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軍工產品,質量第一”是軍工企業共同的價值理念和永恒的追求。質量是武器裝備的生命,是提升軍隊戰斗力的重要保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武器裝備的復雜性也隨之提高。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對武器裝備的先進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進一步提高武器裝備全面質量管理水平,對軍工企業而言意義重大。本文分析了A公司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背景,介紹了A公司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思路、措施和成效,并總結歸納了實踐中的啟示,以期為其他軍工企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武器裝備;全面質量管理
1 全面質量管理概述
質量是武器裝備的生命,先進、可靠、安全的武器裝備是國家國防力量的重要支撐。全面質量管理理論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國通用公司的費根堡。全面質量管理是指在全社會的推動下,企業中所有部門、所有組織、所有人員都以產品質量為核心,把專業技術、管理技術、數理統計技術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學嚴密高效的質量保證體系,控制生產過程中影響質量的因素,以優質的工作及最經濟的辦法提供滿足用戶需要的產品的全部活動,具有全過程、全員參與、全面性等特點。
武器裝備全面質量管理,就是在武器裝備的論證、設計和開發、試制、試驗、生產、檢驗和售后服務等全過程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并加以運用。現代戰爭對武器裝備的先進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武器裝備全面質量管理水平對于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效率,提高武器裝備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A公司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背景
A公司是國家重點保軍科研機構,國家級國防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于上個世紀在人民大會堂成立,現有員工3000余人,資產總額50億元,是中國近代兵器工業的奠基者之一。A公司致力于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特種產品研發與生產基地,構建起“產學研”相結合、開放型的科研開發體系,為我軍裝備現代化建設提供專業服務。
A公司于1996年通過了中國新時代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中心審核,建立了基于GJB/Z 9001-1996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期間經過數次體系修訂、完善和換版,并于2019年通過了GJB 9001C-2017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體系覆蓋范圍以普通機械裝備為主。近年來A公司武器裝備逐漸向制導領域發展,產品的技術密集程度越來越高,且以“系統化、智能化、機電一體制導化控制”的特種裝備比重逐年加大。A公司長期以生產普通機械裝備為主,原有的質量保證體系也是以普通機械裝備的設計和開發、試制、生產、服務為背景,體系與A公司現有業務融合度不夠,導致研發生產各環節溝通不暢、質量問題時有發生,體系運行的有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A公司還存在質量管理方法相對落后,先進的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應用不足的現實問題,導致過程質量控制能力薄弱,難以實現過程精細化管理。質量管控向供應鏈延伸不足,未能形成行之有效的約束機制。在A公司幾個重點型號項目研制生產過程中,曾多次出現因外協外購配套產品質量問題給生產帶來很大的困難,嚴重影響軍品生產任務的完成以及A公司的品牌信譽度。
由于武器裝備的生產、儲存、運輸、安全、保密等特殊要求,目前A公司的研發和生產部門分別位于湖南省不同的城市,相距約500公里,且生產部門位于一個經濟、環境欠發達的小城鎮,地理位置較為閉塞。當前A公司質量數據的信息化建設較為分散,未基于生產全流程進行研究設計,且產品生產過程涉及范圍廣,實踐跨度長,涉及流程種類繁多,數據復雜,導致生產過程質量數據分散,收集整理困難且數據的準確性難以保證。目前A公司質量信息化程度不高,數據信息處理簡單,數據的采集基本上采用傳統的紙加筆的方式,質量數據的分析利用還比較薄弱,相關的質量技術保障手段還需進一步完善。加之生產的武器裝備一般涉及國家秘密,對于互聯網非常敏感,相關信息的收集、傳遞、處理、反饋等不夠順暢、即時,未能實現全面的信息化、網絡化。
3 A公司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思路、措施和成效
3.1 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思路
