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佳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全國各地的建筑行業蓬勃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建筑質量安全問題,政府和社會各界對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越來越重視。作為向社會提供各種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檢測數據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應采用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監控檢驗檢測過程,及時排除不符合因素,確保數據的科學性、公正性、權威性。
關鍵詞:建筑工程;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控制措施
工程項目的檢驗檢測機構需要檢驗前、中、后的質量,為了向建筑工程提供更準確的檢測結果,將使用科學有效的試驗方法。為了滿足質量要求,進行技術活動的檢測試驗機構設立了質量管理機構。其中,采取能力檢測、預約樣品復檢、盲樣考核等管理對策,嚴格管理監督檢驗質量,準確控制檢驗數據,確保檢驗結果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1 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檢驗的要求
在進行建設項目的質量檢查時,需要有強烈的專業意識和責任感的專業檢查。必須要求檢測人員具備充足的專業知識、有豐富的現場實踐業務管理經驗以及較高的學習技巧。并且,檢測人員還需要具有相關的檢驗資格證書,具有實際的工作能力。在實際測試過程中,遵循特定的測試步驟,了解關鍵環節,積極了解新的測試裝置和相關的測試技術等,可以適應新的測試環境和新的工作環境。質檢人員必須對建設項目圖紙有全面的了解,掌握整個建設過程,并事先熟悉建設方案。建設中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合理的修改,并給予科學可行的指導措施。
2 外部質量控制措施
2.1能力驗證
能力驗證是通過實驗室之間的比較來評價檢測能力的活動,這也是實驗室證明技術實力的重要對策。能力驗證一般由優秀管轄行政部門委托的管轄機構組織全國同一行業的多個研究所,甚至世界的多個研究所都參加,是在測試項目中驗證各研究所技術能力的活動。主要為金屬合金材料產品、高分復合材料建材等在內的能力驗證相關項目,積極參加組織的測量和審計活動。另外,驗證結果公示后,無論結果是否滿意,都應該評價能力驗證的整體狀況。如果有問題或不充分的結果,積極尋找理由,必要時采取糾正措施。為了獲得滿意的結果,可以參考熟練度測試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在認證計劃批準范圍內確定是否有改進的余地。隨著對能力驗證活動參與的持續分析和改進,能力驗證結果的滿意度逐年增加。在組織進行實施能力驗證的過程中,由于規劃、準備樣本和數據分析方面的高要求,新的能力驗證項目往往需要技術和財政上的投資。雖然,可以增加可供選擇的功能驗證項目,但不能涵蓋各個檢驗機構的認證能力范圍。能力驗證活動包括項目計劃、項目登記、樣品準備等綜合性認證,需要很長時間完成實驗、分析數據、報告數據和結果。通常,檢測機構投資有限的質量管理資金,能力驗證項目幫助滿足必要的能力驗證標準。
2.2實驗室間比較
實驗室之間的比較由兩個以上的實驗室以及相同或相似的測試樣本進行。根據事先確定的條件,可以使用比較活動及其結果,確定實驗室之間的差異,發現現有問題,在實驗室采取糾正措施,比較新的試驗方法,監視所建立的試驗方法的精度。比較檢測機構和決策機構組織的研究所時,需要首先進行項目設計,包括項目比較和決策、方法標準、比較儀器種類、結果分析方法等,然后尋求研究室,盡可能擴大控制組的數量,準備樣本,處理樣本。樣本在參與實驗室之間流通或分配給每個參與實驗室,以記錄一致的性能測試結果。分析各參與實驗的測試結果,編寫比較結果的報告,并發布到所有參與實驗室。近年來,組織了各種研究機構的總部和支部,分析水泥的傳統特性、水泥的化學組成、防水膜的拉伸性以及鋼棒的機械特性。通過比較工廠和參考樣品制作的產品進行分析。由于無法保證工廠內自制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因此基本的判斷值只能通過統計分析來決定。如果總體規模較小,則檢測數據容易偏離,活動驗證的合理性較低。
