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各領域的產業遍地開花,體育產業的也位居其中,在經濟的促進下取得了較好的發展。體育產業的發展在體育轉型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能夠使我國體育發展理念和模式發生實質性改變,但也帶來一定的挑戰,只有積極應對,才能實現長久發展。因此,本文對體育產業對中國體育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體育產業;中國體育發展;影響
引言:
東京奧運會的舉辦使得世人給予體育界高度關注,體育產業也因此實現了迅猛發展,中國體育要借此機遇對現有的發展理念進行適當調整,發揮自身優勢,實現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還要從容應對體育產業帶給我國體育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運用有效手段進行解決,在不斷發展中提升我國體育行業在國際上的地位。
1.體育產業給中國體育發展帶來的機遇
1.1以新視角認識體育
(1)改變對體育屬性的認識
受傳統觀念影響,多數民眾認為體育具有公益屬性,是鍛煉身體的一種形式,沒有任何商業價值,再加上計劃經濟體制的否認,更是堅定了人們的信念。體育產業的誕生與發展改變了民眾根深蒂固的思想,認為體育具有的屬性是多元的,衍生出的產品和服務能夠帶來經濟利益,是公益和商業價值的結合體。
(2)對體育目標與功能有新的認識
傳統理念下,我國發展體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國民身體素質、強健體魄,為國爭光。這種情況下,阻礙了體育娛樂、觀賞、個性化等方面的發展,致使人們對體育的重視程度較低。對于體育產業來說,盈利是其發展的最終目標,而帶來經濟效益是廣大消費者,所以體育產業堅持“以人為本”,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滿足他們的多樣化需求。體育產業的這一發展模式使中國體育發展認識到傳統理念存在的弊端,僅靠單一的目標難以實現發展,只有借助消費者的“東風”推廣產品,才能實現普及。
(3)形成健康消費觀
體育在我國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計劃經濟時期的體育發展令人堪憂,特別是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不能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需求。從實際來看,體育休閑娛樂在體育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可促進體育產業的向前發展。體育休閑娛樂屬于一種健康的休閑方式,能夠豐富生活,使民眾在娛樂的同時鍛煉身體,從而調動民眾的積極性,有效促進消費,這種消費方式并非野性,而是理性的、健康的,可保證消費者與體育產業互惠互利。
1.2誕生新的體育形態和業態
(1)體育自身功能商業拓展。體育事業的發展衍生出了一些具有觀賞價值的競技項目,如足球、籃球、橄欖球等,應用于休閑娛樂中,可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隨著體育產業的誕生,這些領域迎來了二次發展,并在市場經濟中找尋新的發展機制,即新的體育形態和產業業態。
(2)體育功能的跨界。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體育元素開始與其他行業尋求合作,積極融合,逐步形成一種全新的綜合型業態,如文化創意、體育藝術、體育旅游等。這不僅是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大突破,更是促進其他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3)體育效益的發散性。體育產業與其他行業的融合促進,不僅能夠實現雙贏,還能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進程,比如說文化創意中,除了展示多元化的體育藝術作品外,場館內的服務也是一大賣點,全面、優質的服務的更能吸引消費者注意力,激發其購買欲望。
1.3提高體育資源的利用率
計劃經濟時代下,我國體育發展的資金來源大多為政府撥款,由于政府需要管理和扶持的項目較多,所以給予的資金不足以促進體育發展,阻礙了發展進程。在體育資源的限制下,我國體育競技運動發展失衡,大眾體育處于發展初階。體育產業的誕生與發展轉變了這種局面,除了政府外,還能從多種渠道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和體育資源,使我國體育實現突破性發展。
2.體育產業給中國體育發展帶來的機遇
2.1體育人文精神面臨的挑戰
市場經濟環境下,各產業的發展目標為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體育產業也不例外。對于體育產業而言,它是體育在市場經濟中發展的王牌,是突出體育在市場經濟中的價值體現,所以在具體運作要嚴格按照市場規律。體育產品和體育服務是體育發展的衍生物,有著較強的體育屬性,又因服務對象為廣大消費者,所以具有人文性價值。從某種程度來看,市場也有著一定的人文價值,但二者的實質不同,市場更傾向于利益,而體育則是關注人的全面發展。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雖然市場和體育的實質不同,但二者保持著平衡的發展勢態,若是觸及到利益沖突,這種平衡就會被打破,產業利益大于人文精神,體育人文精神甚至成為產業利益的附屬品。
2.2體育事業和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作為體育領域中的一部分,盡管二者的發展方向不同,卻又存在聯系,要正確認識并區分二者面臨的挑戰。(1)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的職能不同。體育事業以提供公共體育產品和服務為主,體育產業與體育經濟價值掛鉤;(2)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的主體性質不同。體育事業的主體多為公益性單位和部門,體育產業為具有經營性的體育企業;(3)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的資金來源不同。體育事業的資金主要由國家和社會部門的資助,體育產業為市場的資源配置。
2.3轉型發展面臨的挑戰
體育產業與市場經濟密切相關,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市場的繁榮衰敗,直接影響體育產業的發展程度和形態。正因如此,使得體育產業呈現出非人為設計的狀態,無法對市場進行計劃。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體育產業發展不盡如人意,需要政府部門和外界的支持,其中政府部門占據主導,這時體育產業若想實現轉型發展,則面臨較大挑戰。
2.4體育治理面臨的挑戰
體育產業的發展使我國體育內容得到了豐富,擁有更多的功能,同時加深與市場的融合,與民眾建立密切聯系。就體育產業活動范圍來說,體育競技表演內容及范圍廣泛,這種情況下無法保證體育競賽表演的獨立性。深入研究體育產業發現,其跨界融合能力較強,改變了我國體育管理格局,由單一的政府管理轉變成市場、社會和國家的多元化管理。這種變化對于我國體育的發展意義重大。但是,從實際來看,市場與政府相互矛盾,市場不能擺脫其依托性,需要重新處理基本關系,傳統管理理念不能滿足市場發展需求,需要以體育發展為導向不斷創新。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產業對中國體育發展的影響是積極與消極并存的,中國體育要想實現良好發展,就要全盤接受體育產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特別是面臨的挑戰,要勇于應對,積極探究多種對策進行解決,并在不斷的實踐中進行優化創新。唯有此,才能在體育產業的促進下加快中國體育發展進程,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為廣大民眾提供更為優質的體育服務。
參考文獻:
[1]付帥.體育產業對中國體育發展的影響[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11):23-23.
[2]李天植,范亞楠.淺議體育產業對中國體育發展的影響[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0):209-210.
[3]陳士君.論體育產業對中國體育發展的影響[J].市場周刊:商務營銷,2019,(73):1-1.
[4]呂曉鵬.分析體育產業對中國體育發展的影響[J].青春歲月,2018,(10):226-227.
[5]任海.論體育產業對中國體育發展的影響[J].體育科學,2015,(11):13-18.
[6]唐永碧.體育產業對中國體育發展的影響分析[J].體藝教育,2017,(03):169-169.
[7]梁鳳云,彭林,孫維增.體育產業新政背景下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05):51-52.
作者簡介
韓小盛1977年1月,男,漢,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碩士,副教授,教師,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210000,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