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豪
九華山下,坐落著一個2000多年歷史的村落——老田村。老田村山靈水秀、景色怡人,主要有家風館、民宿、荷花基地等地方特色,老田村當地的體育基礎較為薄弱,體育資源開發程度低。來自池州學院“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赴老田村鄉村體育資源調研團”對老田村展開了為期三天的調研,本次調研是通過實地觀察、訪談調查、問卷調查等形式開展,對老田村體育資源進行了系統的調研,并結合其特色提出了一些體育資源開發方案。
完善基礎體育設施
“要想富,先修路”對于基礎設施的建設應該是鄉村發展產業的先決條件,無論從交通、供水供電,還是商業服務,都應該是最先應該完善解決的問題。老田村在九華山風景區內,與九華山隔河相望,但也因這條河導致兩岸發展不均衡問題。
在對村民進行走訪調研時了解到,由于村內旅游業影響,本村內村民大多數人選擇開起了民宿,但由于一些基礎設施還不夠健全,不能有效地吸引游客,無法形成規模性的特色產業。在基礎體育設施更是很少,據老田村村委陶文書表示:“體育基礎設施共有三個點,一是村里的三個乒乓球場;二是人口集中區域設有部分健身活動器材;三是村內規劃建設的生活文化廣場。”
基礎設施規劃是新農村建設規劃的重要內容,基礎設施的改善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有力支撐。體育基礎設施也是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強化升級鄉村服務能力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體育設施的完善將對返鄉創業青年提供體育運動條件,從而吸引更多反向的創業者,讓返鄉創業青年切實感受到鄉村的發展,切身感受國家對鄉村振興發展的關注。
在農村地區學校的體育設施相比于社區內要好很多,且學校在寒暑假期間所以體育設施都處于閑置狀態,是一種對體育資源的極大浪費。在寒暑假期間,學校體育設施應盡可能的對外開發,讓這些閑置的體育資源被充分利用。
對于基礎體育設施建設要統籌規劃,不斷健全鄉村基礎體育運動場所。要抓住“鄉村振興”的大好政策,對鄉村急需的體育場地進行規劃建設,充實配套的體育運動設施,為鄉村創造良好的運動條件。
大力推進“體育+”
探索“體育+”融合發展方式,發揮體育在鄉村振興中的助力作用,使體育為建設高質量鄉村振興賦能。
2020年1-12月,九華山風景區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791.68萬人次,累計完成旅游收入996052.18萬元。通過景區促進二次消費,增加游客在景區內的停留時間,從而刺激游客消費但如何促進游客在景區內的二次消費是個難點。
通過對景區附近小眾景點從“好看”到“好玩”的建設,將休閑體育運動與當地的民宿相結合,讓游客可以體驗到更多的運動樂趣。通過對老田村的走訪,我們發現將野外拓展、射箭、垂釣、騎馬等運動項目與民宿相結合,打造全年齡段可參與的體育休閑運動體系,構建山地運動、水上運動、傳統運動等特色運動項目。引入體育比賽提升知名度,同時發展少量特色核心項目,樹立鮮明的體育特色對外宣傳。
“體育+旅游”的深度融合未來將成為旅游的發展方向,依托知名風景區在方圓200千米的范圍內,以村為開發單位發展本村特色體育項目,打破傳統的觀光旅游形式,開創以運動加觀光的模式開發全新的旅游模式。如有條件,可結合春夏秋冬四季,開發不同季節不同特色的項目,定期開展相關主題賽事以起到宣傳作用。
“體育+賽事+旅游”的模式在鄉村振興中將發揮良好的宣傳作用,體育產業的發展可以促進鄉村諸多方面發展與繁榮,能夠引起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因此“體育+賽事+旅游”具有較大的傳播效應,這也可以為鄉村引來更多的外來投資,發展為新型產業。
實踐團在通過與當地的老百姓溝通了解到,只要是安全性高、前期投資小的老百姓還是很愿意進行投資創業,如何正確引領老百姓進行這方面的投資,因從國家政策成面著手進行政策幫扶,建立創新示范點,以真實的成效來說服百姓。
做好休閑體育運動項目
對于鄉村體育資源的開發一定要是以休閑體育為主,且要是刺激且富有挑戰性,能夠釋放情緒,例如:激光靶場、激光真人CS、射箭、騎馬等。
娛樂休閑體育產業,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成為國家支柱性產業,而在我國近幾年娛樂休閑體育產業才出現較快發展勢頭。鄉村振興如能借助此勢頭一定會刺激鄉村經濟增長。
轉變思維
在我們的走訪調研過程中發現在農村地區,很多老百姓對體育的認識還停留在非常傳統的概念上,認為鍛煉身體或者是電視上看到的一些體育賽事就是體育。首先從思想上建立與當今社會相適應的思維模式,休閑體育運動將會成為農村富起來的一種全新方式。休閑體育運動要求場地較大、自然環境良好等都是與農村環境相符合的,在現代的大城市中很難找到可以滿足娛樂休閑體育運動開展的場地,且在城市中使用大場地成本較高,不適合于開發娛樂體育運動項目。
要走好鄉村振興之路,創新性的思維是必要的,不僅是老百姓本身,管理層也應將新的發展思路融合其中。當然對于娛樂休閑體育資源的開發也不能是盲目的,也應該是通過全方面思考調研的結果。娛樂休閑體育融為鄉村產業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在未來這一定將成為部分鄉村發展的關鍵。
要讓老百姓徹底從新的認識體育,單純的描述理論知識是不夠的,一定要拿出成效,證明休閑體育運動是可以帶來經濟收益的。
做好引領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摸索出成熟的經驗做法,如類似老田村具有諸多民宿,臨近著名景點的村落,可試探性的將民宿與休閑運動相結合的模式。為了促進當地鄉村體育的發展,各地方地政府應積極配合做好引領工作。
貫徹鄉村振興相關文件精神,切實做好鄉村振興示范點的領導工作,做到大事領導抓,小事領導具體干,關注村民的意愿與建議,打造一支能干實事,走近群眾,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的強健隊伍
建立試點示范
“圍著農民轉、帶著農民干、做給農民看、幫著農民賺。”鄉村振興戰略一定要結合地方特色建立創新性試點工程,如類似老田村具有諸多民宿,臨近著名景點的村落,可試探性的將民宿與休閑運動相結合的模式。應根據2021年財政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實驗工作通知》文件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試點。在黨的領導下,加強政策集成、注重重科學技術支持、著力創新。鄉村體育資源的開發可借此契機,建立起全國示范點,將“做給農民看”落實到位。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規劃是鄉村建設振興示范村落的龍頭環節,必須結合該村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定規劃,結合休閑體育的特色優勢,積極結合該村的特點致力于打造一村一貌,一村一韻。
保護生態保護,改善村容:鄉容鄉貌是重要影響招商引資的重要因素,在開展試點的具體工作時應當注重當地村落基礎設施環境建設,注重污水排放以及道路修繕,維持良好的村落環境。
挖掘當地民俗內涵,改善村民精神面貌:經過調研組的相關材料尋找以及實地調研,發現大多的村落都具有自己的民俗特色以及精神內核,調研團倡議基層領導應當恰當利用這一特性,升華民俗所包含的精神內核,改善激勵村民的精神面貌,提升當地村民的思想覺悟以及文化素質,打造文明特色體育文化村。
鄉村振興,體育助力。在新時代背景下,助力鄉村振興需要有新的想法、新的方案,打破陳規尋找出一條適合新時代鄉村發展之路,為早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