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勝
哲學的最高命題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最高命題是認識自己的能力。人只有認識、發展自己的能力,才擁有能夠有意識有目的地去解釋世界和改變世界的力量。古今中外學者所關注和研究的人的發展問題的關鍵就是人的能力發展問題。人的能力發展問題是人的發展問題的“內核”,人的能力發展是人的發展的“硬核”。加強人的能力發展問題研究是順應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要求和滿足人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于人的能力發展的問題研究是十分龐雜的,從龐雜的研究中,確定人的能力發展的歷史、理論、實踐、政策、話語等五個重要的思考維度,來厘清人的能力發展的問題研究狀況是必要的,也是行得通的。人的能力發展的歷史是對人的能力發展的階段歷程及其歷史規律的一種宏觀把握。人的能力發展的理論是對人的能力發展的各種理論進行梳理、甄別,從中確定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的理論。人的能力發展的實踐是對人的能力發展的各種實踐活動的總結,需要從教訓中汲取經驗,促使人的能力發展繞過歧途,走向正道。人的能力發展的政策是對人的能力發展的政策性規制和引導,確保人的能力發展依據政策來落地,發揮政策助推人的能力發展的最大效能。人的能力發展的話語是對人的能力發展的歷史、理論、實踐、政策等的系統歸納,提煉出人的能力發展的系統話語,當然不限于對歷史、理論、實踐、政策等基本話語的歸納,還要從跨界的視角來構建人的能力發展的話語體系。
人的能力發展的歷史就是人的發展的歷史,人是在不斷地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人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隨著人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增強,人的能力發展自然而然就打上了人的能力的發展烙印,也就是說,人的能力發展是人的各種能力綜合作用于人的實踐活動,人的實踐活動對人的能力發展發生一定的助推作用。同時,由于人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能力發展必然也存在著不同。人還受到地理、經濟、文化、歷史、制度等因素制約,人的能力發展的歷史差異性也是客觀存在的。生命成長周期的個體性也對人的能力發展產生了鮮明的、各具特色的個性特征,人的能力發展因人的個性成長經歷不同而不同,個性成長經歷的豐富性造就著人的能力發展的豐富性。人的能力發展的一大重要成果就是工業的產生與大發展,“工業的歷史和工業的已經生成的對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開了的關于人的本質力量的書”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6.。工業發展史是人的能力發展的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能力發展所制造出的各式各樣的工具,推動著工業發展。特別是在科學技術的作用下,人的能力得到了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發展史也是人的能力發展的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推動人的能力發展的一種更加巨大的力量。總之,人的能力發展的歷史就是與人的個體發展與社會的群體發展的歷史緊密相連,人的個體發展影響著社會的群體發展,人的能力發展的歷史就是人的個體發展與社會的群體發展相互作用的發展過程,也是人的發展的過程。因為,歷史本來就是一種過程,人是歷史發展的主體和主角。
當前國內外學者關于人的能力發展問題的理論研究,多是基于馬克思主義人的能力發展理論、阿馬蒂亞·森的可行能力理論和納斯鮑姆的正義的能力理論等能力理論展開的。這三種能力理論是當前國內外研究人的能力發展問題的影響力較大的理論。其中,馬克思主義人的能力發展理論是最科學、最經典的人的能力發展理論,它以“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②孫福勝.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理論探析[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02):61-68.為核心基礎理論,旨趣是最終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馬克思主義人的能力發展理論的核心是人的能力發展的“發展論”。中國共產黨人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結合中國實際情況,提出了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論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人的能力發展的“建設論”,積極促進人的德智體美勞等全面能力發展,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積極維護世界和平和發展。阿馬蒂亞·森的可行能力理論(《以自由看待發展》)深受馬克思主義人的能力發展理論影響,而納斯鮑姆的正義能力理論(《尋求有尊嚴的生活:正義的能力理論》)深受阿馬蒂亞·森的可行能力理論的影響。阿馬蒂亞·森的可行能力理論旨在通過人的能力發展來實現人的自由,即人的能力發展是人獲得自由的先決條件,發展的目的就是人的自由能力的獲得和發展。納斯鮑姆的正義的能力理論旨在通過人的能力發展來推動社會的公平正義,同時人也獲得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能力,實現了人的發展與社會公平正義的良性互動。
