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慶市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大慶市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的現狀,找出了慶市城鄉一體化制約因素如:城鄉居民人口素質差異;產業結構不合理;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等,提出大慶市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的對策,加大鄉村財政投入,改善鄉村基礎設施;注重鄉村科學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擴大鄉村合作醫療覆蓋范圍,解決農民就醫問題;深化戶籍改革放寬落戶條件等。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大慶市;經濟發展;
1.大慶市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的現狀
大慶市位于黑龍江省,共轄5個市轄區分別是薩爾圖區、龍鳳區、讓胡路區、紅崗區、大同區;3個縣分別是肇州縣、肇源縣、林甸縣;1個自治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大慶市發展和建設的核心地域的主城區包括東城區、西城區和薩爾圖,統一的對城市空間載體進行規劃,外圍地區城鎮布局有兩種類型:一是以農牧業為核心的生產力發展而形成的,包括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林甸縣、肇州縣;二是隨著石油開采與加工等工業生產力發展而形成的主要分布在主城區周圍。隨著大慶市城鄉一體化的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有了較大提高,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促進產業集聚與升級不斷加快。
2.大慶市城鄉一體化制約因素
2.1城鄉居民人口素質差異
大慶市雖然投入法人文化教育資金所占GDP比重逐年提高,但對于整體的人口基數而言,投入的資金量是遠遠不夠的,導致大慶市城鄉居民素質差異,人口素質的高與低對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城鄉一體化經濟的發展不只是簡單的城鎮數量及規模的增加和城鎮人口的增加,而是城鄉居民人口素質的不斷提高、城鎮居民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慶市城鄉居民人口素質的差異導致一些人為了眼前的繩頭小利,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的發展,然而環境和資源的總量是有限的,人們卻不去考慮子孫后代。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大批農民進入了城鎮生活,多數居民的生活習慣、思想方式未能及時改變,導致他們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缺乏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的現象非常普遍,這些現象的存在可能會在未來導致更嚴重的環境問題,比如能源的浪費、工業廢水的隨意排放、森林資源的破壞等等。
2.2產業結構不合理
第一、第二產業比重較高,造成大慶市的產業結構比例失調,屬于高碳的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大慶市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一直以來都以石油作為發展動力,以資源消耗獲得經濟發展,導致重工業為主的產業在產業結構中占主導地位輕工業與重工業比例極不合理。同時,鄉鎮工業企業的發展還停留在高投入、低產出、低質量、低效益、高污染的水平上,這些都嚴重制約了大慶市城鄉一體化經濟的提升,并且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當前大慶市的鄉鎮企業多數都是單一的產業結構,只發展一種企業會導致產業鏈條比較短,缺乏附加產業,不僅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同時生產廢棄物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難以恢復的后果。因此,鄉鎮企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路線,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經濟效益、投入產出、生態環境三者的平衡發展。
2.3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
大慶市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進程中,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各類產業增加,城鎮人口的增長,導致城鎮的環境基礎性設施如污水處理、空氣凈化、垃圾處理、噪音防治設施等配套建設不足。表現為在工業企業方面的財政投入比例較大,而忽視對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的財政投入;社會公眾和企業對環保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較少,多年以來城鎮環境保護基礎設施主要來源于政府投資,投資主體相對單一,城市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籌集上渠道十分有限,還經常按照計劃經濟體制的做法,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爭到手就進行實行,爭不也無所謂,以致于城鎮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污染治理達不到理想效果;在環境管理和治理方面,地方環保部門未盡到其應有的職責,由于有關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法律條列不明確,造成環保部門執法職能交叉、執法主體分散等問題,不能及時對環境問題做出恰當的處理,城鎮基礎設施投入不足造成垃圾圍城和交通擁堵的困境。
3.大慶市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的對策
首先,加大鄉村財政投入,改善鄉村基礎設施。鄉村的貧窮,追根溯源,在于社會資源的不合理流動。城市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基于其具有較為完善的包括道路、供水、供電、電信等城市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依靠財政投入,但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財政卻很少,大多是依靠農民自己投入。“要想富,先修路”,連基礎設施這條“路”都沒有,農民怎么富得起來,城鎮化建設也難以推進。因此,縮小城鄉差距,降低城鄉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務上的不平等,必須加大對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同時鼓勵并支持農村發展電子商務,將農產品和物聯網金融聯系起來,讓初級的農產品走出去,讓高級的技術產品引進來,加快農民致富的步伐。
其次,注重鄉村科學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在教育方面,我國一直提倡“科教興國”戰略,重視科教成果,不斷提高科研經費,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在大慶市城鄉教育公平發展方面,卻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由于鄉鎮發展欠缺,鄉鎮教師工資待遇低,教育設施落后,好的教師、家庭條件好的學生流向城市,造成農村師資力量薄弱,生源差等一系列問題。為此,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真正實行城鄉教師工資的統籌分配,提高鄉村教師的福利待遇,留住高素質教師人才。另外,要加強大學和科研機構與農民之間的合作,對農民進行農業技術方面的培訓,鄉村可以為科研隊伍提供場地和素材,有效解決農民在實際操作中的技能知識問題,提高應對農業高科技的能力,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
最后,深化戶籍改革放寬落戶條件。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大量農民工進城務工,其農民工子女卻因為戶口問題不能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樣,享受城市的學校教育,造成教育的不平等。進行戶籍制度改革,取消農業戶口限制,使城鄉人口能夠自由流動,資源得到相互補充,提高了社會配置效率。深化戶籍改革解決戶口限制,是突破城鎮化發展瓶頸的重要措施,對大慶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許輝云,李莜蓓.基于余弦相似性的中部六省新型城鎮化時空分異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 52(5): 723-729.
[2]周敏,劉志華,孫葉飛等.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空間集聚效應與驅動機制——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空間計量分析[J]. 工業技術經濟, 2018, 37(9): 59-67.
[3]劉歡,鄧宏兵,謝偉偉.長江經濟帶市域人口城鎮化的時空特征及影響因素[J].經濟地理,2017, 37(3): 55-62.
[4]崔玉婕, 趙海燕.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聯性理論分析[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 2017,29(01):124.
[作者簡介]姓名:崔玉婕(1987- ),性別:女,研究方向:從事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地址:黑龍江省大慶市薩爾圖區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郵編:163319,電話:18345977196,郵箱:695042007@qq.com
[基金項目]1.大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大慶市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問題研究”課題編號DSGB2021108
2.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校內培育項目“深化能源供給側改革對黑龍江省發展循環經濟影響研究”(XRW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