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民
摘要: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一種新型經濟形勢,在很多領域得到充分落實。對于民生經濟發展來說,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國有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較為嚴重,為了使得國企的經濟體制改革更加深入,需要做好國企及非國企資產的深度融合,正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明確產權界限及股權結構,從而擁有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
關鍵詞: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企業;提升競爭力
對于社會經濟建設的推進而言,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此種方式的主要目標是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本,同時讓企業內部的產權結構得到有效治理,使得企業的實際發展更加平衡。
1.混合所有制經濟下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問題
1.1國有企業無法實現與民企以及外資的有效磨合
在混合所有制經濟背景下,國有企業的發展面臨更多發展機遇和挑戰。首先,國有企業具備很多特點,其受到國家體制的保護,并且由不同地區的政府部門提供基本的政策支持,與私有企業相比較而言,其擁有較強的優越感,即使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但是通過以上屏障的保護,能夠維持穩定發展。一旦使其脫離原有的優越環境,走進外資以及民企的范圍內,會受到傳統觀念及思想的桎梏,無法實現短時間內的適應和發展;其次,站在外資企業以及民企的角度分析,國有企業存在制度僵化以及思想滯后等問題,并且唯領導是從,工作人員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導致工作效率和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受到以上因素的嚴重影響,外資企業以及民企無法做到向國有企業提供資金,同時也很難接受國企的管理。
1.2國有企業在法人治理方面缺乏平衡性
國企在落實改革工作的過程中,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投資主體構成的企業具備很多發展優勢,此處的投資主體要求具備不同的性質,此類企業擁有很強的產權競爭實力,通過不同產權之間的互補以及促進作用,能夠讓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積極性得到激發。但是國企具備與生俱來的優勢,即資源的獲得及融資貸款方面的便捷條件,以上特點使其在日常經營管理中的強勢地位突顯,使得非國企股東擁有少量的話語權,在經營發展方面逐漸失去信心。并且在部分地區,缺少完善的產權保護制度,雖然混合所有制是政府提倡的發展戰略,但是依然無法讓其他股東給予充分信任。
1.3針對國有資產的保護和監督缺乏全面性
國內經濟市場始終處于開放狀態,為外資的融入提供便利條件,使得部分地區出現外資控股的情況。為了避免自身的股權落入外資手中,國有企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與外資企業處于僵持和斗爭狀態,由于在此方面投入的精力過多,導致對企業發展以及經濟效益過于忽視。甚至在部分地區存在較為嚴重的情況,在國企中有官員與外資企業同流合污,造成國企的巨大虧損。在國有企業與非國有資產進行融合的初期,產權界限具備很清晰的劃分,但是通過多次的投資,產權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久而久之,導致產權界限變得模糊,最終難以進行合理區分,企業投資次數不斷增多,從而形成混合產權。
1.4外資企業的過度入侵使得民族經濟面臨風險
在改革開放戰略實施之后,國內逐漸有外資企業進入,但是因為缺少嚴格且合理的審查,使得外資企業在引入的過程中呈現強勢狀態,為了順應改革開放的發展戰略,即使需要面對嚴峻的經濟發展環境,國有資本依然選擇退讓,使得外資企業擁有過多的話語權,開始大肆收購,在此種市場條件下,外資企業不斷擴張,導致部分行業完全由外資企業控股,對國內經濟發展而言,存在嚴重的阻礙。為了適應新時期的發展,同時打開國有企業的視野,混合所有制的落實是發展過程中必然途徑,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外資的融入,尤其對于重要的民生領域而言,如果國有企業失去話語權,不僅會在經濟建設方面受制于人,還會引發多種政治問題。
2.混合所有制經濟下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措施
2.1加強國企與民營以及外資企業的磨合
國有企業具備很多特點,主要有技術強以及經營規模大等,民營企業也擁有很多優勢,如創新意識強以及經營方式靈活等。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存在發展優勢和不足,為了使得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戰略得到落實,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加強二者發展優勢的深度融合,不斷拓寬經濟建設格局,探索新的領域。通過對相關調查資料的分析,在國內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速度很快,同時在國民經濟建設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需要將以上作為重要基礎和前提,給予民企更多的發展機會。首先,采取有效措施讓國有資產進一步實現增值和保值;其次,讓非國有資本通過對股權的利用,分享經營成果,激發非國有資本的積極性,使其在投資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吸引更多的資本融入,通過有效的聯合,使得國有企業的競爭實力得到有效提升。
2.2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機制
企業的股權具有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其能夠影響很多方面,主要包括控股權的分布、經營者與投資者之間的關系以及治理機制的落實情況等。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股權的過于分散和集中都存在不利影響,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需要國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合理優化投資者,同時對治理機制做好構建和完善,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混合所有制經濟環境下,允許企業內部員工持股,進而讓企業形成一種利益共同體,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3通過對企業產權的明確加強對國有資產的保護
國內的經濟結構以公有制為主體,此種模式要求對國有資產的保護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內容,使得國有企業具備穩定的發展,而實現以上目標的重要手段是明確產權。而在混合所有制政策實施的過程中,無論是公有資產還是私有資產,擁有同樣重要的位置,二者都需要相關政策進行保護。首先,需要對有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提高對企業內部產權劃分的重視,并保證界限清晰,使得公有資本以及私有資本擁有同等地位,同時為私有資本的安全融入創設良好的環境;其次,為了讓國有資產產權以及企業地位得到鞏固,需要采用明確產權的方式,防止公有資本遭到破壞或者發生資本流失的情況,讓市場經濟能夠在混合所有制的發展背景下得到促進,保證各類民生行業在公有制控制方面具備較高的安全性。
2.4壯大國有資產降低民族經濟風險
為了實現對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需要對改革不斷進行落實和深化。國有企業需要深入分析自身的實際情況,并做好市場調查,掌握最新市場行情,結合利益各方的基本需求,將混合所有制經濟進行全面落實。明確發展方向和主要趨勢,對國有企業產業結構做好科學優化。在開展國有企業改革工作的初期,沒有重視國有資產的管理,使得部分外資企業對民族領域出現強勢入侵,對民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為了對以上現狀進行有效控制,需要國有企業在落實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基礎上對產業結構進行有效調整,建立健全的產權治理機制,讓國有資本在重要的經濟領域掌握絕對控股權,從而使國有企業具備的發展優勢得到體現和發揮,使其資產得到壯大,促進民生領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從而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推動社會經濟建設。
結語:對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相關工作的落實而言,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為了順應新時期的發展要求,需要對混合所有制經濟做好完善和發展,深入分析市場需求,充分發揮自身的發展優勢,讓經濟市場主體的精神得到體現,同時積極調整及優化國企的產業結構,對國企內部的產權做好明確及劃分,建立完善的治理機制。同時不斷壯大國有資產,使國企的競爭實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尤利平.混合所有制經濟下的國有企業競爭力發展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4,(04):53-57.
[2]朱曉峰.混合所有制經濟下的國有企業競爭力發展研究[J].經濟學,2020,3(3):23-24.
[3]路春雨.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路徑研究[J].商,2016(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