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洪泉
摘要:近年來,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無線廣播技術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也迎來了廣闊發展空間。當前,較為常見的無線廣播技術當屬廣播同頻同步技術,該技術不僅能夠擴大廣播覆蓋范圍,還能夠節約廣播頻率資源,有利于促進廣播電視行業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將對廣播同頻同步技術進行概述,深入研究同頻干擾覆蓋疊加區的原因,并針對性提出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為專業人士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廣播電視;同頻干擾;同頻同步廣播;技術
引言:
廣播同頻同步技術有兩種,一種為中波同步單頻組網技術,另一種為調頻同步廣播技術前者為我國中波廣播網絡覆蓋提供了充分技術支撐,通過應用中波同步單品組網技術有效減少了廣播頻率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覆蓋范圍,同時降低了同頻干擾,實現廣播電視音質最高水平。而調頻同步廣播技術,則是利用統一節目源和載波頻率,按照科學功率等級,通過多點同時發射方式,達到廣播同頻同步播放目標[1]。這種技術能夠有效提高調頻頻率資源利用率。可以看出,廣播同頻同步技術能夠有效擴大廣播覆蓋率,為聽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尤其應用到鐵路交通線或公路交通線中,能夠避免外界干擾,使用戶及時收聽廣播內容。除此之外,還會為廣播電視行業創造最大化經濟效益。
一、廣播同頻同步技術概述
中波同步單品組網技術需要滿足音頻與頻率同步需求。所謂音頻同步,就是保證廣播節目在播放過程中,音頻時延不會產生同步干擾問題。同時將兩臺音頻時間延遲控制在17毫秒范圍內。而頻率同步則是指通過相位控制同步技術對頻率進行控制,將兩臺頻率差距控制在0.001Hz范圍內,將穩定度控制在10-10以下,將基準源頻率穩定度控制在1011以下。
調頻同步廣播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主要作用是處理連續覆蓋問題。眾所周知,同頻連續覆蓋,勢必會導致覆蓋區出現重疊現象或服務區搭界現象。此時覆蓋區域會出現同頻干擾問題。而調頻同步技術能夠對干擾區形成機理進行深入研究,并針對性采取措施解決,從而盡可能降低干擾程度,確保干擾區能夠良好接受廣播信號[2]。
二、廣播同頻同步技術存在的干擾問題
第一,載頻偏差存在的干擾問題。在兩臺相同標稱頻率發射機同頻發射過程中時常存在載頻偏差干擾問題,導致接受裝置無法及時獲取信號,嚴重影響廣播節目播放效果。
第二,調撥相位差存在的干擾問題。采用不同發射機發射信號,發射出的調撥信號相位也會產生明顯差異,導致接收機在儲存各種不同信號后,出現信號失真問題,一般調制頻率和信號失真度有必然聯系。
第三,調撥頻偏差存在的干擾問題。利用不同的發射機發射信號,所發射的調撥信號不盡相同,其造成的后果與第二點相同。
第四,接收場強欠缺存在的干擾問題。電波受到干擾后會產生駐波。,駐波會同頻同步廣播造成一定干擾,導致電波傳輸疊加區產生較大波峰相位差,此時如果波谷場靈敏度地域接收機,則會產生較大噪音。
由此可見,在廣播同頻同步技術應用過程中,以上問題均是當前亟待克服的問題。需要在確保同頻、同相、同調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接收裝置性能以及信號強度,充分發揮同頻同步技術的作用和功能。
三、廣播同頻同步技術干擾問題解決方案
(一)實現同頻具體方法
廣播同頻同步技術應用過程中,為了避免載頻誤差,有效提高載頻穩定性,需要充分利用原子頻標。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控制精確度,從而實現同頻目標,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成本投入較大,所以在使用方面受到制約[3]。除了原子頻標方式外,也可以利用鎖相環結束。該技術相對于原子頻標技術而言成本較低,但是精度相對較差,可以將其鎖定到固定頻率中,從而實現廣播同頻目標。由此可見,在選擇同頻措施時需要結合經濟狀況進行分析,合理選擇解決方案。