3 內部質量控制措施
3.1建設材料檢測
建設材料作為整個建設項目的基礎,也是直接決定整個建設項目質量。只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即使是最高的建設技術,也將影響到整個建設項目的質量。由于不合格鋼筋混凝土引起的坍塌事故時有發生,為了防止事故發生,有必要確保建設材料的質量。相關建筑單位應嚴格控制建筑材料,還需要加強建筑材料的檢測,讓各類材料有其適當的位置和功能,不能無差別使用,否則不僅會造成材料浪費,影響工程施工的進行,還會因材料使用不當而影響工程項目的質量。
3.2建筑結構實體檢測
結構實體的檢測跟建筑材料的質量檢測相比,在各個方面都是多樣化的、具體化的。在實際建設開始之前,需要有完整的設計圖紙,來明確定義鋼筋混凝土構件的間隔、各構件的構成和尺寸。檢測部門需要根據實際的建設情況檢測這些內容,判斷圖紙上的內容和結構設計是否符合規格。如果某些結構不符合規格,不僅會影響其他部件的構建,還會嚴重影響項目的整體質量。因此,檢測部門必須在測試建設項目的結構實體方面做好檢測,把握建筑項目的構建。
3.3內部監督
內部監督一般可以分為日常監督和特別監督。日常監督是指監督人員在組織日常質量和技術活動方面的每日持續監督活動。特別監督是指有意制定詳細的計劃,根據組織薄弱或重要的鏈接和更危險的項目決定時間、人員、頻率。日常的監督和特別的監督程序不會影響每天的檢查程序。在質量檢測人員的指導下,組織必須指定合格的質量監督人員以決定監督的范圍。建立質量監督網絡,確保監督涵蓋組織的所有檢查和測試,將特別監督計劃和日常監督結合使用,主要集中于環境報告、記錄項目主要技術領域,特別是新施工人員、新項目環境、新技術設備的監督。監管者將參與監督檢查的整個流程,并確認檢查結果的真實可靠性。如果發現問題,必須接受警告并進行更正,停止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的檢查和試驗活動。在有效控制和糾正問題之前,可以提供相關報告。
3.4建筑施工現場檢測
在建設的初期階段,整個建筑項目有明確的任務和過程控制,但在實際的實施操作過程中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施工人員不知道會導致建筑施工問題的設計圖,或者沒有很好地跟設計部門進行溝通與合作,在施工進程中引起問題。這些都是檢測人員需要防止的情況。因此,必須聚焦于建設工程中使用的結構和材料是否滿足要求,在施工現場加強建設項目的檢測,更好地改善現有問題,及時報告現有問題,以確保項目整體質量。
3.5系統化建筑工程檢測
在實際的建設工程檢查中,不僅是檢查部的業務,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也很多。測試部門進行測試工作時,建筑單位必須積極與測試部門合作,并根據現有問題改進測試結果。而且,需要對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應用材料進行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測試部門必須參與整個跟蹤過程,以防止非法使用。建設圖紙也是建設工程試驗的重要基礎,檢測人員在檢測流程中及時與設計部門溝通,及時將相應的修改意見運用到設計圖紙中,確保了溝通流程中的信息準確性,使檢測工作得以順利運用,只有建設行業明確了工程檢測的重要性,在實際檢測工程中,嚴格按照國家檢測質量標準的要求實施特定的檢測工作,確保建設項目的質量,實施系統的工程檢測。
4 結語
材料檢測是建筑環節中的重要一環,必須建立完善的檢測試驗質量標準體系,使工作人員行為標準化,使檢測機構的質量檢測數據更加可靠、準確、真實,才能進行檢測試驗機構的質量管理和持續改善檢驗結果的質量,實現今后檢驗檢測機構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媛媛,顧凱鳴,王鈞銘.實驗室內部質量監控組織與實施[J].信息化研究.2013.
[2]董玉英,冉亞麗,洪雪花.理化實驗室中檢測人員常采用的內部質量控制方法[J].現代測量與實驗室管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