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華
摘要:幼兒園在進行班級環境的創設過程當中,應該結合幼兒的需求出發,通過打造游戲化的教育環境,有效的拉近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通過這樣的班級創設能夠大大的吸引幼兒的注意,讓幼兒參與到班級游戲活動中,對于其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面對不同的幼兒教師,要創設不同的班級環境,通過增加與孩子的溝通,能夠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從而激發幼兒參與到游戲活動的熱情,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視角幼兒園美工區域環境創設
前言:隨著新課標不斷深入的發展,人們越發重視幼兒教育。幼兒教師通過了,我也有游戲活動的,開展創設班級環境,能夠加強與幼兒之間的互動,讓幼兒學會溝通交流以及合作,從而實現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幼兒園在班級環境的創設過程當中,應該以童心發展童趣為基礎,通過保護兒童的童年,讓幼兒在班級活動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為今后的成長帶來幫助,從而達到幼兒園班級創設的最終目標。
一、美工區域環境創設以幼兒為主
對課堂游戲化的創設,應該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通過調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創造性,才能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但是目前美工區的環境創設依舊存在。那的誤區很多的教育工作者認為環境創設是老師的任務,跟幼兒沒有關系,只有教師給幼兒準備一個合適的環境讓他們可以活動即可。其實讓幼兒參與到環境的創設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由于幼師之間的共同思考所布置的環境能夠有效地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不僅能夠培養幼兒的初步設置理念和創造熱情,同時,能夠不斷的發展他們的動手能力,與此同時,實現創設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真正做到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比如在進行美工區主題墻的設置,教師可以讓幼兒參與其中,讓他們對自己熟悉的環境進行區域布置,在墻上所布置的每樣東西所代表的具體含義,如果幼兒沒有參與到環境創設的過程當中,那么幼兒覺得我區域設計跟他們沒有關系,對于活動的興趣大大下降。只有充分讓幼兒參與的環境創設的環節中,如此幼兒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才能充分地調動起來[1]。
二、整體設計尊重兒童偏好
對于美工區相比較其他區域的創設更具有藝術性,能夠高效地萌發幼兒,對于審美以及創作的熱情。在進行美工區的環境創設過程當中,美術活動的空間,美術材料的選擇以及作品的陳列方面都是建立在幼兒的認知基礎上,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審美愛好。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幼兒更加喜歡明亮的色彩,對于這些色彩中偏暖色調的喜愛會大于黑暗的色彩,因此在美工區整體色彩的步驟上,教師應該以暖色調為主,帶給幼兒視覺上的溫暖體驗,特別是在分格的確定方面,幼兒喜歡擬人、夸張具體等作品,對于充滿樂趣的繪畫和寫實的作品,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趙伶俐在《美育心理學》曾明確指出:對于幼兒的審美情趣,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認知有著直接的聯系,主要表現為他們與生活中最為接近的內容成為他們主要的審美對象。因此,教師在給幼兒營造一個熟悉的藝術環境,過程當中,要讓幼兒在熟悉的環境里自主和自由的進行創作[2]。
三、科學布置突出藝術性和教育性
在進行美工區的環境布置過程當中,應將教育性和藝術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從而體現出教師的科學布置和規劃。比如美容區域的位置,應該選在靠近水源或者窗戶的區域,那么安靜的環境,能夠讓幼兒靜下心來進行創作,而靠近水源的窗戶,能夠方幼兒在活動當中及時的換水和取水,能夠保護幼兒創作專注力保護幼兒的視力,同時能夠對顏色進行很好的辨識。我在進行創作過程當中,能夠觀察到戶外的風景,提升審美意識,在此之外,美工區的空間應該具有彈性,從而保證幼兒能夠進行手工繪畫,欣賞作品等多種活動,常見的美工區域總是會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因此,在環境創設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從幼兒的視角出發,比如在作品色彩比較豐富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統一劃分色調,通過不同的展示方式,給予幼兒呈現不同的方式。這樣子的環境創設才能吸引幼兒的關注度,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區域作品的展示過程當中,主要以平面和立體的結合為主,比如廢棄用品,在擺放過程當中,應該依次呈現,不僅美觀,經濟還能方便幼兒進行欣賞,讓環境更具藝術特點[3]。
四、多樣性材料滿足幼兒
幼兒在進行學習過程當中需要多樣性的材料來吸引幼兒的注意,但是擺放的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材料選擇,使得幼兒在選擇材料過程當中沒有目的性。因此,在美工區教室,應該根據主題地開展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材料,對材料有目的的投放和篩選。比如在開展紙飛機的活動過程當中,大部分的幼兒會根據老師提供的步驟進行折疊飛機造型,那么材料的操作性是比較強的,然后有些余額在多次嘗試操作,并沒有成功,因此沒有體會到活動所帶來的成就感,一是教師在進行材料分層設置過程當中,針對能力較強的幼兒會之間舍棄步驟圖,并且可以投放一些輔助材料,白紙、彩紙等等,幼兒在進行不同的嘗試之后,幼兒創作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此時教師可以將藍色的紙和白色的紙投放進去,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滿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同時讓他們在美工區的創作過程當中體驗到快樂。
結語
總而言之,幼兒園的教師在進行班級環境的打造過程當中,需要結合幼兒的現實需求出發,通過運用不同的方式來改造班級環境,從而增強幼兒的班級意識和凝聚參與到班級活動的創設過程當中,在活動中,學生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從而達到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為目的。在此之外,幼兒教師在進行班級活動的創設過程當中,應充分尊重幼兒的個體,通過保護幼兒一顆赤子之心,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體驗,讓幼兒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所有的問題,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倪建英.快樂在有效學習中滋長——幼兒園班級環境建設中的思與行[J].幼兒100(教師版), 2020(3).
[2]張慧慧.陶行知"生活教育"視角下幼兒園班級環境的美術滲透[J].才智,2020,000(015):45.
[3]陳學琴."美"在自然和創造——幼兒園美工區創設思考與實踐[J].幼兒美術, 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