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元清
摘要: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種植作物,占我國糧食種植面積的將近30%,產量占我國糧食產量的40%,因此,大力發展水稻生產,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隨著水稻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用于水稻育苗的苗床土消耗量巨大,已成為水稻生產的最大障礙,農民在原有的稻田上年復一年的采挖,大量的肥沃土壤被取走,致使肥沃的優質田變成了低產田。推廣水稻無土育苗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廣大稻農取土難、育好苗、防病難三大難題。這種利用植物秸稈經粉碎、發酵、與微量元素和有機載體等多種工藝經專用設備制成生物質水稻育苗盤技術,宜于推廣,是水稻育苗史上的一次技術革新。
關鍵詞:水稻 ;秸稈生物質;機械化育苗 ;高產
一、秸稈生物質水稻無土機械化育苗技術
秸稈生物質水稻無土機械化育苗技術就是利用玉米秸稈經過機械粉碎后,經過發酵并添加微量元素,通過專用的機械設備制成秸稈生物質水稻育苗秧盤。該技術不但省去了水稻育秧時所用的秧盤,還取代了育秧用的營養土,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水稻育苗取土難的問題,充分有效地保護了土地資源,避免了土地連年遭到破壞,并減輕了廢舊塑料秧盤產生的垃圾污染,減少了多項水稻育苗環節,大大減輕了農民水稻育苗的勞動強度。使用該育苗秧盤育出的秧苗不但秧苗素質好,根系發達,適合于機械化插秧,而且在插秧前連同秧盤卷起插入大田,在大田內基質分解成被水稻易于吸收的有機肥和腐殖質,以供給水稻生長,增加土壤肥力,插秧后無緩苗期,成苗率在95%以上。
二、秸稈生物質水稻無土機械化育苗技術的操作流程
1、育苗準備。①苗床:苗床以常規苗床為基礎,要耖平拍實;秧田與大田比例為1:80~90,每畝大田用秧量在30~32盤;擺盤時應將秧盤挨緊擺放到苗床上,澆透含肥的底水。②種子:種子一定要經過發芽試驗,并進行選種、消毒、浸種和催芽,也可將種子進行包衣處理。
2、播種。①確定播種量:以11葉品種千粒重26g的種子為例,發芽率為95%以上的種子,每穴 播4~5粒種子為宜。也可根據水稻品種和成熟期的不同,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播種量,以期達到預期的保苗數。②確定播種期:播種日期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6℃為宜,也可根據插秧日期確定播種時間,一般機插秧苗為35天。③播種后處理:播種后用細沙或細土覆蓋種子,種子蓋好后再噴一次加入惡霉靈水,惡霉靈用量以100平方米苗床50g為宜,水要澆透,達到最大濕度,并將噴水后裸露出的種子重新蓋好,然后用除草劑封閉。④蓋膜:用塑料薄膜將覆土后的苗床蓋好,以達到保溫保濕的效果。
3、大棚溫度管理。通過通風控制大棚溫度,播種到出苗期一般不用通風,以保持苗床溫度濕度。這段時間棚內溫度28~30℃為宜,如果溫度過高可適當通風。當出苗達到30%時要及時揭去覆蓋在苗床上的薄膜,以避免溫度過高燒傷秧苗。秧苗在1.5葉期時溫度應控制在20~25℃,在1.5~2.5℃葉期時溫度應控制在20℃,在2.5葉期以后要加大通風,并維持與棚外溫度相適應,避免秧苗徒長,確保插秧時株高不超過15cm。
4、苗床水分管理。苗床揭膜后要噴一次帶肥的水,以保證出全苗,苗出齊后配合施肥澆水。整個苗期必須保證有充足的水分供應,避免秧苗缺水干枯死亡。插秧前一天可停止澆水,秧盤不能濕度太大,也不能過干,秧盤干濕度應以根須不干,卷起時不干裂易于卷起為宜。
5、追肥。揭膜后第一次澆水必須帶肥,以后每7 天澆一次帶肥水。
6、預防病害。為防止秧苗病害發生,出苗到一葉期必須澆一次酸水,以后每10天澆一次酸水,水的PH值在4~4.5為宜,也就是50g酸兌150kg水。育苗時用惡霉靈殺一次菌,一葉一心期再用惡霉靈殺一次菌,以防病害的發生。水稻苗期主要病害有青枯病和立枯病,需要分析得病原因及時預防。
①青枯病的得病原因及預防。青枯病多發生在二葉一心期前后,得病原因一是生理性的,原因是揭膜過遲,高溫揭膜或是溫度過高超過35℃以上,由于秧苗周圍溫度急劇下降,葉面蒸騰過于迅速,根部水分不能及時供應導致;二是病菌侵染,由于苗床溫度過高或過低,使病菌侵染苗體所致。預防辦法:一是澆透底水,控制溫度,適時揭膜;二是合理控制苗床溫度和水分,合理使用肥料,創造不利于病菌生長的環境。
②立枯病的得病原因及預防。立枯病始發于二葉一心期,原因是苗床溫度和濕度控制不合理,誘發鐮刀菌、立枯絲核菌和腐霉菌感染。預防辦法:合理控制苗床溫度和濕度,創造不利于病菌生長的環境,并結合藥物防治。
三、秸稈生物質水稻無土機械化育苗注意事項
1、苗床必須整平壓實。
2、育苗時必須使用除草劑封閉。
3、用種量要準確,播種要均勻。
4、要按時按量施肥。
5、插秧機要調到每排插14下。
四、秸稈生物質水稻無土機械化育苗技術的特點
1、利用玉米秸稈制作的水稻秧盤,取代了多年來水稻育秧需用大量的營養土,解決了水稻育苗取土難的問題。
2、玉米秸稈資源得以再生利用,減少了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實現了節能減排。
3、秸稈基質產生的腐殖質易于被水稻吸收,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增加了土壤肥力。
4、秧苗長勢好,根粗、根壯、根系發達,插秧后沒有緩苗期,直接返青生長,秧苗成活率也高。
五、對推廣應用秸稈生物質水稻無土機械化育苗技術的建議
秸稈生物質水稻無土機械化育苗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水稻種植區普遍存在的育苗取土難的問題,省去了塑料秧盤產生的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減少了育苗期的農藥使用量,該技術有著廣闊的前景,適合于水稻種植區大面積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