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萬東 梁雪連
摘要:對于農作物的桔梗數量較多,分布廣泛,作為農業生產的副產品,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生物資源,在歷史上,我國具有使用秸稈的優良傳統,對于房屋的建設,燒火做飯,養殖牲畜,田地施肥等等,合理使用秸稈是我國傳統的農業凈化?,F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一個方面為秸稈的開發利用完善了相應的道路,秸稈的綜合利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并且現階段越來越多的農戶為了節省時間,進行秸稈的焚燒,這樣會污染環境,造成環保監測受到影響。
農作物機械化秸稈還田主要是依靠機械粉碎,深耕等機械化的作業為根本,將農作物秸稈粉碎之后還給土壤當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有機質提高肥力,提高產量,減少污染。本文就主要分析中晚稻地區秸稈還田之后進行綜合利用機械化分布技術加強推廣力度的方案體系,希望能通過這些技術的發展和完善,減少農業環境污染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中晚稻地區;秸稈還田;綜合利用;機械化技術;推廣初探
0前言
對于世界上大部分農業較為發達的國家都非常重視對于土地資源的養護和使用,全面發展生態農業,首先需要把花費使用用量控制在1/3,并且對于秸稈還田在化肥當中的占比達到了2/3,現目前我國農作物桔稈在還田當中的應用僅僅只有1.7%,我國大部分的其余都沒有使用較為有效的還田措施,進行連續的種植,導致土壤的養分不足,因為化肥的施用量不斷增加,我國的耕地面積達到了全世界的7%,化肥的用量達到了全世界化肥用量的27%,導致土地養分衰退,病蟲危害顯著增加的一系列的危害,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可以在解決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的同時,實現農民增收,近年來各級政府和農業專家都對此格外關注。
1.秸稈還田的好處以及土壤當中分解的重要性分析
秸稈還田有利于土壤當中有機物產量的增加以及養分的提高,在農作物光合作用當中的產物超過1/2都保存在秸稈當中,秸稈當中富含氮磷鉀以及大量的有機物,進行秸稈還田之后磷鉀養分快速增加,經過秸稈還田之后,可以讓土壤當中的磷含量全面增加3.5%,速效鉀的含量提高12%,有機物質的含量增加0.15%。
1.1秸稈具有改良土壤環境,全面提高土壤保肥性能,提高生態環境
使用秸稈還田可以讓促進土壤新鮮腐殖質的出現和生產,讓土壤團結,全面提高土壤的凝聚,改變土壤的物理性狀,全面提高土壤當中有機物的含量,全面降低土壤當中的重量,提高土壤的通透率,提高蓄水能力,降低黏性,防止土壤松散。土壤通透性的改變和完善,可以推動作物根的生長,保證微生物的活動,對于維持土壤的平衡具有重要的價值和作用,可以促進土壤當中有機質含量的增加,全面提高質量。讓秸稈還田增加2倍以上,秸稈腐蝕之后會讓有機物的化合物縮水形成相關的腐殖質,改善吸水性能,抑制雜草的生產。
1.2.秸稈在土壤當中的分解過程
一般來說秸稈在土壤當中的分解我們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是在霉菌和細菌的作用下,讓有機物和淀粉進行分解。第二階段,以芽孢細胞為主完成對于秸稈纖維素的分解,主要用于分解蛋白質和纖維素。第三階段,以放線菌以及相關的真菌為主,主要用于分解木質素以及蠟質的分解,在初期階段的分解速度較快,到了后續較慢,對于影響分解最主要的因素為:秸稈細碎程度,秸稈較短,容易吸水,和土壤接觸面較大,微生物的作用面積也較大,所以分解較快,其次土壤當中水熱條件,土壤的溫度較高,濕度較高,微生物的數量也會顯著增加。
2.中晚稻地區秸稈還田綜合利用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初探
2.1.合理利用資源,促使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
秸稈還田有利于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使土壤的團粒結構、保濕、保水、透氣與吸水性能進一步增強。按農業部門的試驗測定結果來看,我們以每公頃換填1.8萬千克為例,相當于增施109千克的硫酸鉀,144千克的過磷酸鉀,270千克的碳銨,5.8萬千克的雜肥。如果使用人工漚制綠肥,還得從收割、扎捆到最終的撒肥等工序才能完成,既浪費時間,還得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而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就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可以節省農業生產的投入,實現作物產量增收,在秋季農忙時節讓農民們騰出手來,在最合適的時候將種子種下,從而在秋冬種作物產量將增長更多。
