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繁榮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人口劇增,但城市土地面積有限,為確保城市居民擁有較高的生活質量,解決城市人口增加而生活面積有限這一矛盾,建筑工程縱向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高層建筑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青睞。隨著建筑物的高度增加,對其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樣才能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因為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有著較大的應用價值,在高層建筑施工環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了保證高層建筑的合理性,混凝土結構需要有較強的承載能力,這樣才能保證高層建筑的承載重量。在實際的生活環境,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出現裂痕現象。雖然形成的裂痕現象不大突出,但如果不采用有效的解決措施,經過長時間的應用,就會全面影響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從而為高層建筑應用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要保證大體積結構不出現裂縫現象,全面發揮其結構的整體價值,是當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應用過程中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1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形成裂痕的原因
從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情況來分析,其形成的裂縫現象,主要有以下兩種原因:第一,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環節,因為使用的材料都不合格;第二,由于外界條件的影響,全面影響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當溫度等外界因素發生變化時,混凝土的結構則無法進行有效伸縮,無論其外在表現形態還是體積的大小,都會出現一定的變形,結構變形會降低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如果變形情況較為嚴重,就會形成一定的裂縫現象,給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形成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需要工作人員全面關注。為了減少溫度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降低安全事故的形成,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應用過程中需要關注相關問題,就需要施工人員全面提升個人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進行全面分析,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體系。在施工過程當中要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有效操作,從而全面降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穩定性的破壞幾率。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是整個混凝土工程的主體內容,根據混凝土結構出現的裂縫現象,可以將其裂縫分成以下三種類型:第一,結構性裂縫;第二,深層裂縫;第三,表面裂縫。第一種裂縫形成于建筑物的表面,會對結構造成一定的破壞,需要施工人員進行有效處理,然而另外兩種裂縫,都會對建筑物造成結構性的破壞,從而為結構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所以需要引起施工人員的重視。
1.1自然環境影響
混凝土結構形成裂縫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地殼運動,二是溫度變化。地殼運動是建筑物無法避免的,它會導致地理結構的整體變形,無論建筑工程在施工環節還是在使用環節,地殼運動都不會停止。所以會引起地基的變化,如果地基的變化現象較小,加上大體積混凝土有一定的收縮性,可以承受輕微的變動現象。但是如果地基的運動超過了結構的承受范圍,就會產生大量的裂縫現象,很可能造成建筑物的倒塌。
1.2人為因素影響
人為因素主要是在施工環節,施工人員沒有按照操作流程進行規范范操作,從而導致裂縫現象的形成。另外因為施工人員專業能力的不足,或者沒有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沒有盡到工作的的相關義務,從而導致裂縫現象的形成,只有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首先在設計環節,設計人員需要較高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素質,才能決定施工工作的有效開展和順利進行,因此施工人員需要對建筑工程的施工進行氣候條件的有效分析,并根據地形地貌進行科學的施工計劃,從而避免裂縫現象的形成。另外在材料選擇過程當中,要保證材料的合格性和環保性;其次在施工環節施工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規范操作,它全面影響著建筑物的建設質量和安全水平;最后施工技術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也影響著建筑施工的整體效果。例如,在開展混凝土澆筑過程當中,不僅要進行科學澆筑,并且在澆筑環節要增加材料的合理性,通過有效的結構拉升,提升材料的應用性能。所以我們不僅要提升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同時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來全面確保結構的穩定性和合理性。
2溫度變化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產生的不良影響
2.1影響建筑物的使用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涉積的應用范圍相對較寬,特別在地下建設部分,地下結構能否穩定,全面決定著建筑物的整體質量和價值。在地下結構出現裂縫現象之后,就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全面影響了連接墻的穩定性,所以在地下建設環節,需要保證建筑物結構的合理性。地下連接墻之間會形成地下空間,如果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現象,水會全面進入到地下空間中,再加上地下空間接觸不到陽光普照,會形成陰暗潮濕的現象,如果再出現進水的情況,就會導致整個地下空間的環境更加的惡劣。所以在地下空間進入水之后,需要采取一定的補救措施,但是地下空間的維修需要消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維修的難度也相對較大,涉及的因素也相對較多,所以消耗的時間相對較長,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建設麻煩。除此之外,進水問題還會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現象,從而影響整個結構的穩定性,對建筑的安全性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2.2降低建筑物的承重能力
當大體積結構大面積受到溫度應力的影響,那么該結構的完整性會造成大面積破壞。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承擔著整個建筑物的重量,如果其內部結構出現問題,整個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就會嚴重下降,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另外,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具有一定的密閉性,構成該結構的材料,例如:木材、鋼筋等建筑材料,由于這些材料包裹在其中,所以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比較小,一定程度上可以確保該結構的穩定性。如果出現裂痕,這些材料就會暴露在空氣中,空氣中的水分、氧氣等,會長期作用于這些材料,被腐蝕后的材料,耐用性下降,變得更加脆弱,該建筑物的使用時間也隨之降低。
3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求
3.1控制溫度
溫度的變化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只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技術水平,可以把溫差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減小溫度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溫差過大的主要原因是結構內部溫度較高,而外部溫度較低,所以可以采取以下辦法,降低內部溫度,從而減小內外部溫差:第一,在混凝土結構的表面撒上適量的水分,表面這些水分在蒸發時,會帶走一定的熱量,從而使內部溫度降低;第二,也可以直接向結構內部加入一些涼水,降低內部溫度。
3.2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柔韌性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可以承受一定范圍內的外力影響,因此工作人員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結構的外力承受范圍。在制作混凝土時,一般采用調整材料與比例,完善混凝土調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柔韌性,減少裂痕的出現。例如:為有效減少外力拉扯對結構穩定性的影響,提升結構的抗拉強度,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抗拉材料,金屬纖維、無機纖維等都具有較好的抗拉性能,并且這些材料的抗拉效果,已提前通過各項實驗證明其可行性。
總結
隨著高層建筑的逐漸增多,為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增加建筑物的使用時長,對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是確保高層建筑穩定性的基礎,由于該結構具有較明顯的優勢,承重能力較高,在高層建筑中得到了大面積的使用。
參考文獻
[1]方思儒.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要點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9(22):22-23.
[2]梁宏展.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以某棟大樓建筑為例[J].技術與市場,2019,26(06):120-121.
[3]張春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應用研究[J].門窗,2019(08):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