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
摘要:建黨100周年慶典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堅持依法治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興國,法治強國,全面依法治國首先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法治觀念,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嚴肅整頓提高法治工作隊伍,全面依法治國要讓憲法、法律深入全國人人心中。
關鍵詞:全面依法治國 弘揚法威 整頓提高 深入人心
建黨100周年慶典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堅持依法治國”。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重點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個方面的要求,強調黨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依法治國、依憲執政、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國內法治銜接涉外法治。
全面依法治國首先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法治觀念
憲法是國家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集中體現了黨和人民的統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國家意志的最高表現形式,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憲法是立國根基、強國重器,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息息相關。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
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是保護民生權利的法律。
法律是治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我們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以領導干部和青少年為重點,確保憲法法律學習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推動領導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切實增強憲法觀念,帶頭尊崇憲法、敬畏法律,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先鋒楷模。抓住青少年這個“特殊群體”,進一步把憲法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使青少年從小樹立憲法意識,敬畏法律精神;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夯實依法治國社會基礎,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嚴肅整頓提高法治工作隊伍
全面依法治國要通過立法規范行政決策程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要為黨和國家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提供法律支撐,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范性、協調性,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面依法治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長期性制度保障。這就要求全面整頓提高法治工作隊伍黨性化、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法治素養和工作能力。
整頓法治工作隊伍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開啟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隊伍整頓,要堅持社會革命與自我革命相結合;堅持查糾整治與正向激勵相結合;堅持自查從細與被查從嚴相結合;堅持“當下”與“長久”治相結合;堅持頂層設計與地方探索相結合。加快推進政法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努力打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鐵軍。
整頓法治工作隊伍要科學統籌謀劃,扎扎實實推進,掀起刮骨療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濁揚清式的“延安整風”、鑄魂揚威式的主題教育;并且堅持環環緊扣;壓實主體責任;強化指導督導;堅持開門整頓,確保法治工作推進有序有力有效;讓政法隊伍得到真正的洗禮淬煉,強化法治建隊;刮骨療毒,徹底清除害群之馬;猛藥去疴,整治頑瘴痼疾;充盈正氣,大力弘揚政法英模精神;激發動能,有效提升執法司法質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司法保障。
全面依法治國要讓憲法、法律深入全國人人心中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全體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充分采取各種形式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法治鄉村建設,推動憲法法律融入日常生活,讓憲法、法律進機關、、進軍營、進警營、進企業、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等,推動憲法、法律精神融入群眾生活,在全社會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憲法、法律向更為廣闊的“近民”領域縱深:“法律進機關、單位”,促進各級領導干部、公務員、各單位成員學法知法,帶頭爭當法治精神的崇尚者,學好憲法、學好黨章,學好《民法典》從內心深處樹牢法治精神,進而在實踐中推動落實依規治黨、依法治國,更加自覺地在憲法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履職盡責,真正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廣大干部依法用法,帶頭爭當法治精神的自覺踐行者,堅持以法治思維,統攬各項工作開展,切實提升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水平,堅持以群眾利益為根本,堅決依法依規辦事,確保執法行為具有法律依據,確保嚴格規范文明執法,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領導干部及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帶動廣大干部群眾法律素養全面提升、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不斷增強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能力。“法律進軍營、進警營”,習近平主席強調,全軍要牢記“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人民軍隊是黨執政的重要基石和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守衛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從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加快軍隊各項工作的法制化進程,建設一支強大堅實的國防和地方法治大軍為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世界保駕護航。總書記還強調,我國人民警察是國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是維護國家地方治安穩定的堅實城墻;主要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懲治違法犯罪。新時代人民警察要對絕忠誠于黨、全心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堅定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忠實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保好駕護好航,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常規性開展“法律進校園”、 “法律進鄉村”、 “法律進社區”、 “法律進企業”、 “法律進網絡”等活動,讓法律滲透社會每一個角落,法治教育融會貫通干部教育與全民教育,引導公民特別是占全國百分之80以上的農村農民既懂得依法維護合法權益,又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做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相一致。讓法治文化、法治政策高度提升整個中華民族的優良素養,加快中國綜合國力的迅猛提高,加速富國強民的偉大進程。讓法律知識洗滌十四億中華兒女的靈魂心智,法治方略啟迪全中國廣大干群“法律服務社會”的人生志向,人人樂于“走遍全國義務宣法” ,事事遵法守法,用法律公平公正解決實際問題,體現高度的法治效益,融入偉大的“中國夢”,中華兒女人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形成自覺的行動。法治興國!法治強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繁榮昌盛、平安祥和;“法治中國、平安中國,幸福中國”佇立東方,世界向往。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習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