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指引我們始終沿著正確道方向不斷創造新的輝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應該進一步增強黨性,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多作貢獻。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性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黨迎來了百年華誕。一百年來,無論是當年的井岡山道路,還說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黨總能領對路,一直在進步,永遠在路上。
一、以科學理論為指引,總能領對路
1926年3月,毛澤東同志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指出:“革命黨是群眾的向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1]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用鐵一般的史實證明了一百年來我們黨總能領對路。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方向和道路問題,2012年12月1日,在參觀《復興之路》大型展覽時指出:“全黨同志必須牢記,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改變就中國的命運而進行了一系列的不懈探索。可是,歷次反對外國侵略的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維新運動等,“由于沒有找到科學的理論、正確的道路和可依靠的社會力量,一次有一次地失敗了”[2]。一百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并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在此基礎上,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找到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之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們黨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我們黨之所以總能領對路,是因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總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擾,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產生出能夠回答時代課題的理論成果作為我們的行動指南。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為我們不斷奪取偉大斗爭的新勝利指明了前進方向。
一百年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這些理論成果能夠很好地武裝廣大黨員和群眾的頭腦,進而轉化為改造自然和社會的自覺行動,變成強大的“物質力量”,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進步。
二、以民族復興為目標,一直在進步
通過認真學習黨史,我們清楚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所走過的百年光輝歷程,就是堅持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精神,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奮進的歷程。
“作始也簡,將畢也巨。”我們黨剛剛成立的時候力量還比較弱小,全國黨員數才50多名,但是由于我們黨從一開始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所以能夠由弱到強不斷成長,直至今日成長為一個在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執政70多年、擁有9100多萬黨員的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以科學的理論作指導,從不同歷史時期的客觀實際出發,找準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及解決矛盾的路徑方法,推動社會革命與自我革命不斷進步。革命時期,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革命斗爭推翻了人民身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實現了中華民族“站起來”的偉大飛躍。新中國成立以后,順利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中國這個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實現了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砥礪奮進,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心,實現了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2019年,我國全年GDP同比增長6.6%,位列世界前五大經濟體增速之首,“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3]。
三、以堅強黨性作保障,永葆先進性
我們黨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始終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的社會革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百年歷史,也是我們黨不斷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的歷史。”由于我們黨堅持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全面從嚴治黨,因此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有了堅實的保障,從而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領導全國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的堅強核心。我們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必須繼續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打鐵必須自身硬,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勝利,需要每一名黨員增強黨性。每一名黨員就是黨的肌體上的一個細胞,細胞有活力肌體才會更健康,每一名黨員的黨性都增強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共產黨員的黨性不會隨著黨齡增長和職務提升而自然提高,這就需要經常進行思想政治體檢,“同黨中央要求‘對標’,拿黨章黨規‘掃描’,用人民群眾新期待‘透視’,同先輩先烈、先進典型‘對照’”[4],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我們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重整行裝再出發,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就像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敢于進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內,敢于刮骨療傷,敢于壯士斷腕”,敢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挑戰,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成為中華民族創造輝煌的必由之路,始終成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始終成為中華民族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著作選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
[2]本書編寫組.中國共產黨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2021:3.
[3]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新中國發展面對面[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9.
[4]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91.
作者簡介
周如冰(1970-),男,安徽明光人,中共明光市委黨校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創新型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