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楠 楊帆
摘要 ?傳統手工技藝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以來,保護和發展傳統文化成為了各個國家文化發展的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作為我國重要的精神力量,將其融入少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對于幼兒美術教育教學的提升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文章以日照中正藍天幼兒園為例,探討日照本土傳統手工技藝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融入,通過對具體教學實踐進行分析,探索少兒美術中傳統文化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 ?傳統手工藝 ? 幼兒美術教育 ? 融合
日照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日照市歷史源遠流長,本土傳統文化資源豐富,夏商時期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龍山文化黑陶技藝流傳至今,另外還有傳統紙扎,農民畫,石刻,工藝刺繡等優秀的傳統民間手工技藝,這些傳統手工藝,作為民間手工藝人數千年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和脈絡的根源,也是學前藝術教育的重要課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均指出,教師要把中國傳統文化引進教育內容,讓幼兒在文化生活中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在促進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的同時,加深幼兒對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熱愛之情,為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奠定基礎。
一、日照黑陶文化與幼兒美術活動的創意實踐
日照的黑陶是中國傳統陶藝,陶器通體漆黑,閃閃發亮,有獨特的審美情趣,帶有原始氣息古拙樸素的美感。在美術活動實踐中,教師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關于黑陶文化的視頻、圖片等資料,從歷史事件解說、制作工藝演示、出土文物視頻展示等不同的視角讓孩子們了解黑陶文化的歷史、制作流程以及陶器種類。
(一)講述故事引入教學內容
在課堂開始之前利用故事情境來導入本節課的內容是其他課程也常用的一種方法。教師引入日照黑陶考古發現的歷史故事讓孩子們在短時間內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中,并展示考古隊在兩城文化遺址發現的高柄鏤空蛋殼陶杯圖片。
(二)教師展示陶器制作過程
孩子在感受了黑陶文化的歷史故事后,運用多媒體從視覺角度展示內容,視頻展示陶器的制作流程,這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教師在課堂上介紹制作工具,并演示簡單的陶藝制作方法。
(三)實踐環節
美術活動開展過程中,好的創意可以增強活動生動性、豐富活動內涵,最終獲得理想效果。因此,在開展各種少兒美術活動的過程中,為保證活動的開展,獲得更好的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效果,需要做好相應的活動創意工作。在了解了黑陶文化的基礎之上,教師開始引導孩子們發揮想象力,將傳統的黑陶文化和我們的生活聯系起來,積極尋找活動素材,獲得獨特的創意作品。
二、農民畫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實踐
日照農民畫是傳統民俗繪畫藝術,畫作表現內容多為農村民俗風情、漁家生活,農民畫家反映生活、抒發主觀感情,畫面構圖飽滿、色彩艷麗,呈現了質樸率真的畫面效果。農民畫在融入幼兒美術活動中的要點是讓孩子們感受畫面內容的歡樂氛圍的同時,更多的是讓孩子感受色彩、觀察色彩,高純度的畫面色彩仿佛置身于畫中民俗風情的強烈情感之中。
(一)從欣賞中感受色彩魅力
感受色彩、觀察色彩是提高幼兒色彩選擇與運用能力的前提。對于幼兒來說,生活是感受、觀察、了解色彩最好的課堂,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畫作,感受和觀察畫作中的色彩,鼓勵引導幼兒體會畫面內容的五彩紛呈,感受自然的美麗色彩,感受的越多,幼兒對色彩的理解也就越深入、越全面。
(二)選擇繪畫的工具材料
熟悉繪畫工具和材料,并開展繪畫實踐是幼兒色彩教學
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的工具材料可以產生不同畫面效果,教師可以先設定要表現的效果,如版畫、水墨等效果,然后引導孩子選擇相應的工具,并在涂鴉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色彩的變化。
(三)積極評價幼兒對色彩的想象
幼兒的色彩創作,體現著他們對生活的觀察、對色彩的理解和想象,孩子們渴望獲得認可與表揚。教師在對幼兒色彩創作進行評價時,通過采用幼兒自評互評、過程評價、成果評價等多種形式,多給予正面評價,積極鼓勵。當然,教師也要適當指出幼兒色彩創作中的不足,并給予幫助和指導,這樣才能得到更好的作品。
三、莒縣過門箋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實踐
莒縣過門箋是日照莒縣剪紙藝術的代表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這種特殊的剪紙像縮小的門簾,新年的時候,貼在門楣上的裝飾刻紙。春節粘過門箋是莒縣流傳已久的習俗,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莒縣過門箋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它的題材、內容、藝術形式都是為適應農村居住特點而產生的,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剪紙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是比較常見的活動形式,在剪紙活動中普及這種實用性的民間傳統美術,可以讓孩子們更好的認識優秀的民間藝術形式,并了解其寓意是表現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活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引導讓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見聞進行創作。
結語
傳統文化元素大多是通過美術為載體進行傳遞與展示出來的。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只是一味的模仿,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傳統文化背后所蘊含的人文精神進行探索與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形式多種多樣,豐富的本土資源要充分進行挖掘并加以利用。同時,基于幼兒的經驗以及年齡特點,探索傳統文化與幼兒美術教育的融合與創新,培養幼兒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對民族傳統文化建立初步的認同感,確立民族的自信心,從而傳承民族精神。
課題信息:2020年度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傳統手工藝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應用現狀研究”(ZD20200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