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滕先明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143
摘要:在建筑運行期間,電氣能耗占比較大,為響應節能減排號召,應在建筑電氣工程中應用光伏新能源技術。基于此,文章從光伏新能源技術原理入手,探究其在建筑電氣工程中的應用優勢,結合建筑電氣工程實踐,總結如何在建筑電氣節能中應用光伏新能源技術,減少電氣工程能耗,實現綠色建筑建設目標。
關鍵詞:光伏新能源;建筑電氣;節能減排
前言:光伏新能源技術是指利用光伏系統,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以此為建筑用戶供電,減少市政供電的使用,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但在實際建筑電氣工程中,專業工序繁多,對光伏新能源系統的開發設計、建設與運維提出較高要求,工作人員應按照規范要求開展各項作業,發揮光伏新能源技術的節能減排優勢。
一、光伏新能源技術原理及優勢
光伏新能源技術是對太陽能進行開發利用,通過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實現發電目標。目前建筑工程中光伏新能源技術的應用方式有兩種:第一,光熱方式,利用太陽能為建筑用戶提供采暖服務,如太陽能空調;第二,光電方式,利用太陽能生產的電力,為建筑用戶提供照明、生產生活用電服務,使建筑電氣節能的主要方式。在建筑電氣工程中,由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組成光伏板組件,在太陽光輻射下,產生直流電,通過逆變器將其轉變為交流電,傳輸至配電柜,滿足建筑用戶的電力需求[1]。基于上述原理,在建筑電氣工程中,光伏新能源技術表現出如下優勢:
第一,安全環保。光伏組件的占地面積小,通常安裝于建筑外墻、屋頂等區域,不會影響建筑正常使用,經濟效益顯著;光伏系統利用太陽能發電,不會產生廢氣,污染環境,環保效益顯著。同時,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可將多余電量存儲,實現集中、安全、可靠供電。在建筑電氣工程中,對于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生產的多余電能,可輸入至市政電網中,調節電網電力高峰,降低市政電網壓力,提高區域供電可靠性。
第二,節能降耗。和其他發電技術相比,光伏新能源技術以太陽能為原材料,發電成本低。同時,在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中,采用輸入和輸出方式調配電量,可減少電能損耗[2]。
二、光伏新能源技術在建筑電氣節能中的運用
基于光伏新能源技術優勢,技術人員應在建筑電氣節能中推廣運用該技術。本文結合工作實踐,分析光伏新能源技術的要求和運用方法,為建筑工作者運用光伏新能源技術提供有益探索。
(一)運用要求
在建筑電氣工程中,光伏新能源技術主要以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方式存在,技術人員應合理開展系統設計工作,為后續系統運行奠定基礎。就此,在光伏新能源技術運用中,應滿足如下要求:
第一,遵循設計規范。設計人員在進行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設計時,需遵循《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光伏發電工程設計規范》、《建筑電氣工程施工圖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等標準法規,合理開發利用太陽能,提高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第二,注重設計細節。在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設計中,設計人員需綜合考慮各項要點,避免系統存在質量隱患,影響發電效果。細化來說,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設計要點如下:(1)在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中,所有帶電部分應實施絕緣處理,嚴禁裸露,對于室外線纜,應選擇戶外型線纜,以保障系統使用安全,預防觸電事故;(2)在建筑光伏組件安裝區域,應設置保護開關,負責光伏組件的短路、過電流、過電壓等保護,提高系統運行穩定性;(3)在進行光伏組件安裝時,需選擇至少2.5mm2的銅芯導體作為絕緣導體,并嚴格按照連線與穿線要求實施絕緣操作;(4)在進行系統導線連接時,選擇端子排連接方式,且要求連接端子部位具備應力釋放功能;(5)在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中,要求直流側不接地,交流側必須接地,技術人員可通過固定框架與建筑物的接地網聯結,將其作為交流側的接地線,落實接地要求。
第三,安裝要求。在建筑電氣工程,特別是居住建筑電氣工程中,對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的安裝有明確要求,設計人員應根據建筑結構特點,在建筑屋頂及墻面區域選擇合適位置安裝光伏組件,要求選擇區域光照、通風效果良好,不允許安裝在建筑物陰影處,并將光伏組件的支撐柱和建筑的屋面下墻體柱連接,做好屋面防水施工,為光伏組件創造良好運行環境。同時,對于安裝在側墻位置的光伏組件,需對其框架進行等電位聯結操作,避免側擊雷損壞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并在發電系統和配電系統中部署SPD、漏電保護等功能,提高系統運行可靠性。
(二)運用方法
在建筑電氣節能中,為保障上述要求的有效落實,工作人員應規范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的設計、安裝及運維操作。本文以某辦公樓建筑為例,分析電氣工程中光伏新能源技術的運用方法。
第一,系統設計。設計人員根據建筑電氣工程特點,選擇多晶硅光伏組件,功率為165Wp,峰值電流為7A,峰值電壓為24V。按照標準公式計算光伏組件的表面太陽能輻射量及光伏系統效率,根據計算結果部署光伏組件。其中,光伏系統效率由逆變器效率、光伏組件效率等因素影響,最終該辦公樓建筑的光伏系統總效率數值為77%,基本可滿足建筑用戶的用電需求,可將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用于實踐。
第二,系統安裝。在完成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設計后,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制定安裝方案,綜合對比建筑結構特點、所在區域氣候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區域安裝光伏組件,并根據光伏組件的安裝位置,進行直流匯流箱、逆變器、傳感器、防雷接地裝置等設備的安裝,既可保障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的正常運行,也可為系統的后續監督管理提供支持。
第三,系統運維。在光伏新能源系統安裝完成后,運維單位根據逆變器的累計發電量、日發電量;傳感器采集的光照輻射量、溫度、風速等參數,計算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的發電量,系統發電經轉變后用作該辦公樓建筑的常規照明、生產用電及應急照明,且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與電網連接,多余電能饋入電網,發揮其經濟效益。同時,運維單位安排運維人員開展光伏組件的日常檢查工作,檢測傳感器檢測參數、保護裝置及絕緣部分的運行狀況,并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開展全面深入檢查,綜合評估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運行狀況,排除故障,解決異常現象,延長系統使用壽命。
結論:綜上所述,在建筑電氣節能中,光伏新能源技術具有安全環保、節能降耗優勢,建筑工作者應綜合考慮標準規范的要求及建筑電氣工程實際狀況,合理設計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準確計算各項參數,并做好系統運維工作,延長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壽命,發揮其環保優勢。
參考文獻:
[1]馬鑫.光伏發電技術在建筑電氣節能中的應用分析[J].冶金與材料,2019,39(06):169+171.
[2]劉振興.光伏新能源技術在建筑電氣節能設計中的應用[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0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