以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為依據,運用過程分析方法及工具,對公司當前質量管理運行現狀進行深入審視和剖析,找出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通過對國內外一流企業先進質量管理經驗和方法的研究與分析,結合自身實際,找到質量改進的新舉措、新方法,全面貫徹“軍工產品,質量第一”的理念。
針對A公司各項業務流程中的責任主體、工作內容和工作程序,結合A公司產品設計和開發過程特點,開始全面質量管理模式的設計:對A公司各項業務流程重新進行梳理,明確業務分工及職責劃分;新編部分體系文件及對部分原有體系文件進行修訂,重點對制導領域電子類產品的質量管控進行規劃設計、細化外協外購產品配套廠家質量管控要求以及學習和吸收先進的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從而提升A公司質量管理效率和水平,確保產品實物質量。
3.2 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措施
建立了全面質量管理實踐項目小組,組織對A公司現有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制度、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審視,識別了有關產品設計和開發、試制、試驗、技術狀態管理、外協外購、內外部溝通、保戰保訓服務、國內外市場開拓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次梳理共收集了26項主業務模塊、42份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以及22份管理制度中的問題200余項,主要涉及A公司業務流程銜接不夠順暢、電子制導類產品質量管控不夠細化、配套廠家質量管控不足、質量管理工具和方法運用不足等問題。
組織對A公司科研生產所涉及的各項業務重新進行梳理、規劃,劃分為20個主業務模塊、62個子業務流程,對各項業務流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實現了各項業務的有效銜接、將質量責任落實到人。以問題為導向,以流程為載體,制定了體系文件新編/修訂計劃,包含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管理制度/規范等三層次文件共計52份。其中,新編文件10份(包含電子制導類產品質量管理6份、外協外購產品質量管理4份),對原有體系文件修訂42份。組織項目組成員開展了3次文件編制思路以及文件編制基本要求的宣貫與培訓,同時對新引入的流程圖、過程說明表以及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如何與現有業務流程融合進行了詳細說明;根據文件新編/修訂進展,組織項目組成員召開了5次階段匯報總結會,及時掌握文件編制的進展,確保52份體系文件的編制順利完成;為確保文件編制質量,制定了文件分批評審發布計劃。按照計劃組織開展了12次項目組內部評審、8次外部專家現場評審、10余次公司級評審,對新編/修訂的體系文件的正確性、符合性及適用性進行審查,形成了評審意見200余條,后續文件編制人員根據評審意見對文件進行了修訂,并最終完成了所有體系文件的定稿和發布;針對新發布的體系文件以及新引入的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組織A公司各部門和人員分批開展了13次專項培訓,各部門和人員嚴格按照最新發布的文件要求開展各項工作,全面質量管理在A公司順利運行。
3.3 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1)優化了質量管理流程。體系文件編制/修訂時充分運用了流程圖和過程說明表的形式,促使A公司各項管理規定、流程向表單化的管理流程轉變,打破了以往復雜冗余的文字表述形式。對能夠形成流程清單的過程,采用管理流程圖和過程說明表的形式進行描述,共計形成了50余份管理流程圖,使各個管理流程更加清晰、直觀,便于操作,研發、生產和管理各個環節活動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實現質量業務的流程化、表單化,使A公司各項管理更趨于程序化、規范化,大大提高了A公司質量管理水平。
(2)強化了供應鏈質量管控。針對A公司科研或批產過程中涉及配套單位多、協作面廣、技術復雜的產品,與50余家主要配套單位重新細化并簽訂了“供應商質量技術協議”,明確了總體與各配套協作單位的權利與義務;通過對供應商的年度評價與考核以及外協外購產品質量問題的梳理,針對存在問題較多、質量不穩定的外協外購廠家,制定了“供應商質量監督和檢查計劃”,按照計劃的要求開展了20余次下廠質量監督和檢查,發現存在的生產、操作、管理等問題120余項并督促配套廠家及時完成了問題整改和落實。通過嚴格供應鏈質量管控,加強了總體和各配套單位的信息溝通,促進了總體和各配套單位產品研制生產的有序進行,外協外購產品故障率下降了10%,確保了產品質量。
(3)推廣了先進的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針對武器裝備全壽命周期管理的問題,引入了產品數字化履歷表,充分利用A公司現有ERP系統、MES系統等數字化信息技術,對產品進行數字化履歷管控。數字化履歷表可以更加高效地實現各型號產品、零(部)件在各生產環節、各道工序的生產批次及詳細的工藝參數的記錄,對存在質量風險的在制品和制成品能夠進行精準定位、精確回溯,有效提升了生產過程質量管控水平;對于原有質量管理體系重檢測而輕預防的問題,引入了統計過程控制(SPC)的方法。對產品入廠檢驗、工序檢驗和成品最終檢驗所獲得的質量檢測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對過程要素的統計變差進行計算,從而對生產過程的風險點以及關鍵過程提前介入和重點管控,有效減少了質量缺陷和不合格品的產生,滿足了A公司提升產品質量和降低質量成本的目標。
4 A公司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啟示
