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苗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帶來了諸多機遇和挑戰,本文以湖南都市職業學院為例,在總結其學生及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教學實施四方面探索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公共英語課堂該如何進行教學改革。
1.引言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高職公共英語的課堂教學帶來了許多機遇,它為教學提供了新資源、新模式,為人才培養創造了新條件。但它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挑戰,它給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技能以及學生傳統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法都帶來了諸多挑戰。
2.湖南都市職業學院學生特征及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現狀
高職學生普遍自主學習能力較弱,且英語水平差異較大,他們對大學期間英語學習的目的及英語對未來職業的影響認識不夠到位,普遍缺乏持之以恒的英語學習動力。而目前湖南都市職業學院公共英語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均缺乏創新,教學內容較單一,英語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之間存在差距;教學方式以傳統的講授為主,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評價形式仍以學習成績為主,診斷性評價和過程評價尚未發揮作用。此外,目前學院教學設施配備不足,公共英語課堂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極為有限。
3.“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探索
3.1教學內容的改革
目前湖南都市職業學院只給大一學生開設了公共英語課程,一年的總課時為108,所用教材為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力量高職英語大綜合教程》。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我院學生們對目前英語課堂學習內容興趣度不高,大部分學生認為貼近日常生活的、趣味性較強的教學內容更能激發學習熱情。因此,在此情況下高職英語教師可以靈活地對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取舍,選取教學內容時應該考慮以下三個問題:這個內容是否有可學習的價值?這個內容的重要性如何?這個內容可以解決學生哪個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補充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網絡資源,將網絡上各種各樣的影像、音頻、圖片融入到實際的教學中,使教學內容多樣化,極大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如可選取難度與學生們水平相當的、內容有利于英語教學的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視聽說教學課,這樣既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在“互聯網+”背景下,除了在學習內容進行改革外,高職英語教師還可以更新教學內容輸出方式,如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網絡綜合教學平臺發布在課前或課后發布教學內容,這樣可以既可以輔助課堂教學又可以彌補課堂教學資源的單調和不足之處。
3.2 教學方式的改革
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講述為主,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則是知識的接受者。在此過程中,學生的主要任務為被動、機械地記錄老師所講的知識要點。長此以久,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畏難情緒會越來越嚴重。基于此,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師們要加強互動教學,讓學生們多多參與到英語課堂中來。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課前把學習資料和課件傳入QQ群、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網絡綜合教學平臺,學生則可以通過平臺下載課件自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這樣既可以為新內容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又可以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
除了發布課件外,教師還可以在這些網絡學習平臺上發布英語合作學習的任務,引導學生們自主地去完成任務,并把資源共享到學習平臺上。合作學習是美國教育家Daid Koonts提倡并實施的一種教學理念和策略體系。合作學習強調以小組為單位,以分享和協作為基本方式,讓學生能在學習中共同成長,它對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明顯作用。[1]在此過程中,師生可以針對合作學習任務開展討論、交流。此外,高職英語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地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靈活地采用角色扮演法、小組合作法、游戲教學法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加強與學生們的互動,讓學生在愉快而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達到英語學習效果的最佳化。
3.3 教學評價的改革
根據不同評價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對學生學習發展的評價可分為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結果性評價[2]。目前,湖南都市職業學院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評價形式以結果性評價為主,診斷性評價和過程評價尚未發揮作用。。學生的公共英語考試成績由兩部分構成:考試卷面成績占50%,平時成績占50%,考查內容包括作業、出勤、課堂表現。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的教師認為目前的平時成績評價過程較簡單,卷面考試60%以上的內容來自課后習題,這種評價方式下的得出的成績不能準確地反映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不能達到通過考試測試學生真實水平的目的。基于此,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應在學期開始時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布英語水平測試,大致地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做分析。更重要的是,公共英語課程的考核方式應將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在課堂外的自主學習任務、與英語相關的課外活動等等都可以納入過程性評價中來。這樣,可以充分發揮過程性評價在公共英語課程教學評價中應有的作用。
3.4 教學條件的改革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學生們在網絡上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帶來了許多便利條件,但通過調查統計得知,湖南都市職業學院教學設施陳舊;大部分的學生并沒有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活動;而且教師利用互聯網平臺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活動也較少。針對這一現狀,學院應加快步伐建設有利于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的基本設施,如可以引進“世界大學城”和“空中英語網絡教室”等網絡英語學習平臺,也可以組織本校教師或與兄弟院校一起建立網上教學資源庫。在“互聯網+”背景下,學院應該為學生們創造便利的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但在網絡自主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體作用,以提高其獨立思考、獨立學習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老師要在此過程中發揮管理、指導、組織、評價等協作作用。
4.結語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帶來了諸多機遇和挑戰,面對這種新情況,學校、老師、學生都要作出相應的調整,以更好地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李暉. 淺析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合作學習[J]. 海外英語.2016
[2]文燕.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的轉化[J].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湖南都市職業學院院級科研課題“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探索—以湖南都市職業學院為例”(項目編號:DS2018JG014)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