人的能力發展的歷史為人的能力發展提供了歷史經驗和教訓,人的能力發展理論為人的能力發展提供理論指導。不論是人的能力發展的歷史,還是人的能力發展的理論,都要最終落地在人的能力發展的實踐上面,這樣才能促進人的能力發展的可持續性和創新性。能力教育、能力培訓、能力管理、能力建設等人的能力發展的實踐活動已經為人類所積極踐行,并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主教育以及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方面的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如提高人的道德實踐能力、人的改革創新能力、人的團結合作能力等實踐活動。人的能力發展實踐在全球已經達成共識,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1990年度人文發展報告》中關于人的發展問題,首次提出了“人文發展指數”,人文發展指數“綜合地反映人們的平均預期壽命、文化程度以及通過合理使用資源過象樣的生活水平”①蔡興揚.1990年度人文發展報告[J].國際經濟評論,1992(03):13-20.。人類的人文發展不僅要重視人類的能力的形成,更要重視人類的能力的運用,人類能力發展已經作為聯合國的重要議程和行動計劃。全球人文教育發展的創新能力和公共衛生安全的治理能力正在得到世界人民的高度關注,并得到深入推進,人文教育要不斷培養富有深厚人文精神的創新人才,要擔負起造福人類的教育的根本的重要的使命。公共衛生安全要在堅持維護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原則下,需要凝聚全世界人民的團結合作的力量,為共同防御和戰勝來自自然界的或者人為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做好準備,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人的能力發展實踐最終是要超越地域性,走向全球性,而人的能力發展的全球實踐能夠為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加全方位的能力發展支撐。
關于如何促進人的能力發展,世界各國都出臺了人的能力發展的有關政策。其中,執政能力建設、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等能力發展的政策是聚焦點。國家出臺服務于人的能力發展的政策,旨在通過全體社會成員的能力發展,來增強國家的整體實力,提升國家的富裕程度,理性的國家都是為本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服務的,基于這一點,人的能力發展政策就是要積極發揮社會成員的潛能和優勢,創造更大的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和諧發展。由于國情與制度的不同,各個國家的人的能力發展政策是不一樣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提出的關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②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9-11-06(001).的能力發展政策,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是人的能力的現代化,就是要想方設法促進人的能力現代化,在這個基礎上,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才能夠有堅實的人的支撐。中國提出的能力發展政策對于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以及維護世界和平,有著極為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為推動全球治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貢獻了中國智慧,受到世界各國高度關注,并廣泛贊同。人的能力發展的政策是對人的能力發展的實踐的經驗教訓總結后,提出的能夠為社會成員所能認同和能夠在社會中推行的一種實踐依據,即以政策為依據,遵守和落實政策有關規定,更好地發現發揮發展人的能力優勢,讓人的能力得到個性化和發展性的發展,進而讓政策的教育功能、價值功能、道德功能得到有效釋放。