4.1 以設計為重點,細化研發質量管理要求
設計質量是產品質量形成的重要因素,福特公司研究表明:產品設計階段所做的質量管理工作占總成本的5%,但對未來產品的質量的影響卻占到70%。武器裝備質量管理應重點關注產品的設計環節,首先,應充分認識到設計質量的重要性,明確設計質量控制的具體流程和要求;其次,在產品研制各階段初期應編制詳細的設計質量工作計劃,確定產品的設計質量指標及實現方式、設計質量的控制要求等;再次,強化對產品調試、測試過程的重視,包含部件測試、各分系統測試、系統整體測試和用戶測試等;最后,加強產品安全性設計,編制包含安全性設計指標、性能指標、危險源分析以及錯誤操作下自我保護功能等安全性設計指南,從設計層面保證產品質量。
4.2 以共同發展為目標,加強供方質量管控
武器裝備是一項系統工程,總體單位與配套供方在質量管理全過程中履行自身職責,發揮自身優勢,密切合作,保證武器裝備質量目標的實現。要實現總體與供方的共同發展,首先,應加強與供方的合同管理,以合同形式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雙方嚴格履行合同規定的各項要求,必要時還應邀請軍方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監管;再次,各級主管部門應以國家軍用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依法監督,依法管理,避免隨意的進行行政干預;最后,應加強與供方的交流,建立行之有效的約束機制,可采取產品下廠驗收、不定期質量監督檢查、年度質量考核與評價等方式強化對供方的質量管控;與供方及次級供方建立實時溝通協調機制,搭建一體化質量信息系統,實時分析產品質量問題,總結質量經驗,推廣共享質量技術,共同提升質量管理水平,確保產品質量。
4.3 以信息化為助力,加快推進質量管理信息化建設
新時代武器裝備質量管理要求高,過程復雜,參與主體多,加快推進質量管理信息化建設意義重大。借助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完善產品設計、工藝設計、生產制造以及售后服務等完整的質量信息化管理系統,以質量數字化、定量化、透明化實現質量管理要求的自動管控、質量過程信息的自動收集、質量趨勢的在線統計分析和異常提醒等。構建產品全壽命周期質量信息數字化管理,全面掌控質量態勢,強化質量追溯,提高質量信息以及數據的收集、傳遞、處理和反饋的效率,確保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為質量改進提供決策依據。
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完善質量技術保障體系。建立健全質量檢測技術體系,積極引進、吸收和推廣先進的檢測技術和檢測方法,探索自動化與數字化檢驗方式,探索建立適應滿足A公司產品研制生產的試驗檢測流程和體系,逐步建立基于在線檢測方法的檢測技術系統,補充自動化檢測手段,為制導產品的研發生產提供質量保證。
4.4 以文化為引領,加強質量文化建設
我國武器裝備經過數十年幾代軍工人的艱苦奮斗,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形成了“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獨具中國特色的武器裝備質量文化。近年來,零缺陷、一次成功、精益管理等質量價值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形成了特有的武器裝備質量價值觀。各軍工單位要充分發揮特色軍工質量文化的作用、深入宣傳軍工質量文化核心內容,創新質量文化建設,延伸質量文化內涵,把質量文化建設、質量品牌建設工作的重點放在培養和提煉全體員工的質量文化素養和精品意識上。同時,樹立質量先進典型,打造質量標桿,積極開展經驗交流和學習,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頭作用和質量品牌的標桿引領作用。對軍工質量文化應進行系統地提煉、繼承和發展、大力宣傳、逐步實施和建設,以質量文化引領武器裝備質量管理建設。
5 結束語
隨著科技的進步,武器裝備復雜性的不斷提高,對武器裝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有效實現A公司全面質量管理的目標,實現多方參與、主體滿意,本次全面質量管理實踐重點解決了A公司業務流程銜接不夠順暢、電子制導類產品質量管控不夠細化、外協外購產品配套廠家質量管控不夠、質量管理工具和方法運用不足的問題,有效提升了A公司質量管理效率和水平。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應當重視優化武器裝備全面質量管理工作,重點關注研發質量管理、加強供方質量管控、提高質量管理技術和水平、以質量文化引領武器裝備質量管理建設,不斷提高武器裝備質量,為軍隊戰斗力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撐。
參考文獻:
[1]劉昌智,段永勝.武器裝備全面質量管理探析[J].價值工程,2020(01):22-23.
[2]賴文娟,曾刊.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GJB 9001C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與實踐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6):130-132.
[3]李勘.武器裝備科研全面質量管理研究[J].管理觀察,2014(17):48-49.
作者簡介:
曾欣欣(1991-),江西吉安人,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2019級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