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瓊
摘要:初中語文是初中階段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多方位提高學生漢語知識的課程之一。在新課程背景下,以往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已經滿足不了當前的教育需求,所以,語文教師更要加強語文教改的創新,讓學生在結合理論和實踐中學習語文知識,最終有效加強學生的綜合素養。基于此,本文章對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改的創新策略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語文;創新策略
引言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無疑是語文課堂教學中尤為重要的一點。傳統的語文教學已經無法滿足語文課堂中的要求以及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成績的提高。由于語文教育所涉及的知識面太寬,很多教師在教學時缺少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考慮。教師需要重視起該問題并探究出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對課堂進行創新,尋找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
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現狀的分析
(一)對學生自主學習引導不足
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引導不足。在初中語文中不僅需要學生精讀教材中的課文內容,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更多知識,不斷擴大自己的閱讀量,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更多的寫作技巧,有效促進基礎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隨著年級的提高,學生的學習壓力不斷增加,對語文知識的探索興趣越來越少,以往的課堂教學內容很難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導致同一個班級中的學生最終學習效果參差不齊。但是我們依舊采用集體授課、集體制定學習目標的方式,這樣一部分學生由于沒有興趣,一部分學生由于力不從心導致自主學習興趣越來越小,在平時的課外學習中對語文知識的探索更是缺乏興趣,長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核心素養顯然也無法得到更多的提升。
(二)對語文基礎知識的重視不夠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文化越來越有影響力。在這種背景下,加強對學生的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教學重點。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很多教師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一味地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忽視了對學生語文基礎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不能有效應用所學知識。
二、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改的創新策略
(一)創新教學理念,打造溫馨的教學環境
初中語文課改要想成功,首先就要更新教師傳統的教學理念,并給學生創造自由、和諧的教學環境。教師可以定期、不定期地參加校內校外組織的培訓活動,在培訓中提高自身教學理念,并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改變自身角色,從傳統的教師位于教學主體地位轉變為學生位于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除此之外,師生之間的關系要平等,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利用探討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當學生出現與教師不同的想法時,教師也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包容,并帶領學生更深入地探討問題,了解學生的想法,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完善教學目標。例如,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理念,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豐富的情境,給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加強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加強課堂中的互動,培養學生思考和實踐的能力
在語文課堂上,一些學生總是機械接受知識,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應該在教學中增加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學生可以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在以往的語文課堂上,有些學生因為害羞而不敢回答問題,這樣不利于學生獲得反饋信息,有些學生就難以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教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提問問題時應該考慮全班學生,能夠讓學生都參與思考中,不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旁觀者,只有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雖然在這一過程中會花費很多的時間,但是這個過程能夠使學生參與思考,因為思考是學習的必經之路,教師應該熟練掌握教學內容,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之下,正確處理教學和思考的關系,能夠使學生形成主動思考的習慣。想要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切身的實踐和體會,通過實踐能夠帶給學生較為直觀的體驗,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提升教師的引導意識,釋放學生的思維活力
在信息化技術運用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樹立良好的教學意識,同時更要建立開放、融合、創新、共享的教學課堂,引領學生學習思考有效轉變,并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激活,引領學生互動參與,讓學生之間有效交流,積極突破重難點,這樣才可以推動學生自身學習意識的有效提升。以《背影》一課的教學為例,在這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效抓住重點,并通過巧妙的方式引領學生獨立探索。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將父親買橘子那一段特寫進行有效的場景化展示,并通過課文旁白、背景音樂烘托等方式向學生生動呈現。在視頻展示結束之后,再讓學生以合作討論的方式:分析作者怎樣刻畫了父親買橘子的背影?這段背影描寫有哪些特色?為何作者沒有描述父親的正面而選擇了背影?結合現實生活,引領學生學習思辨,并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印象深刻的一個背影。采用這樣一種生活化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可以更好地加深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同時更好地彰顯了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動性,使課堂由單一向多元有效轉變,讓學生學習過程更加動態化。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為學生構建高效語文課堂,需要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讓學生基于興趣進行閱讀和寫作,有效利用課堂時間進行趣味引導,通過創新的教學形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最終讓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思考和思維的發展形成獨特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個人文化修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張峰.剖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學周刊,2021(03):85-86.
[2]李茂東.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增強初中語文教學效果[J].當代家庭教育,2020(36):94-95.
[3]詹茂棟.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探索[J].當代家庭教育,2020(3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