2.2.減少環境污染,發展生態農業
將秸稈禁燒與使用等工作落實到位,是取得理想環保、社會與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
照此看來,在發展農區畜牧業的過程中,主張農牧結合與秸稈過腹還田,將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應用開來,對于施肥結構的改善、土壤肥力的增強、環境污染控制、實現農民增收,甚至于生態農業可持續農業的發展都會起來至關重要的作用。
2.3.加強示范引導,把握技術關鍵
所謂的機械化秸稈還田,其實是集農藝、農機于一身的綜合性系統工程。秸稈還田量主要取決于土壤有機質的具體含量,不能盲目還田,最好是兩到三年進行一次,除此之外,還田方式、機械選擇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再做決定,將試驗示范開展到位,從而達到預期的還田效果。
在機械化秸稈還田的推廣和應用方面,以下幾個方面是需要值得注意的:
一是在不影響作物的品質、產量的前提下,選擇秸稈還在青綠的時候及時收割并切碎,還田時腐解才會更加充分。
二是秸稈在土壤中腐爛分解的時候,碳氮比是25:1,但其自身卻只有60:1到100:1左右,如果缺少底肥的話,秸稈腐爛還會搶走農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導致秸稈腐解的速度減慢,作物產量也會隨之下降。所以,每公頃還田7500千克的秸稈之后,還得補上150千克到225千克的尿素,或者300千克到375千克的速效氮肥,才能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
另外在深耕翻埋還田的過程中,要及時鎮壓,避免秸稈出現土壤架空的情況,使出苗率、播種質量等重要指標受到影響。
其次,秸稈還田過程中對水分的消耗較大,所以土壤一定要足夠濕潤,為秸稈的腐解創造良好條件,實在不行,就用灌水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2.4.爭取政府的重視,做好推廣宣傳
近些年來,我縣對機械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十分關注,往上級爭取項目資金,并將其納入全縣農業重點建設工程中,經過多次布置和協調后,在旅游線路和公路沿線與各鄉鎮政府簽訂了機具作業面積的責任狀,政策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從項目資金安排部分給農機專業合作社,用來購置秸稈還田機、中大型拖拉機等關鍵設備,為該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依據。
伴隨著科技興農的進一步加深,在農業的持續發展方面,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的貢獻率必將一路高漲。
3總結
現目前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提高,作物秸稈的產量也在不斷增加,全面提高了秸稈的利用效率,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減少資源的浪費和對于環境造成的污染,可以明顯提高農業生產過程當中的產出質量和水平,是全面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內容,并且機械化的秸稈還田技術具有良好的社會收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談秸稈離田機械化技術的應用[J]. 胡彥春.農機使用與維修.2019(02)
[2]綠色環保機械化技術受到業界重視[J]. 袁玉菲.農機科技推廣.2016(11)
[3]玉米機械化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J]. 巴合提古力·白克爾.南方農機.2017(05)
[4]秸稈粉碎還田機械化技術及機具[J]. 孟艷紅.江西農業.2017(11)
[5]黑龍江水稻缽育擺栽機械化技術要點[J]. 毛新平.農機科技推廣.2017(06)
作者簡介:
歐萬東(男,侗族,廣西三江人,大專文化,中級職稱,單位:廣西柳州市三江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化技術學校 )
梁雪連(女,侗族,廣西三江人,大專,單位:廣西柳州市三江縣農業農村局斗江鎮農業農村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