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波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區域物流網絡的逐步完善,公路建造工程的數量逐年增多,為保證工程建造質量與道路使用效果,強化交通安全性,施工企業開始普遍使用以瀝青為代表的新型建材,并逐步改進路面施工技術。通過不斷革新升級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能夠保證交通道路的持續使用,提高公路建造工程對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對施工活動的不同環節進行系統、全面的監控與核查,保證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可在有利外部條件下得以充分發揮。本文詳細介紹了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的基本特性與內在架構,并列舉了不同形式的質量控制方法與可行監管策略。
關鍵詞:交通建設;公路工程;瀝青路面
1 引言
當前,我國公路網絡基本完善,新建公路技術日益成熟,瀝青路面以其行車舒適、噪音小、養護方便等優點在我國高等級公路施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公路建設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廠拌熱再生技術的應用,對于廢舊瀝青混合料再生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廢舊瀝青混合料,節約資源,降低養護成本。因此,開展公路工程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施工技術研究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意義。
2 當前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面臨的問題
2.1 車轍問題
這一問題由來已久,因為問題本身的復雜性和高發性,一直以來瀝青路面施工的發展都離不開車轍問題的影響。造成該問題的因素有很多,首要是車輛的荷載問題,車輛荷載過高,而公路瀝青的承載能力較低,大型貨車就會對道路造成一定的破壞。其次是環境因素的影響,高溫會導致瀝青路面吸收的熱輻射增多,混凝土結構松動導致整個路面的承載能力和平衡能力下降,遇到荷載過大的車輛,便很容易出現車轍問題。車轍問題不僅會影響路面的完整和美觀,還有一定的危險因素,應當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2.2 裂縫問題
裂縫問題的產生主要與瀝青路面建材問題以及外部環境變化因素有關。任何的瀝青路面都無法避免出現裂縫,有的是因為自身材料不過關,有的則是因為公路使用時間過長,受到外部環境變化影響因素過大造成裂縫。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有2類,一類是荷載裂縫,主體仍然是荷載過高的車輛,由于外部擠壓和受力問題造成的路面損壞。另一類是非荷載的裂縫,這類裂縫產生的因素較復雜,有環境因素也有路面本身的結構因素,多數是因為瀝青路面出現了溫度變化情況而導致失衡從而出現了裂縫。
3 公路工程中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分析
3.1 施工準備
(1)瀝青路面施工開始前應做好下承層清理,當發現雨水口或路緣石存在缺陷時,應及時調整,并對路面標高和其它技術參數進行復測,若不滿足要求,應立即上報至業主與監理部門。瀝青攤鋪施工時,應對雨水口與檢查井進行覆蓋保護,并安排專人進行必要的覆蓋。(2)做好各類機具設備的檢查與維修,并通過調試確保所有機具設備都處在良好工作狀態。施工必須配備數量充足的設備,與施工要求相配套,而且重要設備應有備用。(3)開工前為所有人員實施技術交底,確定其具體職責,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確保全體人員都能對自己負責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4)攤鋪時,針對現有窨井,需在攤鋪底層料以前覆蓋鋼板,防止在攤鋪時遇到窨井導致攤鋪機被抬升,影響攤鋪后的平整度。攤鋪細料之前,需將窨井抬到實際的攤鋪施工高程,避免發生跳車。完成細料攤鋪后,對于積聚的粉料,需由人工使用小鏟將其清除干凈。(5)現場人員必須密切注意實際的攤鋪動向,當發現橫斷面不滿足要求、結構處缺料和表面不平整時,應立即由人工進行補料或對混合料進行更換。采用人工進行修補的過程中,注意施工人員不可直接站在溫度較高的混合料表面進行操作。
3.2 瀝青路面攤鋪技術
施工人員在進行攤鋪環節時,應在施工之前考慮到影響攤鋪效果的各種外部因素,如攤鋪速度、攤鋪高度、道路寬度等,制定科學合理的攤鋪施工計劃,在施工過程中承建單位工作人員必須將瀝青路面攤鋪速度控制在3~6m/min,以此保證瀝青路面攤鋪的穩定性與均衡性,使瀝青混合料盡可能地均勻撒布在路面上,采用一次性攤鋪的施工方法。在進行如十字路口等環境較為復雜的地點的道路攤鋪活動時,必須由業內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勘測計算,結合實地情況調整攤鋪方法與混合料的配比。
3.3 瀝青碾壓技術
在瀝青路面鋪設完畢后,就需要開始進行碾壓,不同瀝青道路選擇的壓路機壓力是不同的,因此,在進行碾壓之前,需根據該道路實際可承受的壓力選擇壓路機。在碾壓時要確保速度的平均和重量的平均。對壓路機的碾壓次數以及碾壓速度都要進行設定,因為該瀝青路面還未真正成型,地面較為脆弱,壓路機的壓力過大或者不夠平均都有可能對路面造成很大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常規路面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控制在3km/d,這樣的速度能夠照顧到路面的細節問題,在確保整個路面碾壓結實的情況下還能夠進一步的平整路面。碾壓技術需要考慮到初次碾壓和二次碾壓,因此施工過程中最好進行詳盡的道路施工記錄,這樣在關鍵時候能夠確保其問題有所追溯。
4 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4.1 做好原材料質量控制工作
熱再生施工中,舊瀝青材料回收與處理極為關鍵,需要對維修舊路面進行銑刨或翻松處理。銑刨機銑刨后的舊瀝青混合料可直接使用,為了提高舊料的均勻性,可提前完成破碎、篩分處理,大幅降低大粒徑集料含量。但要特別注意的是舊料銑刨之后不得放置過長時間,一旦放置時間太長,將會出現RAP結塊等情況。為了保證RAP材料質量,須分層堆放。可按照料源、瀝青含量、集料級配等條件進行合理堆放,不得混放。
4.2 進行高水平的人員管理
施工方應當制定詳細的施工操作工序與質量標準,并在不同的施工環節中規定每個工作人員應當完成的質量管理任務,細化質量管理控制條件,促使施工人員主動提高自身管理能力與質量監測能力,依托既定的施工組織關系針對不同類型的檢查對象進行調試,對不符合施工規則與質量標準的工藝進行不斷改進。施工方可設立獨立的質量保障管理小組,為成員分配多樣性的工作內容,嚴格監管、調控不同環節的施工作業。
4.3 設備管理
施工盡量使用先進設備,尤其是維護和保養,確保設備運行始終良好,以充分發揮設備作用與功能。在混合料的拌和廠與施工現場都必須設立專門的維修小組,并將易損零部件與檢查維修所需機具準備齊全。有故障和漏油的設備不允許在施工中使用,否則會使路面被污染。
5 結束語
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影響著社會的整體發展,而作為其中尤為重要的公路建設,它的質量把控成為了交通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們應該有的放矢,重點關注公路建設中的路面施工質量問題,從源頭入手,保證基礎設施的建設。由小見大,提高公路建設質量的同時,促進公路施工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苑春玲.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策略[J].門窗,2019,{4}(17):119.
[2] 葉新軍.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策略[J].科技風,2019,{4}(26):128.
[3] 胡啟航.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42(09):246+248.
[4] 趙玲瓏.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途徑[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42(0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