(二)實現同相具體方法
當前,將數字延遲線設置在傳輸通路中,是實現廣播同相的常見方法。在操作過程中需要保證數字延遲線設置位置和設置數量得當。保證同步廣播能夠和發射機調制信號相位一致。
(三)嚴格按照同調制度執行
格按照廣播技術規范控制調頻范圍,通常需要將調頻范圍控制在5-15KHz范圍內,將廣播信號失真度控制在1%范圍內,將系統調頻幅度差控制在5%范圍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在廣播同頻同步技術應用過程中合理調整發射機參數。
(四)控制好接收場強
在廣播節目信號發射中如果同時使用多臺調頻發射機,勢必會形成較強的干擾問題。當前,很多廣播電視臺為了減少干擾因素,在接收裝置中設置削波電路,該電路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補償場強可以有效降低調頻干擾問題。簡單來說。當兩個信號同時出現在無線電接收輸入端,那么輸出端會產生較強的調頻信號,有效抵擋干擾情況。
四、廣播同頻同步技術具體應用
當前,我國相關部門結合廣播同頻同步技術出臺了一系列規范和制度,強調在應用該技術時應嚴格遵循規范,保證滿足接收裝置場強具體要求。結合廣播同頻同步應用情況來看,可以將其總結為以下幾點點:
(一)鎖定GPS頻率
為了保證廣播同頻同步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存在基準頻率,確保廣播節目信號同時傳遞到發射機,需要充分利用GPS接收系統。通過該系統能夠實現解調器基準頻率校準雙頻發射機頻率這一目標。另外,GPS系統定位功能能夠及時提供廣播信號嚴實信息,有利于廣播電視臺在最短時間內將時間信號和音頻進行整合,將整合后的信號與發射機對比,能夠獲取延時信心,廣播電視臺可以結合延時信息對發射機延時器進行校正,從而解決延時問題。但在實際操作中,GPS系統只能實現延時校正功能,音頻信號能夠影響校準準確性。并且這種方法成本較高,需要廣播電視臺結合經濟狀況謹慎選擇。
(二)射頻分發技術
在射頻分發技術應用過程中,該技術能夠對音頻信號源和編碼進行調制,而后利用微波將調制后的信號傳入發射機,發射機根據GPS標準頻率,對射頻進行轉換。在調制過程中,射頻延時分發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發射水平,避免信心傳遞過程中出現誤差,有利于充分發揮廣播同頻同步技術的作用和優勢[4]。
(三)DDS+自動延時技術
該技術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主要利用衛星傳輸方式,將廣播音頻信號傳遞到發射機調制器。而后利用DDS和GPS提供的頻率對音頻信號源進行處理和比較,并輸出控制信號,將其發送到發射機,如此能夠有效擴大廣播信號發射范圍,為廣播網絡構建奠定良好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背景下,我國廣播行業發展日新月異,為無線廣播技術開拓了廣闊發展空間。同頻同步技術作為無線廣播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提高廣播網性能,還能夠托大廣播覆蓋范圍,有利于為廣播行業發展創造最大化經濟效益,同時滿足聽眾需求。但是由于同頻同步掛廣播技術應用方案較多,所以為了減少干擾問題,需要結合不同區域條件制定針對性廣播同頻同步技術應用方案,從而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功能。
參考文獻:
[1]陸小奕. 論數字調頻同步廣播技術的最新發展及應用趨勢[J]. 西部廣播電視,2020,5(10):202-203.
[2]馬永生. 調頻同步廣播技術的最新發展及應用[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29):169-170.
[3]程彬彬. 調頻同步廣播網技術的探討和應用[J]. 中國傳媒科技,2021(1):122-124.
[4]劉嘉怡. 調頻同步廣播技術的應用及技術突破分析[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9(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