話語問題是國內外學者追捧的一項“熱題”,一定意義上講,有多少種問題,就有多少種話語,問題是話語發生的前提。人的發展問題早已成為一種話語問題為學者所探究,而人的能力發展問題,成為話語問題還尚處探索階段。人的能力發展問題關涉到人類社會的所有領域,文史哲、經管法、理工農醫、教藝等學科都內含著人的能力發展的學科意蘊。人的能力發展問題特別受到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學者的“追捧”,在哲學、法學、經濟學、教育學、歷史學、文學等領域中已經初步形成了構建人的能力發展話語的共識。其中,“人學視域中的能力話語”③孫福勝.人學視域中的能力話語探論[J].前沿,2020(03):5-9+15.的提出,就是對人的能力發展話語的一種主動構建。“人學視域中的能力話語”以人的能力發展話語為目標。人的能力發展的話語是對人的能力發展的一種系統性的語言表達,即人的能力發展作為人的知識、情感、價值、行動、思想、技術等多方面的共識話語,為人們在日常生活實踐中所能夠切身體驗到。人的能力發展話語至少包括人的個性能力發展話語、人的理性能力發展話語、人的道德能力發展話語等能力發展話語。人的能力發展話語在人的能力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的共同作用下,能夠進一步增強人的能力發展的問題意識、話語意識、創新意識、自覺意識、服務意識等,能夠進一步提升人的能力發展的專業性、規范性、科學性、人文性等,達到人的能力發展的話語體系的逐步完善。特別是在人的能力發展的實踐過程中,人的能力發展的話語會隨著實踐的變化而變化,有些話語可能會沒落,有些話語可能會新生,人的能力發展的話語是一種歷史性發展過程的話語,只有與時代發展和社會需要相融合,才能夠確保話語的持續發展和創新發展。
在人的能力發展話語的構成中,人的能力發展的使命、建設與發展是相互貫通的,使命即問題和責任,建設即方法和義務,發展即目的和權利。人的能力發展的“使命論”是馬克思恩格斯率先提出的,強調每一個人都要把發展自身的全部能力作為一項重大使命來看待。人的能力發展的“建設論”是中國共產黨人在繼承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發展理論的基礎上,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提出的,強調要高度重視和加強執政黨的能力建設,把執政黨建設成為真正能夠擔負起建設人類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重大任務的政黨,為造福人民而努力,同時要積極建構能力社會,全面開發人的能力。人的能力發展的“發展論”是人的能力發展的“使命論”和人的能力發展的“建設論”的目標,即要在人的能力發展既有成果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人的能力發展策略,為推動人的能力發展的持續性發展和創新性發展提供動力,為最終實現人的能力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提供動能。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的職責、使命、任務就是全面地發展自己的一切能力”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把發展人的全面能力作為人的一項重要的職責、使命和任務,這就是人的能力發展的“使命論”,即每一個人都有發展自身能力的使命,這是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使命。人的能力發展的使命論旨在告誡人們只有通過自身的能力發展,才可能實現自身的各種需要,沒有人的能力的發展,就沒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就沒有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就沒有足以支撐人類生態文明建設的根基。人的能力發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是與人的一生發展相伴的,每一個人只有在任何境況下都始終把發展自身的能力作為第一要務,才能夠不負人生光陰,才能夠真正有所作為,為自己、為他人、為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才能夠無愧于美好人生。每一個人都擔負著發展自身能力的重要使命,這既是發展自身能力的需要,也是為社會發展提供助力的需要,作為存在于社會,并在社會中不斷發展起來的個體,迫切需要對自身的能力現實和能力需要進行全面審視,找到真正適合自身能力發展的增長點和生長點,時刻保持依靠能力走向成功,自力更生強能力,自主創新促發展,道德實踐共和諧,把自身的能力發展的使命擔當與社會的發展進步有效融合起來,把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有效聯通起來。
馬克思恩格斯以后,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人的能力發展理論,立足具體實際情況,科學分析中國所面臨的具體情勢,明確定位了要努力的方向,堅定不移推進執政黨的能力建設,把執政黨建設成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責任、有擔當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此為世界其他國家所矚目。中國共產黨人認為,“實現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必須大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①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J].求是,2004(19):3-13.。“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01).,中國共產黨人所提出的執政黨的能力建設理論就是人的能力發展的“建設論”的重要構成。無產階級必須要取得和鞏固政權,并且要積極把政權用來造福人民,才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夠確保執政黨的本色永不改變,而這是一場偉大斗爭。學術界認為加強人的能力建設是“21世紀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問題”③韓慶祥.建構能力社會:21世紀中國人的發展圖景[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16.,呼吁積極建構能力社會,積極開發人的能力,把蘊藏在人身上無窮無盡的能力挖掘釋放出來,推動學習型社會、能力型社會和創新型社會的同頻共振。國外政黨同樣也對人的能力發展予以高度重視,提出要加強政黨的能力建設,讓政黨能夠在激烈競爭中保持優勢,但是有些政黨的本質屬性和能力建設的價值取向則需要進行有效辨別。
