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忠超
摘要:縱觀我們黨 100 年的黨組織建設與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始終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黨取得豐功偉績的重要歷史經驗之一。本文以莒縣為例,以點帶面,通過分析總結黨的百年歷史經驗價值,探究莒縣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發展的重要路徑及啟示。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莒縣;莒縣基層黨組織
一、基層黨組織建設歷史經驗價值
新時代黨中央非常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尤其是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加大了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投入力度。縱觀我們黨 100 年的黨組織建設與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始終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黨取得豐功偉績的重要歷史經驗之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就不斷加強黨的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發展。莒縣作為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莒縣成為魯東南抗日根據地的發祥地,1941年春到1943年秋,為了堅持敵后斗爭,莒縣相繼建立了日北工委和莒北縣工委。解放戰爭時期,莒縣各級黨組織帶領全縣人民積極參軍參戰,發展生產,支援前線,為全國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鄧小平指出,“要明確觀念,搞社會主義,沒有黨的組織是不行的,凡是沒有支部的地方,一定要建立支部,一定要發展黨組織,要訂計劃、規定具體任務”1,重點闡述了基層黨支部對社會主義革命的重要意義。社會主義化建設時期,為了使基層黨組織更好的適應改革開放的新要求,鄧小平強調:“每個黨支部都要鼓勵、支持黨員和群眾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創新,都來做促進群眾解放思想、開動腦筋的工作”2,這是改革開放時期對黨組織的新的要求。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各級都要重視基層、關心基層、支持基層,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確保基層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3。近年來莒縣一以貫之的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從基層黨組織政治、思想、制度、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不斷創新、做活基層黨建,真正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二、新時代莒縣基層黨組織建設路徑
(一)基層黨組織注重強化政治引領
對于基層黨組織而言,發揮好政治引領,就是要把黨中央的決策宣傳到位,把黨的決策落實到廣大基層群眾。莒縣基層黨組織注重強化政治引領,全縣圍繞建設過硬支部,大力實施“整鎮推進、整縣提升”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培育五星級黨支部161個,整頓轉化軟弱渙散村黨組織117個,新建黨建示范點50個。在全縣通過以優帶劣,發揮好五星級黨支部的政治引領作用。
政治領引作用的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的政治本領是關鍵,基層黨員干部的政治本領直接影響到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莒縣開展農村黨支部書記“頭雁引領”行動,培育“領頭雁”,依托公心書記許傳江品牌效應,打造形成“公心書記雁陣”。同時大力探索建立農村后備干部“雛雁”培育中心,將退役軍人、致富能手等優秀人才吸收進來,設崗進村鍛煉。“頭雁引領”行動從整體提升“領頭雁”的政治本領,從而更好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
(二)基層黨組織注重增強組織凝聚力
中國共產黨歷來注重組織建設,當前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凝聚力首要任務就是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減少覆蓋“空白點”和覆蓋盲區。莒縣通過制定出臺城市基層黨建1+5政策文件,重新劃分居民小區網格236個,專屬網格91個,成立網格黨支部114個,并招聘社區工作者63名。通過一個強有力的黨組織領導核心,聚合區域公共資源,真正提升城市社區基層黨組織組織凝聚力。
當前,隨著經濟發展“兩新”組織等新興領域黨組織覆蓋存在“空白點”的問題日益凸顯。針對這一現狀莒縣在“兩新”組織、國有企業、學校實施紅色堡壘、紅色引擎、紅心向黨“三紅工程”,印發了《關于在全縣“兩新”組織中實施“紅色堡壘”工程的方案》等指導性文件,健全完善了“兩新”組織黨建示范點培育、學校大事項黨組織集體研究前置等制度措施,打造了福利服裝廠、產業創新孵化園黨建示范點,使得黨建在推動企業發展、教書育人中的引領作用不斷提升。
(三)基層黨組織注重創新服務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因此,要提升基層的群眾號召力,就要突出群眾服務能力建設,增強服務群眾的意識。創新基層黨組織服務方式是對新時代人民群眾新需求所做出的積極回應。莒縣充分發揮組織優勢,讓群眾生活的更方便、更舒心。在社區通過實施“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模式,強化社區“大黨委”作用,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多個協調機制,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把群眾的匯集的問題分流解決。
莒縣在農村推行“黨員巷長”制,設立“巷長工作室”,巷長負責民意搜集、政策宣傳,同時擔當糾紛調解員、扶貧濟困員等角色,第一時間解決身邊群眾所需所想。
三、莒縣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幾點啟示
(一)公心文化錘煉基層黨員黨性
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出發的原點,也是立黨的初心。在莒縣從建黨初期蔚為壯觀的本色文化綿延不息,當前以莒縣岳家村為起點的公心文化在全縣鋪開。踐行公心就是“公心向黨、公心為民、公心處事、公心律己”。每年召開的“公心節”,黨員干部述職表公心,群眾質詢評公心使黨員干部錘煉了黨性,弘揚了公心,在全縣形成領導干部帶頭公心向黨,公道辦事,踏實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積極為群眾辦事謀福利,為全縣發展凝聚強大的磅礴之力。
(二)剛性制度鞏固基層黨組織堡壘
黨的制度化水平越高黨的組織就越穩定。莒縣充分發揮制度優勢,構建一整套制度體系。在農村通過黨群“議事學習日”制度、“黨員巷崗”制等制度,真正讓群眾有了一個長期穩定的議事平臺和解決日常問題的窗口,更好的發揮基層組織的組織能力。在城市通過《關于在全縣“兩新”組織中實施“紅色堡壘”工程的方案》、《城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網格先鋒驛站建設管理辦法》、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化建設,形成“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模式,強化“大黨委”作用,促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保證基層黨建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
(三)從嚴治黨推動基層黨組織自我革命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必須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斗堡壘”,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發揚黨的自我革命精神需要基層黨組織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莒縣基層黨組織立足實際,從基層黨組織政治、思想、制度等方面做活基層黨建,同時用好監督著關鍵一招,發揮日常監督效應,深化運用“1+3+N”執紀監督工作體系,強化常態化監督。真正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
注釋:
鄧小平. ?鄧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中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03.
2 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資料室. ?鄧小平論黨的建設[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4.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