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李 馬曉露
摘要:疫后時期守護企業度過“寒冬”,公共服務能力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臺州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公司攜手政府、企業、園區,水、氣、醫療等公用事業單位,以及建筑、設計、供應商等市場主體同心聯動,不斷擴大“營商生態圈”,推動“獲得電力”等公共服務水平整體提升,保障企業疫情期間可靠、經濟用電、用水、用氣,提升企業用電“獲得感”,幫助企業度過疫情后持續的寒冬,助力臺州構建營商環境高地。
一、項目背景
(一)緊迫性:后疫情時代公共服務面臨新挑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國、蔓延全球,據經濟日報調查,近八成企業績效下降,全國大多數小微企業面臨嚴峻生存挑戰。疫后時期守護企業度過“寒冬”,公共服務能力面臨考驗,后疫情時代如何保障企業及時、有效獲得電力、水、燃氣等各項基礎公共服務,切實為企業降本減負,護航民營經濟發展,成為全市自上至下為企業紓困的重點工作之一。
(二)必要性:“獲得電力”改革尚存實際問題
企業主在對幫扶政策表示歡迎的同時,政策需執行到位、落實到位等字眼頻繁出現,其中也包括對公共服務相關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執行到位的擔憂。在疫情的復雜情況下,政策執行全面落地仍存在困難,出資界面未全面落實,業擴報裝“壓單”、表箱未封印、信息公開不到位、部分用電信息無法提前獲取等現象仍有浮現,相關工作的指導、監督還需細化,政府政策支持以及部門間的溝通協作還需加強,不斷提高電力接入效率和服務水平,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二、項目舉措
(一)加速集結,形成抗“疫”合力
主動承擔防疫責任,通過“同心電”的溝通機制,在政府部門組織下,迅速發揮電力企業紐帶作用,連同供水、供氣、醫院等公用事業部門開展線上會議,各方從公共防疫、生活保障等事項出發,立足醫療衛生、電力、燃氣、供水等公共服專業工作,從各自優勢資源和企業人財物力量提出抗擊疫情和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的問題、難點,共同商討解決思路,有力確保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同步推進。
(二)同心凝結,助力企業度“寒冬”
聯同供水、供氣單位,定期溝通協調,開展聯合施工、巡檢,保障企業可靠能源供應。同時重點關注防疫定點醫院、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集中隔離點的用電用水用氣,提供上門服務,加強巡檢。在電力供應和保障方面,為防疫重點企業和地點提供外部線路特巡外,免收高可靠性供電費、免費提供臨時供用電設備。此外,協同設計、建設、供應商等“同心電”市場主體在疫情期間打造高效產業鏈,確保物資供應及時,有效保障各項用能服務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
(三)協同創新,保障電力“獲得感”
1. “一件事”便利化辦電
編制《國網臺州供電公司關于進一步提升用戶“獲得電力”便利度的通知》,以提升獲得電力“一件事”全流程便利化水平為抓手,落實省委優化營商環境“10+N”2.0文件精神,提煉業擴報裝“十個不準”和“十項嚴格”,細化改革舉措,確保改革成效。
2.“零跑次”省心化辦電
不斷優化網上國網、浙里辦、浙江政務網等辦電渠道,推動客戶辦電服務線上化;全省獨家建立“跑小青”陽光業擴辦電中心,提升線下服務團隊業務水平;開展房電水氣聯動過戶,減少群眾跑腿,通過“超前跑、聯動跑、數據跑”的機制,讓政策更配套、資源更高效、辦電更陽光。
3.“督導制”安心化用電
市縣聯動協同,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內部評價機制。從外部用戶“獲得電力”感知和內部業擴流程規范性兩方面展開,評價內容源于現場調查、內部指標管控、電話回訪三個部分,通過實地走訪、電話回訪企業用戶,核查不規范問題,有效促進落實優化營商環境便利化舉措。
三、項目成效
(一)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度后疫情“寒冬”
通過實施“同心”社會責任根植,形成了公共服務單位多方協同聯動的優化工作方案,加速了政府在房租減免、水電燃氣等公共服務費用減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的落實,加速供電等公共服務業務辦理,助力企業盡快復工復產,最大程度降低企業成本負擔、減少企業經濟損失。
(二)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實現綜合價值創造
通過項目實施,實現各地區政府、企業、園區,水、電、氣、醫療等公用事業單位,以及建筑、設計、供應商等多市場主體的多方互利共贏,提升“后疫情”時代各利益相關方參與社會治理、有效開展公共服務的能力,實現綜合價值創造,切實增強了企業的改革獲得感,公眾滿意度達到99%。
對地方政府,助推臺州及各合作地市公共服務水平提升,促進政府各項政策落實,助力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為各地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全力確保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對供電公司,助力企業涉電業務高質高效辦理,提升電力復工指數,全力保障企業生產用電,促進經濟穩增長目標的實現。通過可持續發展和綜合價值創造根植理念的導入,持續推動管理質效提升。
對企業和園區,通過高質量服務園區和企業,實現企業低成本高效率的獲得公共服務,緩解內外部多重發展困境下企業的發展壓力,幫助企業度過難關,支撐民營經濟轉型發展。
對設計、建設、供應商等市場主體,幫助各市場主體有效恢復工作和生產,提高各市場主體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 促進企業效益的提升。
對公用事業單位,通過水、電、氣、醫療等各單位聯動和公共服務業務聯辦,促進業務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更好從實際情況和用戶訴求出發,持續提升公用服務質量,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營商環境,切實為企業紓困。
(三)充分發揮示范效應,創造價值增量
豐富、完善“同心電”以社會責任理念方法服務民營經濟的模式與典型經驗,鞏固體系化、標準化和可復制推廣的小微企業公共服務新模式,參與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社會交流與研討,在公共服務系統內、各相關公共服務業務場景進行推廣應用,持續助力打造“營商生態圈”,為臺州以及全省全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