人的能力發展的“發展論”是對人的能力發展的既為社會作出最佳的貢獻,又使自己成為真正全面發展的新人④秋石,陳志尚.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論[J].求是,2003(19):13-16.,促使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人的能力發展的發展觀意識,促進每一個人都能夠自覺養成人的能力發展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自身最具優勢的能力出發,揚長避短,把優勢能力充分發揮出來,把能力轉化為現實的社會生產力,為社會公共事業服務。同時要把人的能力發展的這種新的發展觀進行傳播和共享,努力打破地域性的隔閡,尊重文化的差異性,共商共建共享人的能力發展帶來的成果,攜起手來為建設人類共同的美好家園而持續培養人的能力、訓練人的能力、發揮人的能力、發展人的能力。特別是重視對人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力度,發揮創新能力引領發展的優勢,讓創新意識深入人的內心,轉化為人的行動。人的創新能力發展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必由之路,提升創新人才的自主原創能力,著重在科技創新能力和文化創新能力等方面精準發力,為人的創新能力培養和發展創設條件,人的能力發展的“發展論”就是通過人的能力發展來推動人的專業發展走向全面發展,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則是人的能力發展的“發展論”的根本價值取向。
人的能力發展的歷史、理論、實踐等呈現出了人的能力發展的曲折性,即人的能力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要經歷各種磨難,有時候會提高,有時候會下降,但是朝著不斷完善的方向發展是其總的發展趨勢。人的能力發展所面臨的專業發展的現實性和全面發展的理想性的兩種存在方式,是人的能力發展的總趨勢的一種反映。人的能力發展首先作為一種現實性的發展觀,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把自身作為具有專業能力發展的人來把握,首要的是具備專業能力,成為對某一領域具有專業的強大的引領性的話語權的專才。在筑牢人的能力發展的專業性的基礎上,要把握好“能力尺度”,規避專業能力發展的“能力野心”,避免形成專業能力發展的“壟斷集團”和專業能力發展的“話語霸權”,對損害他人的合法利益和社會的公共利益的行為必須堅決打擊。牢固樹立和踐行人的道德實踐能力發展觀,同時要積極努力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主動促進自身能力的全面發展,爭做有道德的全才,并在自身選擇的領域有所建樹。
人的能力發展的現實形態就是人的能力發展的專業性,也就是人的專業能力發展。人的專業能力發展是指人所選擇的專業領域或所從事的職業領域對人的專業發展或職業發展所提出的能力要求和能力發展要求,人只有在專業能力或職業能力方面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成為一個專業人士或職業人士,才可以為進一步發展其他領域的能力打下基礎。這是因為“人的才能最好是得到全面發展,不過這不是人生來就可以辦到的”,“每個人都要把自己培養成某一種人,然后才設法去理解人類各種才能的總和”①[德]愛克曼.歌德談話錄(1823—1832年)[M].朱光潛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78.。一個人只有先把專業能力發展好,才能更好去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這也是人的能力發展的專業性的必然要求。那種想在各個領域都發展的人,也就是“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終歸于失敗”②[德]黑格爾.小邏輯[M].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74.。人本身的發展的局限性也限制了人在各個領域的專業能力的發展,人只能先把一項事情做好,這樣才為做好其他事情和發展其他專業能力提供了可能。人的能力發展的專業性是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之前的社會形態中的人的能力發展的基本特性,這種特性所彰顯的是人的能力發展的現實性,即人是在一定的社會現實性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的能力發展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現實性基礎之上的。人作為能勞動有需要且在社會關系中不斷發展自身的理性思維能力和道德實踐能力的高級動物,在具備滿足自身生存需要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基礎上,通過不斷地發展自身專業能力,來滿足自身的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以及其他需要,并朝著全面而自由的發展自身能力的美好未來奮進。
