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印
摘要:為提高我區雜交玉米產業的種植技術,通過集中不同的種植模式,探討適合我區雜交玉米最優種植技術,提高我區雜交玉米的產量。
關鍵詞:盛農3號;黃豆;四季豆;不同種植模式
為促進我區雜交玉米產業的健康發展,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更佳地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為此,特進行以下幾個雜交玉米不同種植模式的研究試驗,以此確定最好的種植模式。試驗設在亮巖鎮合光村黃泥田組不同農戶的土地中進行,制定實施方案。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試驗設計
1.1 材料
盛農3號、本地黃豆、本地無藤四季豆。
1.2 試驗模式設計
1.2.1 地膜單、雙株1米開廂種植直播雙行雙株或單株玉米試驗模式
試驗設在合光村黃泥田組陸發友(1.4畝地)和陳秀剛(1畝地)家肖家凹黃壤土中,肥力中等,地勢平坦,海抜1300米。供試材料為盛農3號和110厘米寬的白地膜,土地平整,肥力相近,在同一水平面上,行向一致。直播單、雙株兩個小區,面積各占試驗一半。每個小區隨機種植。1.7米開廂,溝寬0.5米,廂高5寸,廂面寬1米4月6日直播覆膜,每窩放種4粒,(4月15日出苗,即時破膜揭苗并用細土把苗的四周膜壓實,4月22日定苗,雙株的留雙株,單株的留單株)畝用腐熟人畜糞尿1650公斤,不用廄肥。雙行雙株(廂面株行距50厘米X40厘米,畝株數3138株)或雙行單株(廂面株行25厘米x40厘米,畝株數3138株)直播玉米種植不做苗床和肓苗。1.1米開廂種植1溝雙株雜交玉米套作兩溝大豆作物的試驗
1.2.2 ?1.1米開廂種植1溝雙株雜交玉米套作兩溝大豆作物的試驗模式
試驗設在七星關區亮巖鎮合光村黃泥田組陸發友家肖家凹1.7畝黃壤土中,肥力中等,地勢平坦,海抜1300米。供試材料為盛農3號和本地黃豆,玉米雙株育苗移栽,黃豆直播。
在種植的玉米行間套種兩行大豆,1.1米開廂,玉米株行距50厘米x110厘米,畝種植2430株。行間在種植兩行大豆,株行距35厘米x45厘米。玉米3月26日營養土雙株肓苗,4日18日帶土移栽。大豆4月18日直播行間,每窩3一4粒種子,每畝用復合肥10公斤作基肥。1.7米開廂種植兩行雙株玉米,行間套種兩行黃豆模式。
1.2.3 ?1.7米開廂種植兩行雙株玉米,行間套種兩行黃豆模式
試驗設在七星關區亮巖鎮合光村黃泥田組陸發友家肖家凹1.8畝黃壤土中,肥力中等,地勢平坦,海抜1300米。供試材料為盛農3號和本地黃豆,玉米雙株育苗移栽,黃豆直播。
種植的玉米行間套種兩行大豆,1.7米開廂,溝寬0.4米,廂高5一6寸,種植玉米雙行雙株,玉米株行距50厘米x45厘米,畝種植3138株。行間在種植兩行大豆,株行距35厘米x45厘米。玉米3月26日營養土雙株肓苗,4日18日帶土移栽。大豆4月19日直播行間,畝用復合肥10公斤作基肥,每窩3一4粒種子
1.2.4 ?1米開廂種植1溝雙株玉米套種兩溝無藤四季豆模式
試驗設在七星關區亮巖鎮合光村黃泥曰組陸大英家肖家凹1.3畝黃壤土中,肥力中等,地勢平坦,海抜1300米。供試材料為盛農3號和本地無藤四季豆,玉米雙株育苗移栽,四季豆直播。種植的1溝玉米行間套種兩行四季豆,1.0米開廂,種植玉米單行雙株,玉米株行距50厘米x100厘米,畝種植2668株。行間在種植兩行四季豆,株行距33.3厘米x50厘米。玉米4月8日營養土雙株肓苗,4月22日帶土移栽。四季豆4月22日直播行間,畝用復合肥10公斤作基肥,每窩3粒種子。
