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超
摘要:麟游縣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東北部,地處渭北旱塬丘陵溝壑區,耕地面積51萬畝,屬溫帶半濕潤—濕潤季風氣候區,溫和濕潤,雨量適宜,全年日照時數2200小時左右。近年來全縣積極打造“優質蘋果、綠色蔬菜、生態養殖”三大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狠抓現代農業園區規范化管理,堅持“品牌強農,質量興農”理念不動搖,搶抓歷史機遇,以“五個強化”力推全縣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全面落地生根,農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關鍵詞:農產品,合格,制度
一、強化領導。
縣農業農村局成立由局長任組長,農安股、畜牧股、農安中心、執法大隊、畜牧獸醫站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印發《麟游縣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工作方案》及《麟游縣關于扎實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通知》兩個文件對全縣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細化責任分工,建立以縣農安中心負責全縣種植業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縣畜牧獸醫站負責全縣畜牧業和漁業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的工作機制體制;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協調難點工作和具體問題,確保全縣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扎實推進。
二、強化引領。
在農產品品種上堅持高風險、消費量大的食用農產品先行試點的工作思路,以蔬菜、水果、禽蛋3類食用農產品為重點;在農業經營主體上堅持“抓大帶小”以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為突擊重點,對小農戶不作明確要求,鼓勵小農戶參與試行的工作思路;在質量安全上,聚焦藥殘,重點抓違法使用禁限用藥物、非法添加物和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問題;在工作節奏上,堅持以打造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推廣示范樣板企業為帶動,邊探索經驗,邊推動落實,一點帶面的工作思路,蹄疾步穩。
三、強化宣傳。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工作啟動以來,始終堅持“宣傳先行,穩步推進”的工作基調,在工作思路上采取“點面結合,以大帶小”的方式來加強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宣傳工作。期間共印制農產品合格證宣傳小彩頁3萬份,農產品合格證知識宣傳手冊6000冊,農產品合格證宣傳海報400張,制作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宣傳條幅60條,錄制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音頻資料6份,總時長90分鐘,在全縣重點產業鎮、村、街道及農業一線生產單位進行了廣泛宣傳,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宣傳工作深入人心,贏得縣域民眾廣泛贊譽。
四、強化培訓。
一是打造過硬團隊。組織業務技術骨干深學細學各級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方案,明確上級要求及各類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使用填寫規范,為指導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落實奠定堅實基礎。二是開展專題培訓。先后邀請省市專家3人5次對全縣各鎮村農業干部、縣域內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及縣級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技術服務小組開展專題培訓,共培訓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推廣試行業務骨干力量160余人。三是深入一線督導。對全縣16個規模化蘋果、蔬菜、食用菌種植基地及45家畜產品生產單位開展指導服務,解決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操作及合格證試行難點問題24個,協助30家企業完成國家質量追溯平臺注冊、16家企業完成省級質量追溯平臺注冊,指導15戶企業試行合格證“兩碼合一”工作,確保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應用正確,填寫規范。
五、強化保障。
投資20萬元購置質量追溯打碼機30臺套,根據生產實際先行在15戶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投放了“合格證+二維碼”即“二合一”打碼機。印制農產品“合格證+二維碼”不干膠式打印標簽300000枚,印制手寫自帶復寫式合格證1500本(150000張),機打不干膠粘貼式合格證30000張,手寫不干膠粘貼式合格證100000張。目前全縣共推廣使用手寫不干膠粘貼式合格證16000萬張,機打不干膠粘貼式8000張,手寫自帶復寫紙式38000張,全縣80%規模化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都能正常開具和規范填寫使用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目前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認識水平還有待提高。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工作由農業部門正在試點,社會各界認識普遍不高,市場效果尚未顯現。二是農產品生產者文化素質不高。多數農產品生產基地內部管理人員多為兼職,人員不穩定,且年齡偏大,不會操作電腦,機打不干膠粘貼式合格證和質量追溯平臺使用不經常。三是配合不緊密。在推廣合格證使用中,農業部門與市場監管部門對接不緊密,合格證試行工作還在探索階段,導致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在思想上還存在僥幸思想,認為合格證在市場上可有可無。所以說,下一步認識再提高,行為再規范、協調形成共識才是推動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證制度全面落實落地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