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琦 邵長城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開展林木病蟲害防控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是林業資源安全意義重大,必須盡全力維護。對于各地區的林業部門而言,要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不斷強化自身責任意識,切實做好各類病蟲害的分析和防控工作,準確掌握當地病蟲害的種類、發生特點以及暴發規律等,從源頭做好林木病蟲害的防控工作。
關鍵詞:林木;病蟲害;防治;挑戰
引言
林業不僅是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等正常進行的重要原材料,而且在美化環境、調節生態等各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林業作為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如果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病蟲害,必然會對林木的正常生長造成巨大的損害。所以,研究人員應該在深入分析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的基礎上,優化森林的樹種,提高環境污染防控的水平和能力,推動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高效開展。
1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面臨的挑戰
1.1病蟲害蔓延速度較快
由于長期用藥,部分病蟲害已經出現了耐藥性,此外,受近幾年氣候變化和各類自然災害的影響,林木病蟲害內部經過優勝劣汰,生存能力頑強的害蟲即使處于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也能夠正常繁衍并進行擴散。所以,若防治方式更新速度慢于病蟲害的繁衍和傳播速度,極易造成病蟲害快速蔓延,最終會對我國的林業資源造成嚴重威脅和破壞,甚至會影響森林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1.2病蟲害種類較多
我國地域遼闊且森林覆蓋率較高,這決定了我國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目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病蟲害種類較多,且工作人員對于這些病蟲害種類認識不足,應對不足,目前我國現有的防治方式還無法解決所有病蟲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森林資源造成威脅。由于長期用藥導致抗藥性,還衍生出了其他病蟲害種類,導致病蟲害防治難度加大,難以實現根除。
1.3病蟲害防治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體系和機制不夠完善,如某些林業地區的病蟲害的治理原則為在發現中治理,由于缺少日常的預防和監管,一旦病蟲害暴發,往往會猝不及防,此時治理不僅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防治效果還不一定好。最后,在治理體系當中缺少明確的權責劃分,在出現問題后難以追究責任,沒有在第一時間形成解決方案,錯過了病蟲害治理的黃金時期,最終導致了林木病蟲害蔓延面積的擴大。
1.4其他挑戰與不足
除上述問題以外,我國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還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在我國中部和西部等落后地區,對于林木病蟲害防控的宣傳不到位,缺乏對病蟲害防治的自覺性。其次,部門之間缺乏成熟的協調機制。最后,因各地經濟條件的差異,某些地區的林木防治經費有限,即使在工作中發現病蟲害端倪,但因受到病蟲害防治經費的制約,無法及時有效防控。
2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
2.1森林樹種單一
林業資源因為自身具有利用價值較高的特點,為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以往我國發展社會經濟是采取先發展、后治理的決策,引發了天然林區采伐以及破壞等問題,對生態平衡問題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雖然社會各界在充分重視環境治理問題的同時,加大了人工林建設投入的力度,但是人工林與自然林區相比普遍存在著抗病蟲害能力弱、病蟲害問題發生頻率高等問題,這些問題已經成為了人工林建設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
2.2自然環境惡化
自然環境因素是影響林木健康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充足的光照與充沛的降水有助于加快林木的生長,但是氣候干旱以及水資源短缺的環境則會遏制林木的生長。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發現,我國的人工林大多位于氣候干旱、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干旱災害不僅會影響樹木正常生長的速度,而且病蟲害發生的幾率也相對更高。雖然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已經加大了針對自然災害治理的資金投入量,但就目前來說,依然無法徹底解決由自然災害引發的病蟲害問題。
2.3防護工作不到位
很多地區的林業工作人員不了解林業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是造成生態林業保護措施無法有效落實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很多偏遠山區,經常因為森林防護工作量大、難度高以及專業設備嚴重缺乏等因素的影響,林業防護工作始終無法有效開展,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以及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幾率。此外,森林管理人員不重視病蟲害防控工作、預防觀念不強等原因,也是造成林木病蟲害問題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
3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優化策略
3.1提高病蟲害防控意識
做好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首先要提升專業技術人員和廣大林農的防控意識,進一步加大對于病蟲害防控重要性的宣傳,向群眾普及《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等法律知識,不斷提升人們的思想覺悟和防控意識,使其了解林木病蟲害給森林資源以及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建立林木病蟲害預警機制,在日常預防中做到“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早發現、早處治。
3.2 防控環境污染
政府部門在大力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應該制定完善的環境保護制度,加大區域內環境保護工作的力度,要求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量,降低有害物質對生態系統平衡發展造成的破壞和影響。此外,各地方政府、環保部門應該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力度,通過對區域生態系統的深度調節,增強區域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3.3加大林木病蟲害資金投入力度
各地政府應適當加大對森林保護以及林業病蟲害防治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將病蟲害防治的費用納入到當地的財政預算當中,并規范資金使用方式,確保所投入的資金能夠落實到位,為林木病蟲害防治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3.4開展災情預報防控工作
對于重點林區及高風險病蟲害地區,應當建立災情預報防控體系,結合多種技術手段,對林區進行監管和防控,還要明確防治的主體和責任,優化各類防控措施,將最新的病蟲害防控技術應用到林業資源保護當中,一旦發現病蟲災情,應當及時上報并積極采用多種措施進行防控,避免災情的進一步蔓延。
3.5提升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科技水平
針對種類繁多的病蟲害,各個地區相關部門可就當地林木病蟲害特征進行分析,針對當地的病蟲害的暴發特點制定科學的應對方案,針對病蟲害暴發規律將管轄地區進行等級劃分,重點關注高風險地區的病蟲害情況,做到全天候監控并實時記錄。此外,在防治過程中倡導多樣化的防控方式,如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
結語
綜上所述,林木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調節氣溫,凈化空氣,促進大氣循環和水循環,為人類構建適宜的生態環境。城市化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更加渴望呦呦鹿鳴、落英繽紛的美好畫卷,而人與自然的和諧需要人們做好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防治病蟲害,能有效避免林木資源的損失和浪費,提高林木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曹蘭芬.新時期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優化策略[J].現代園藝,2020(02):59-60.
[2]單冬肖,梁棟.新時期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優化策略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38(16):139.
[3]艾明艷.新時期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8(08):75.
[4]郝長偉,高書科,張實在.新時期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優化策略[J].住宅與房地產,2016(27):240.
[5]文永志.新時期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優化策略[J].農業與技術,2014,34(08):78-79.
[6]閔學紅.當前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面臨的挑戰與解決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