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摘要:隨著國家對教育體系的越來越重視,近些年我國教育領域得到了持續不斷的改革和優化,民辦高校作為國家公辦高校之外的重要高等教育資源,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實現了越來越廣泛的發展,在培養人才,完善社會教育體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國家高等院校的重要高等教育補充教學資源,民辦高校在教學組織和管理方面都存在特殊性,本文聚焦民辦高校在檔案建設方面的特點和現狀,通過對民辦高校檔案建設工作的分析,并就響應問題提出具體建議和看法。
關鍵詞:民辦高校;文化視域;檔案建設
在民辦高校的建設和管理中,檔案建設和管理是學校組建、運營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文字、圖片、影像等多種方式構成了學校教學和管理的信息庫,民辦高校的檔案資料內容豐富,不僅包括學校的教學檔案、管理檔案,也包括學校的政黨工作、科研情況等。從改革開放初期國家適度鼓勵民辦高校發展以來,我國民辦高校駛入發展快車道已有50年左右,管理運營模式已經日臻成熟,能夠很好地起到為國家分擔教育壓力的作用,本文就其檔案建設管理工作開展調研,對于其適應時代發展,推進信息化管理,實現長效進步具有積極意義。
一、民辦高校發展的背景
我國民辦教育經過了民辦教育的復蘇期(1978—1991年),民辦教育的成長期(1992—2001年),民辦教育的法制建設期(2002—2015年),民辦教育的新法新政期(2016年至今)等將近50年的發展階段。但一直以來,民辦教育在發展中一直面臨平等法律地位未能落實、優惠扶持難以兌現等瓶頸問題,這些體制性障礙嚴重影響民辦教育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生活水準的提升、需求的多樣化,同時我國政府認識到民辦教育有益于社會發展,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差異化的訴求,有利于國家教育體系的完善和進步,在對教育資源的總體分配上,國家充分協調好宏觀調控和市場的作用,以期促進資源分配獲得更大的效率。近50年的發展,國家政策對民辦教育越來越重視,也直接導致了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的熱情不斷高漲,民辦教育在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呈現不同的發展態勢和特點。
二、民辦高校校園文化視域下的檔案建設工作現狀
檔案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對高校的檔案建設是以文字、圖表和圖片等的方式直接了當地記錄學院在辦學、招生、教學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內容,不僅具有對現實教學和管理的指導作用,更具有一定的文化傳播價值。
校園的文化建設活動也是民辦高校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來源,校園文化活動能夠推動民辦高校檔案的補充和發展。校園文化包括校園內各個分院的校風、院風、學風和教風,同時也包括民辦高校發展以來的各種教育和管理模式、管理文化。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不僅能為學院管理提供精神文化支持,更能通過多種文化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興趣點,如,各種讀書會、運動會等文化活動能豐富學生課外生活,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得到成長和鍛煉,而他們的成長和進步也是校園檔案的重要內容。
三、民辦高校校園文化視域下檔案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民辦高校發展存在著制度僵化、物質遲滯、思想保守以及精神文化缺失的短板,一是部分民辦學院辦學時間較短,辦學經驗較少,缺乏穩健深厚的校園文化提供精神后盾。因此構建民辦高校的校園文化,加強民辦高校校園品牌標志,對于提高民辦高校競爭力,推動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二是校園文化建設應當和高校的自身定位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相匹配,民辦高校的辦學模式決定了其專業設置、招生教學等應當和市場相匹配,因而應當創辦具有民辦高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但當前大部分民辦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并沒有明確而清晰的定位,沒有自身顯著特點,因而缺乏辨識性和競爭力。
三是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是引導者,學生是主體。但在民辦高校,由于生源質量的差距以及學生管理的松懈,部分學生在入校后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學習主動性不夠,缺乏積極向上的人生規劃,因此對各種校園活動參與不積極,加之民辦高校目前在辦學和社會形象方面與傳統高校有較大差距,導致部分學生對學院的榮譽感和歸屬性不強,對發起和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缺乏興趣。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一旦缺少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就會喪失生命力,這也是當前我國大部分民辦高校文化構建不力的主要因素。
四、民辦高校校園文化視域下檔案工作發展的舉措
(1)持續深入發展學院檔案的潛在價值,推動檔案建設在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和作用
檔案建設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生動真實豐富的資料和信息,因此民辦高校的檔案建設工作人員應當意識到檔案建設對于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從思想上轉變檔案管理和建設意識,在檔案建設和管理工作中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提高檔案建設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2)提高檔案管理人員檔案管理工作積極性、使命感
統一認識,全員樹立檔案意識,需要增強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檔案的編纂工作是檔案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提高檔案的編纂質量,完善檔案編纂機制是提高檔案服務水平,加強檔案現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徑。因此檔案管理和編纂人員應當主動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親身感受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流程、氛圍,增強體驗感,為檔案編纂提供更多的豐富資料,并積極開發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的相關素材。
(3)創建檔案管理信息化平臺和檔案紀念館
部分民辦高校在開辦和教學過程中往往是封閉或者半封閉,很少對外開放,而學生也鮮有機會了解學院的發展歷史,因此學校可以和當地檔案館、圖書館合作,開辦檔案信息管理平臺,充分借助現代科技的跨地域,跨媒介的便利性讓學生在權限范圍內盡可能多地了解、借閱學院歷史檔案。同時學院也可以成立歷史紀念館,展示學院的發展歷史、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和教學成果,讓學生有更多途徑了解學院,有助于他們對學院形成歸屬感,并在學習和成長中提升自信心和榮譽感,從而積極地參與到校園文化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闕明坤,王華,王慧英.改革開放40年我國民辦教育發展歷程與展望[J].中國教育學刊.2019,(01):29-30.
[2]蘇烈翠.民辦高校人事檔案管理問題與對策探析[J].山西青年.,2021,(20):92.
[3]金冬梅.智慧校園環境下民辦高校檔案工作創新研究[J].蘭臺世界.202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