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淇
摘要:對于電力企業來說,電纜線路能否正常運行往往會直接影響到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電力企業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好每一項工作,并對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維修和檢查,這樣才能保證電力電纜的安全性。電力電纜故障主要分為四種,即電纜施工質量問題、外力破壞、電纜本體絕緣老化以及電纜附件質量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解決,這樣才能保障電力企業的正常運行。
關鍵詞 ?電力電纜;運維檢修;管理探究
前言:
電力電纜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的規范運行流程以及完善相關管理工作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電力電纜運維檢修以及管理的相關內容,以期為我國的電力發展作出一定貢獻。
一、制定電纜現場運行規程和電纜管理運行規程
為了有效保障電纜以及相關電力設備可以安全地運行下去,除了要嚴格遵循相關的運行規程之外,還需要進一步的制定詳細的電力電纜管理的運行規程。
首先是結合實際情況建立起電纜線路的定期巡查制度,在電纜設備的實際運行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受到外界的破壞,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機械損傷。為了有效減少這一問題的出現,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加強電纜設備的巡視工作,這樣才能將問題扼殺在搖籃中。
結合不同的情況,可以制定出不同的巡視規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五種情況,一種是定期巡視,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掌握線路最基本的運行狀況,比如說構筑物以及相關的電纜附件能否正常運行下去;一種是特殊巡視,具體指的是,相關的工作人員在天氣比較惡劣的條件下,對電纜的相關線路進行巡視,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在正常天氣下難以發現的問題。一種是夜間巡視,具體值得是在陰霧天氣或者是夜間,檢查接口處有無發熱的情況,或者是電纜頭有無爬閃。一種是故障巡視,這一方法是為了查找出電纜線路出現故障的原因;最后一種是監察性巡視,具體指的是對一部分有缺陷的線路進行檢查,這樣可以保障電路的正常運行。其次如電纜的技術管理。這里主要包括五種資料的管理,具體為[1]:
第一,原始資料。通過幾次可燃氣體漏入電纜溝導致溝體及電纜嚴重損壞的事件,管溝的封堵是最有效的手段,同時也是防火、防水的有效手段。為此,要加強電纜管溝的原始圖紙,資料管理,特別是要與燃氣公司建立長效聯絡機制,交換圖紙、分別標注對方的管線使雙方有重點地定期對雙交叉、跨越的管溝進行氣體檢測。
第一,是原始資料管理。可以通過封堵管溝來有效避免可燃氣體漏入,這樣能減少電纜損壞,這也是一種防水和防火的有效手段。因此,為了有效加強對電纜管溝圖紙的管理,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和燃氣公司構建出一個長效的聯絡機制,對管線做好標注工作,這樣能有效落實好對氣體的檢測工作。
第二,是做好施工以及檢修資料的管理。主要包括了電纜線路圖、電纜接頭以及插拔頭裝配圖的管理,此外,還需要進一步落實好檢修情況的登記工作[2]。
第三,是做好運行資料的管理,電纜線路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逐年積累下來的各種技術資料被稱之為運行資料。對于電纜而言,經常性的施工資料具體指的是敷設電纜線路以及安裝電纜接頭和終端頭的現場書面記錄和圖紙,將這些作為在今后工作中的依據。如果電纜線路屬于隱蔽工作,則施工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施工工作能否順利開展下去,這就需要不斷強化相關安裝資料。一旦電纜發生了故障,就需要準確找到故障的位置,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適當地使用測試儀器來進行測量,這樣才能有效對故障進行處理。
第四,缺陷管理:嚴格執行缺陷管理制度,根據公司無紙化辦公要求,配合營配部開發GIS缺陷流程系統。 GIS缺陷流程圖 GIS單線圖,用于臺賬和單線圖管理 清掃電纜終端。
第五,是落實好缺陷管理工作,在電力企業需要結合公司無紙化辦公需求,不斷完善缺陷管理制度,開發并應用GIS缺陷流程系統,將這一系統應用于單線圖管理以及臺賬管理中。
二、做好電力電纜線路的檢修
(一)負荷監視
在電纜線路中,電纜導體的絕緣種類、截面積規定了最大電流值,在實際的檢修過程中,主要是利用儀表測量電線線路的負荷電流,主要是進行負荷監視,這樣能避免由于溫度過高造成電纜損壞,從而會縮短電纜的壽命。
(二)溫度監視
工作人員需要測量電纜溫度,在用電負荷比較大的時段進行散熱和電纜排列的監視。在測量直埋電線溫度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熱源溫度進行測量,要保證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電纜周圍的土壤溫度不會超過本地段其他地方同樣深度的土壤溫度 10℃以上。
(三)腐蝕監視
工作人員可以使用專用儀表來測量電纜線路周圍的土壤腐蝕情況,如果這一地段屬于陽極區,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進行預防,這樣能有效保證電纜金屬套的電解腐蝕。如果電纜線路周圍的土壤比較潮濕,則可以選擇使用陰極保護措施或者是排流裝置。
(四)絕緣監督
要對每條電纜線路按其重要性,編制預防性試驗計劃,及時發現電纜線路中的薄弱環節,消除可能發生電纜事故的缺陷。金屬套對地有絕緣要求的電纜線路,一般在預防性試驗后還需對外護層分別另作直流電壓試驗,以及時發現和消除外護層的缺陷。工作人員需要觀察油浸紙絕緣電纜及充油電纜的終端、中間部位的接頭是否存在漏油的情況,隧道內的通風、照明以及相關的排水設施是否是符合相關設計要求,這些都是工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監督內容。
三、與時俱進,做好電力電纜的測試檢修工作
(一)應用紅外測溫技術
在監督設備運行的這一過程中,進行測溫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方式。如果電纜以及相關的附屬設備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出現了發熱的情況,在常規的巡查過程中是很難發現的,這就可以合理應用紅外測溫技術來完成這一工作,之后還需要對電纜附件、外護套以及電纜排列最密集處進行測量,在實際的測溫過程中需要選擇高溫大負荷的時段來進行。
(二)應用避雷器在線監測儀
針對35-220KV電纜的檢修來說,可以有效應用避雷器在線監測儀,這一儀器在避雷器實際運行狀態下,能夠有效檢測出泄露出來的電流,并還具備計數功能。這對避雷器能夠正常運行可以提供比較準確的依據。此外,由于相關的工作人員可能缺乏責任心,這樣就導致電纜受到了損傷,密封性比較差,工業也比較粗糙,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到電纜的實際安裝質量。因此,電力企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大力加強對電纜施工人員的責任心,并對電纜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各級運行管理部門需要做好施工人員的崗前培訓工作,被培訓的工作人員除了要掌握最基本的一些工作之外,還需要學習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有效提升施工人員電纜技術方面的能力以及整體施工水平,這樣才能滿足我國電力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此外,還需要合理建立起施工檔案,通過管理手段來進一步完善安裝質量[3]。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電力企業來說,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以電力電纜通道基礎管理作為主線,不斷完善相關電纜通道標準制度,深入強化電纜施工質量、技術監督的管控工作等,并對施工人員進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培訓,這樣才能有效解決電力電纜運行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德海, 馬駿, 周磊,等. 關于電力電纜運維檢修及管理研究[J]. 工程技術(文摘版)·建筑:00022-00022.
[2]朱明明, 馬寧, 趙學花. 關于配網運維檢修管理模式創新探討[J]. 企業管理, 2016, S2:133-134.
[3]郭創新,高振興,張金江,畢建權.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輸變電設備狀態監測與檢修資產管理[J]. 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4):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