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
摘要:近些年來國家為了有效提高我國的就業率積極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而大學生創業要變成當前社會發展的常態就需要遵循相應的法律法規。但接下來隨著微信、支付寶等智能化軟件的應用,很多學生對于軟件的防范意識較低,因此很多大學生因創業而陷入校園貸陷阱中,由此可知,目前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相應法律不夠完善,國家要想推進大學生創業的數量,就需要制定相應法律為其保駕護航。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就大學生創業開創相應的創業風險防范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法律防范意識和甄選信息的能力,既然為我國大學生創業提供健全的法治保障體系。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控;法治保障
引言:
隨著近些年來國家對于創新創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這些年來,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全國高校紛紛建立起相應的創業學院,教育工作者也把創業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中,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為我國提供更多創新型建設人才的重要保障,研究目前我國創新創業的發展狀況來看,大學生由于剛接觸社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其成功率較低,再加上校園貸以及社會經驗不足很容易掉入陷阱中,我國傳統的觀念以及社會的輿論也對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提出了反思和質疑,在這種情況下,學校除了要大力鼓勵學生進行積極創業的同時,也必須注重幫助學生解決創業過程中實際上的問題,其中大學生如何規避法律風險是大學生創業的重中之重。
1、當前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培養機制存在的不足
1.1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培養意識欠缺
我國自2015年起就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性思維的綜合性創新型人才,并鼓勵大學生積極進行創業。但是由于目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時間較短大多數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都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思維模式和創新精神為重點,這就忽略了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學生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目前很多高校都設置了相應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以及培訓賽事等,通過這些平臺大大提高了大學生投身創業的熱情,但是目前大學在對學生進行創業過程中的精準輔導不足以及大學生法律意識相對淡薄,很多大學生在自以為看到一些商機后直接進行行動,而沒有考慮創業本身存在的風險以及自身的能力是否適合這份工作,這種現象不僅不利于學生創業成功給學生帶來打擊的同時還有可能引發更多法律糾紛【1】。
1.2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不夠完善
隨著近些年來新課改政策的不斷落實和實施,大學也在根據新課改制度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相應的革新,但是目前高校開設的具體課程來看大多都是圍繞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商業模式進而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而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業法律課程設置相對來說比較少,而法律作為規范商業行為和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標準,是大學生進入社會最需要遵守的,但目前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不完善,使得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缺乏合理性,嚴重制約了我國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1.3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支持和項目扶持中配套法律服務缺失
由于目前我國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時間較短,所以社會上對于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較為薄弱,除此之外,國家和社會對大學生的創業援助主要在物資支持方面,而對于法律相關服務方面則少之又少,并且我國很多創業園區的大多數學生創業項目都是孵化項目,因此學生并沒有對其進行工商注冊,但其自身作為大學生創業項目實際上已經進入市場正式運行,但是國家并沒有對這種創業性的項目進行群體進行,也為其日后的發展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2、大學生創業法治引導和保障
2.1政府層面,出臺系列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法律或政策支持文件
由于我國大學生創業政策發展時間較短,所以國家還沒有出臺相應的法律風險防控文件,目前國家為了大力培養更多的創新型專業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因此國家對于一些行走在法律邊緣的創業實踐也給予了適當的包容,但是想要真正推動大學生創業的進步和發展就要融入到目前國家發展的戰略中,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實行轉型升級。而國家想要實現對大學生創業進行引導和風險防控就需要實施相應的法律法規,將其定位在“準企業組織”方面進行不斷的監督和引導,對于脫軌行為進行及時的糾正和警告,賦予大學生創業相應的成長和發展空間的同時也加強了對于法律知識的了解和認識,進而為大學生創業的發展提供一體化的創業法律體系,為大學生創業保駕護航【2】。
2.2社會層面,培養大學生創業相關的法律援助組織,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法律咨詢、指導和維權服務
由于國家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業,所以很多剛接觸社會的大學生進行創業,大學生由于經驗不足自身較為激進,所以需要社會的監督和指導的同時也需要企業呵護和培養,通過相關協會對大學生創業進行多維指導和監督,使得大學生創業能夠具有較高的成功率。像是通過將各地的律師協會和教育部門進行聯合教學,并為大學生設立免費的法律咨詢熱線,以及定期給大學生進行法律知識普及和援助,真正做到對大學生創業群體進行引導和幫助,從而有效提高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3】。
2.3高校層面,強化創業教育中的法治教育,設立專門課程或專題講座,為大學生提供創業相關的法律風險識別和防控輔導
大學作為人才最重要的培養場所,就應做到與目前急速發展的社會接軌,幫助國家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專業人才,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是需要對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理念進行培養,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還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以此為基礎積極響應國家"雙創"政策。在大學生自主創業活動組織的實踐過程中,要能夠讓廣大學生充分認識到大學生在實踐中自主創業所存在的一些法律風險和問題,通過有序地針對當下一些典型風險問題進行評估和防控輔導,從而幫助廣大學生正確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大學生創業這件重大事。除此之外,還要適當地邀請一些具有豐富法學相關實踐經驗的律師和公司法務負責人來對學校學生進行教育和講解,幫助學生加強職業道德和社會法治思維方式,進而幫助他們走出對法律理解認識上的誤區。
3、結語:
在全面深化依法治國的歷史性進程中,遵紀守法制度是對于所有的市場主體都提出了一個根本性的要求。因此要著重強調如何防范我國大學生在自主創業活動中的各種法律風險,通過開展創業法治課程的教育,增強大學生正確運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思維和社會主義法治手段來防控各種法律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在自主創業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從而促進創業與育人的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張夢琳.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建設研究——以學校保障為視角[J].法制博覽,2021(08):22-24.
[2]廖芳.大學生創新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培養機制[J].社會科學家,2021(02):131-135.
[3]李進付.大學生創業的法律風險防控及法治保障[J].思想理論教育,2017(06):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