1.2.5 ?2.1米開廂種植2溝雙株玉米套種四溝無藤四季豆試驗模式
試驗設在七星關區亮巖鎮合光村黃泥田組汪廷炳家肖家凹1.8畝黃壤土中,肥力中等,地勢平坦,海抜1300米。供試材料為青潤3號和本地無藤四季豆,玉米雙株育苗移栽,四季豆直播。種植的2溝玉米行間套種兩行四季豆,2.1米開廂,種植玉米行雙株,玉米株行距50厘米x50厘米,畝種植2540株。行間在種植四行四季豆,株行距33.3厘米x45厘米。玉米3月25日營養土雙株肓苗,4月7日帶土移栽。四季豆4月7日直播行間,畝用復合肥10公斤作基肥,每窩3粒種子。
1.2.6 ?1.75米開廂種植雙行雙株玉米或雙行單株玉米種植模式
試驗設在七星關區亮巖鎮合光村黃泥田組陸秀勤家1.3畝和陸秀芳家1.5畝黃壤土中,肥力中等,地勢平坦,海抜1300米。供試材料均為盛農3號,玉米雙株或單株育苗移栽。種植雙行雙株玉米1.75米開廂,株行距50厘米xX40厘米,畝種植3050株,1525窩,3月18日雙株育苗,4月13日移栽。在陸秀芳家1.5畝地中1.75米開廂種植雙行單株玉米,株行距為26厘米x45厘米,畝種植2940株,3月18日玉米單株肓苗,4月13日單株移栽。
2 營養坨育苗
2.1 苗床整理
選擇在移栽的地塊整理苗床,苗床底要平整,邊緣要整齊,苗床的長和寬根據覆蓋的薄膜而定。
2.2 營養土配制及制作
營養土按70%的腐熟細草糞,30%過篩細肥土,加適量化肥混合而成。在播種前7天左右,用清糞水拌勻漚制后使用。營養土的濕度應撐握在手捏成團,齊胸落下即散為宜。營養坨大小以半斤左右為宜,一般雙株育苗畝制作營養坨1650坨,單株肓苗3300坨。將制作好的營養坨整齊地擺放在苗床內即可播種。
2.3 播種
播種前要精選種子,選用籽粒飽滿、無蟲眼、無霉變的種子進行播種。播種結束后覆土,土層厚度為1㎝左右,澆透苗床水后蓋膜,膜要求蓋嚴實,以達到保水保溫的目的。
2.4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基本要求是通過調節苗床的水分和溫度培育健苗。播種至出苗時期,要嚴蓋地膜,保持床土濕潤和較高的溫度,以利出苗。出苗后,選擇晴天及時揭膜煉苗,防止燒苗,及時防治病蟲鼠害。要根據床土濕度和秧苗情況,施用清淡糞水提苗,確保壯而不旺。
3 移栽
3.1移栽的時期
當幼苗長至二葉一心期時開始移栽,最遲不能超過四葉一心期。
3.2分級移栽
為了保證幼苗生長整齊,移栽時按“大、中、小”進行分級移栽,分片管理。
3.3移栽規格分帶種植
按各個試驗要求開廂、整地、施肥和種植。
4 大田管理
4.1田間管理
必須以促根、壯苗為中心,早追肥、早治蟲,并結合中耕松土促其快返苗,早發苗,力爭在穗分化之前盡快形成較大的營養體,為高產奠定基礎,在拔節期5月中旬結合第一次薅鏟追肥尿素40公斤,在大喇口期6月中旬結合第二次薅鏟培土畝施尿素60公斤。
4.2病蟲防治
4.2.1 在二葉一心時噴施敵殺死1000倍液防治玉米螟、大螟。
4.2.2 大田內地老虎用90%敵百蟲0.5千克加適量水,噴在50公斤炒香的油枯上拌勻撒于地塊,每畝用2.5-3公斤。
4.2.3 粘蟲可用2.5%敵殺死每畝20-30亳升兌水40-50公斤噴霧防治。
5 試驗結論與分析。
