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偉東
摘要: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不僅可以提高番茄產量,提升產品質量,還可以更好地推動番茄生產的科學化,促進了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在種植番茄時要科學地進行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和收貨采摘,及時總結出現的各種問題,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為番茄產業良性發展提供新經驗、新動力。
關鍵詞:病蟲害;防治技術;番茄種植
番茄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廣泛被種植。在種植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培育和病蟲害的防治,避免造成損失。針對性的技術手段以及管理方法不但能夠提升番茄的總體產值和品質水平,同時也有助于番茄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番茄種植管理技術分析
1定植
番茄通常在5月的下半月以及6月的上半月進入定植環節,定植過程中苗齡大致為2個月。在定植的過程中,需要保持排水的流暢性,而且地下水位要盡可能地小。一般來說,每600m2需要施加2000—3000kg的腐熟有機肥,還需要施加100kg的餅肥、50kg的復合肥,再加上20kg的磷酯鈣。與此同時,實際的定植深度通常需要根據地下水的高度來確定,如果地下水位比較高,那么定植就較淺,如果地下水位比較低,那么定植就較深,這樣有助于降低枯萎病出現的幾率。
2中耕松土
移栽成活之后,需要在第一時間進行中耕松土,由此有助于緩苗。在緩苗結束后,切忌不要澆水,接著進行蹲苗,這樣能夠幫助根系下扎。在后續工作中還要適時地進行培土,這樣有助于不定根的生成。
3肥水管控
在番茄生長的前期,一旦遇上大規模的降雨,相關的種植人員要確保其排水的順暢,實現雨停畦干。在漸漸進入旺盛的成長階段,番茄的耗水量就會提升。相關的種植人員需要依據土壤的狀況,在第一時間完成排灌工作,確保土壤擁有充足的濕度,切忌出現忽干忽濕的現象,以免出現的裂果問題。在追肥的過程中,需要在第一穗果穩定之后方可開展,遵循薄肥勤施的基本準則。
4整枝
相關的人員需要應用單干整枝,只保留一定的主枝,側枝還需要留出1至2片進行打頂,而主枝不允許打頂。通常來說,要搭建一定的網架或者井架,這樣有助于采收及透光,當苗高已經有30cm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綁蔓處理。
5適時采摘
番茄成熟的過程分為綠熟、變色、成熟、完熟4個時期,應根據不同的需求,適時地進行采摘。若番茄需要長途運輸,則可采摘綠熟的番茄,以防止番茄在運輸途中受到損壞;若番茄需要就近銷售和運輸,則可在成熟期進行采摘,因為此時的番茄成熟程度較好。番茄質地柔軟,易發生損耗,因此在采摘的過程中需要多加小心。采摘番茄時,不可將果蒂連帶摘下,否則在裝運的過程中極易刺傷番茄。若采摘的果實沒有完全成熟,可將番茄放入溫室中儲藏,既可以自然加快番茄的成熟速度,避免因使用激素等藥物而引起藥物殘留,也可延長供應期,保證產品質量,提升經濟效益。
二、番茄病蟲害防治具體措施
1對培育番茄地段的土壤進行改良
在進行番茄幼苗種植之前,需要對種植土壤進行深翻,其主要作用是將殘留在土壤中的病原體翻入到更深的土壤中,采用這種措施加快病原體的分解速度,使這些病原體接觸不到番茄種植苗。由于病原體屬于病菌,需要一定的生存環境,不能在高溫下存活,因此還可以利用陽光直射的辦法將處于土壤淺層的病原體殺死,有助于番茄的快速生長。
2對田園進行清潔
在對田園開展清潔工作時主要從2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在番茄生長的過程中,將殘留在土壤中的病殘體和已經染病的番茄葉進行清理,同時選用濃度為20%的石灰水澆灌土壤,進而消滅病菌,阻止其在田間蔓延。另一方面是在番茄秧拔出以后進行清潔,將遺留的病殘體進行深埋處理,以防影響下一次種植。
3種子方面的防治
番茄種子在種植前其自身已經攜帶病原菌,也是引起一些疾病的源頭,因此要在番茄種植之前做好防治工作,將原有的病原菌殺死。最常見的消毒方式有以下2種:一種是將種子浸泡在溫水中,通常溫度在55—60℃,時間控制在15min左右,浸泡的同時應當對其進行攪拌直至水溫降到28—30℃,處于這個溫度下再次浸泡4—6h即可;另一種方式是采用化學手段利用高錳酸鉀濃度為0.1%的溶液,將種子置入該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也可以選用磷酸三鈉溶液濃度為10%浸泡30min左右,之后使用少量清水對種子進行沖洗,進而在根本上降低病蟲害的發作。
4熏蒸法
選取熏蒸方式進行病蟲害防治有2個方面:一方面是在種子播種前15d左右,將所需土壤處于溫度較高的密封溫室中,采用土壤注射器或土壤消毒機將熏蒸劑注入到土壤中,之后再覆蓋一層薄膜,使其起到密封溫室的作用,密封15—20d,土溫升高到50—60℃,利用高溫方式殺死土壤中病菌;另一種方式是在番茄進行定植前通過溫室大棚消除病原體,選取適當的硫酸粉和鋸末混合在一起之后在棚內點燃產生一種叫甲醛的化學氣體,熏蒸24h后即可對病原體開展消毒工作。
5番茄病蟲害防治措施
番茄主要蟲害是棉蟲和白蠅,棉蟲在1年內會繁衍多次,幼蟲主要為害番茄花果和幼嫩的莖、葉、芽。需結合扦插、修剪和灌漿技術防治棉蟲,可有效減少產卵量,另外需及時摘果,減少基本蟲口。在幼蟲潛伏期,使用15%阿維菌素乳劑進行注射,每5d注射1次,可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番茄主要病害是番茄花葉病毒。番茄花葉病毒主要是煙草花葉病毒。感染此種病害后,葉子上會出現大量的深綠色斑點,范圍逐漸擴大。大棚內濕度高,暗綠色斑點會逐漸變黑。在發病初期,需及時清除病葉、病果和嚴重感染的枝條,在生長季節,可用純毒清或病毒等殺菌劑來開展早期防治,每隔7d噴灑1次細菌性農藥,防治效果較好。
番茄晚疫病,此類病蟲害的為害對象為葉片、莖和果實,其中受害最嚴重的為葉片和處于綠熟期的果實,此類病蟲害的特征是葉片呈水浸狀暗綠色病斑,并逐漸向周圍擴散。防治方式:選用丙森鋅、氨基寡糖素等藥劑進行治理。還可采用起壟栽植方式,具體可采用密植,并做好澆水工作,保證番茄水分充足。
結束語
加強番茄病蟲害防治技術有利于提高番茄的質量和產量,采用先進的防治技術,降低病蟲害對番茄產量的影響,加大了番茄的經濟效益,采用多種防治技術從多方面進行防治,加大其生產產量。
參考文獻
[1]張兆靜。綠色無公害大棚番茄種植與管理技術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9(6):58.
[2]秦建權。綠色無公害大棚番茄種植與管理技術探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