人的能力發展的理想性形態就是人的能力發展的全面性,也就是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這種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并不是人在所有領域都能夠發展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而是人可以在各個方面進行自身能力的發現、培養、發揮、創新等,也就是說,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里,每一個人都擁有在各個方面發展自身能力的基礎、條件、環境、能力等。人可以“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7.,人獲得了發展自身能力的自由,人的能力發展致力于讓人擁有發展自身能力的自由,人擁有了獲得自身自由的能力和發展自身能力的自由。人的能力發展的全面性和人的能力發展的“原始豐富”是不同的,這主要是因為,人的能力發展在共產主義社會里所具備的基礎條件與人的能力發展在原始社會里的基礎條件有著顯著的區別。在共產主義社會里,每一個人都是自由的人,都是可以自由發展的人,都是具有高度的自覺的道德實踐能力和積極為社會福利奉獻自身力量的人。在這種社會里,對人的能力發展的要求不再是強制的,而是每一個人的自覺的主動的行為。在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階段,人的能力發展也在逐步擺脫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糟粕,在借鑒和吸收人類文明精華的基礎上,朝著更加完善的高層次的未來社會邁進。人的能力全面發展是指向未來的人的能力的發展觀,是人類所心向往之的,這種新發展觀也將會在人的能力發展的專業性的基礎上逐步到達。
人只有借助各種資源發展自身的能力,使自身成為具有高度道德實踐能力的能力強人,才能夠擔負起時代所賦予的職責、使命和任務。這種能力強人是以造福天下為己任的,也就是說,要把道德實踐能力作為人的能力發展的出發點,有了高尚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實踐能力,這樣的人能力越強,對自身對社會越有益。每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有強弱之別,但只要有“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為社會公共事業奉獻服務的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①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0.。人的道德實踐能力發展觀是確保人的專業能力發展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人的能力發展觀的核心所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利己性和逐利性是客觀存在的,只有對人的利己性和逐利性進行道德的規制,大力發展人的道德實踐能力,讓人的道德實踐能力轉化為人的現實行為,在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同時,努力為社會公平正義奉獻力量,并在制度層面予以道德化的引導,才可以為人的專業能力發展轉向人的全面能力發展提供條件。由于人的道德實踐能力發展觀是社會發展觀和價值觀的最根本的東西,因此,要在人的能力發展問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進行廣泛宣傳推介,營造社會成員積極成為道德實踐能力強者的社會文化氛圍。
人的發展理論體系中包括“能力論”②陳新夏.唯物史觀與人的發展理論[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337.,即人的能力發展理論。作為人的發展體系中的人的能力發展,更需要人們在全面深刻理解“個性發展覺醒——能力發展引擎——合作發展共贏”意蘊的基礎上,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發展能力。人的能力發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發展,是人獲得自由發展的能力的前提,是人自由發展自身能力的條件,是人正確認識自己、努力發展自己和積極成為自己的重要途徑,是人的發展的一種狀態。人的能力發展需要人在一定的環境中才能得以實施,這種環境首先是人作為社會的人的社會化環境,就個體的能力發展和群體的能力發展而言,個體離不開群體,必須在群體中發展自身的能力。由個體構成的群體的一種存在與發展的方式——共同體——是實現人的能力全面發展的基礎環境和必需載體。在這種環境和載體中,人作為社會中一分子,應積極主動自覺樹立人的能力發展觀,特別是人的道德實踐能力發展觀,唯此,人的專業能力得到最優化發展,人的全面能力得到最充分發展,以人的創造性活動所開拓的人的獨創性、創新性的能力發展將繪就出人的發展的無限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