收獲期為9月份,根據七星關區農牧局關于《七星關區2016年科技興農玉米測產驗收方案》的通知要求進行驗收,每個品種最低驗收0.5畝。經測產結果如下:1個工80元,40公斤尿素70元,50公斤復合肥100元,畝用地膜折款25元,農藥10元,玉米種子30元,生產出玉米市場價2元/公斤,大豆種1.5公斤折款12元,四季豆種2.5公斤折款20元。四季豆市場價7元/公斤。
5.1 試驗結論
5.1.1 地膜單、雙株1米開廂種植直播雙行雙株或單株玉米實驗模式結論:
盛農3號陸發友家地膜直播雙株畝產644.2公斤,單株畝產677.6公斤;陳秀剛家地膜直播雙株畝產600公斤。單株畝產633.2公斤。畝用工:犁地0.5個40元,(覆膜、施肥、播種、追肥、打藥、中耕除草、收獲)共用工8.2個合656元,肥料、農藥、地膜、種子款合340元。合計1036元。兩家中雙株按最高畝產644.2公斤算,每公斤市場價2元,畝折款1288.4元,減去生產成本剩252.4元。
直播單株也按最高產量677.6公斤算折合1355.2元,減去生產成本(1036元+單株多用工40元)等于279.2元。
從此種植模式看,地膜直播雙株和單株生產的玉米效益相近,所以此模式就直接推廣開廂地暯覆蓋直播雙株玉米即可獲得增產。
5.1.2 ?1.1米開廂種植1溝雙株雜交玉米套作兩溝大豆作物的種植模式試驗結論:
陸發友家單行雙株玉米套種兩行大豆,盛農3號畝產534.9公斤折款1069.8元,減去生產成本(犁地40元+用工折款776元+肥料285元+農藥10元+種子款30元)1141十大豆45公斤折款360元減大豆種子款12元等于276.8元。此模式可以推廣。
5.1.3 ? 1.7米開廂種植兩行雙株玉米,行間套種兩行黃豆模式試驗結論:
陸發友家雙行雙株玉米套種兩行大豆,盛農3號畝產610.2公斤折款1220.4元,減去生產成本(犁地40元+用工折款816元+肥料285元+農藥10元+種子款30元)1181十大豆33.2公斤折款265.6元減大豆種子款12元等于293元。此模式直得推廣。
5.1.4 ?1米開廂種植單行雙株玉米套種兩溝無藤四季豆種植模式試驗結論:
陸大英家單行雙株玉米套種兩行四季豆,盛農3號畝產525.4公斤折款1050.8元,減去生產成本(犁地40元+用工736元+肥料285元+農藥10元+種子款30元)1101十四季豆40.5公斤折款283.5元減四季豆種子款20元等于213.3元。此模式適宜推廣。
5.1.5 ?2.1米開廂種植雙行雙株玉米套種四溝無藤四季豆種植模式試驗結論:
汪廷炳家雙行雙株玉米套種四行四季豆,青潤3號畝產440.3公斤折款880.6元,減去生產成本(犁地40元十用工折款856元+肥料285元+農藥10元+種子款30元)1221十四季豆43.5公斤折款304.5元減四季豆種子款35元等于負70.9元。從此說明雜交玉米良種推廣很重要,套種四行四季豆的模式不宜推廣。
5.1.6 ? 1.75米開廂種植雙行雙株玉米或雙行單株玉米種植模式試驗結論:
陸秀勤家雙行雙株玉米,盛農3號畝產622.3公斤折款1244.6元,減去生產成本(犁地40元+用工折款656元+肥料275元+農藥10元+種子款30元)1011等于233.6元。
陸秀芳家雙行單株玉米,盛農3號畝產649.4公斤折款1298.8元,減去生產成本(犁地40元+用工折款816元+肥料275元+農藥10元+種子款30元)1171等于127.8元。
5.2 試驗分析
從這兩家生產玉米來看,種植單株營養坨包谷比種植雙株營養坨包谷增產,但用工多,所以經濟效益還不如分帶雙行雙株好。從而說明推廣雜交玉米良種結合種植雙行雙株營養坨肓苗移栽就可獲得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