現階段仍存在較高的對外依存度。
2.2發展趨勢
現階段我國線性α-烯烴的供應能力不足,生產裝置叫我缺乏,中國產能在全球總產能中的占比在5%以下且缺乏大型生產狀態,線性α-烯烴在C8以上的基本完全依賴進口,高品質產品發展因此受到嚴重限制。而從生產技術方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我國市場仍需要培育,不同于擁有成熟技術的海外大型石化企業,起步較晚的我國仍處于發展階段,在高質量產品工藝方面存在欠缺,應用領域開發也同時受到限制。雖然中石油、中石化已經實現乙烯三聚工藝的工業化,但在下游聚烯烴產品技術、乙烯齊聚技術方面仍未實現工業化,由于同時存在尚待培育的應用市場,國內還存在開工率低下的1-己烯裝置。因此,未來我國線性α-烯烴生產需要重點培育下游市場,打造上下游協同發展的產業鏈;圍繞煤制油產業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我國煤制油產業升級屬于主要的線性α-烯烴供應量增長來源,基于這一發展需要,必須保證煤制油產業精細化發展。對于富含線性α-烯烴的煤制油中間產品來說。我國的煤制油產能將在未來持續提升。預計在2023年底達到每年1500萬噸,能夠提供性α-烯烴(C4-C18)170萬噸左右,高端精細化的煤制油產業發展趨勢可見一斑;結合潤滑油產業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國家的能耗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潤滑油質量影響,線性α-烯烴(C8-C12)合成的Ⅳ類基礎油在延長設備換油期和壽命、提高燃油經濟性、減小摩擦磨損、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均具備顯著優勢,但現階段我國90%以上的相關產品從國外進口,國內生產的部分也多數為低質聚α-烯烴(蠟裂解法),這類高質量線性α-烯烴產品缺乏現狀必須設法改變。
隨著我國人民消費的不斷升級,人民對車輛、家電、建材、能源、服裝、食品、日用品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在持續增長的石化產品需求下,為提供安全、綠色、高性價比的高端石化產品,線性α-烯烴產業的發展速度將進一步提升。線性α-烯烴產品的性能極為優異,這使得其應用空間較為廣闊,如聚烯烴產品具備優秀的抗沖擊強度、拉伸強度、抗撕裂強度,聚烯烴彈性體產品具備高伸長率、高強度、高彈性、耐低溫性能等特點,聚α-烯烴具備蒸發損失小、粘度指數高、粘溫性能好、操作溫度寬傾點低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得線性α-烯烴原料能夠較好滿足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高端產品需求,該原料的消費量在2023年底預計達到115萬噸/年,同時需要實現75%的自給率,可見該產業的增量空間極為廣闊。
結論:綜上所述,線性α-烯烴生產發展前景極為廣闊。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供需現狀、發展趨勢等內容,則對其發展現狀和前景開展了全面剖析。為更好推進我國線性α-烯烴產業發展,高碳α-烯烴等方面的發展探索應得到業界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張樂,馬靜,蘇朔.國內低黏度聚α-烯烴合成基礎油研究進展[J].石油化工應用,2021,40(06):9-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