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軍
習主席在出席中央軍委基層建設會議時,明確要求“全面鍛造聽黨話、跟黨走的過硬基層,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基層,法紀嚴、風氣正的過硬基層”。“三個過硬”的政治要求,標定了習近平強軍思想統領基層建設的新高度,重構了新時代基層建設的新格局,立起了建設過硬基層的新標準,是新時代抓基層、建基層、強基層的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作為軍分區部隊,要把“三個過硬”要求作為學思踐悟的習題、學以致用的課題、學用相長的主題,以學習的提高促進基層建設理念的提升、建設標準的提高、建設環境的提純、建設步伐的提速、建設質量的提級。
用黨的創新理論建連育人,是基層建設的發展之本,抓住了這個本質、本源、本色,就抓住了基層建設的魂和綱。要把培根鑄魂作為鍛造“三個過硬”軍分區部隊的首要任務、首位要求、首席議題,使習近平強軍思想成為新時代軍分區建設的旗幟引領。一是擺位上“引線”。引導大家抬升站位、找準定位、審視崗位,把用習近平強軍思想建連育人作為加強新時代軍分區部隊建設的主題主線,緊抓不放、緊扭不松。二是思路上“引領”。認真貫徹《軍隊基層建設綱要》,使軍分區各級自覺用強軍目標統發展理念、統建設目標、統工作思路、統階段節奏、統質量標準、統評價體系,推動強軍目標國動化、駐地化、崗位化。三是理念上“引發”。通過與強軍目標對表、對標、對照,引發一場基層建設的“頭腦風暴”“思維革命”,使軍分區建設從不出事故、應付檢查、一般任務的標準,轉變為建設“四鐵分區”“打仗分區”“法治分區”“智慧分區”。四是氛圍上“引燃”。通過理論武裝、主題教育、“雙爭”評比等,激勵各級學起來、用起來、比起來、強起來,使強軍目標在官兵思想深處扎下根來,成為引領軍分區建設高質量發展的“航向標”“方向盤”“吸鐵石”。
基層是戰斗力的刀尖。槍桿子硬,是硬在基層。要堅持“以戰領建、抓建為戰”,用備戰打仗這根指揮棒,讓戰斗力標準落在基層、強在基層、硬在基層。一是讓官兵民兵“憂”起來。著力消除和平與和諧的偏差、沙場與市場的錯位、后備與后用的誤區,去除地方化、生活化色彩,始終感知一線、盯緊一線、守住一線,牢固樹立“隨時打仗”“任內打仗”的思想,培固“營區就是防區、作業就是作戰”的理念。二是讓使命任務“實”起來。聚焦國防動員“5+2”使命任務,著力明確定位、明細使命、明晰責任,讓官兵知道崗位在哪里、任務有哪些、要求是什么,做好“必務之本、必干之事、必盡之責”,偵察預警當好“活雷達”,封海控邊當好“鐵門閂”,三軍過境當好“護路神”,穩定后方當好“壓艙石”。三是讓訓風演風“嚴”起來。抓指導更要抓指揮、抓征兵更要抓練兵、抓應急更要抓應戰,切實把軍分區作為軍事機關來建,把人武部作為戰斗力生成基本單元來抓,把民兵作為打仗基礎力量來訓。通過端正訓風演風提升訓練質效,狠剎“練為上”的忽悠風、“練為看”的擺拍風、“練為比”的拼湊風、“練為考”的應景風,不斷提升精準動員、快速反應和支援保障能力。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軍分區下轄單位眾多,編制架構“上重下輕”,人員來源“魚龍混雜”,能力素質“參差不齊”,基礎設施“七長八短”,容易出現抓不住、抓不緊、抓不實的問題。要以法為綱、以序為軸,把分類指導、規范運行作為突破口,探索適合軍分區實際的工作體系和抓建模式。一是把大的縮小抓。實行連隊化管理,讓人武部、干休所主官放下架子,當“大連長”“大指導員”,從穿衣戴帽抓起,從一日生活制度嚴起,從辦文、辦會、辦事做起,一步一動地抓正規、抓運行、抓常態。二是把散的集中抓。就是把多個分散點位相對集中起來統一抓建。如改革調整后,原屬各軍種各大單位的干休所全部劃歸軍分區。每個軍分區下轄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干休所,很多都是二合一、三合一合并后新組建的,點位多、院落多。堅持“人員少的向多的集中、營院小的向大的看齊”,確保形散神聚、人散心齊。三是把雜的分責抓。注重細化建設目標、分解工作責任,使每一座庫房、每一間房屋、每一件物品、每一個衛生分擔區、每一個停車車位等都有人抓、有人管,有旗子指著、有擔子壓著、有鞭子對著。四是把單的組群抓。就是堅持開門搞建設,借助地方黨委、政府和駐軍部隊力量,融合共建,共同抓建。組織大家參觀大型國企、工業園區、軍地合作示范基地,吸納先進發展理念;與駐地團級以上單位交流互鑒,不斷提升建設標準。
“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基層的基礎在官兵、基石是官兵、活力靠官兵,要扭住官兵這個主體要素和能動因素,造血通脈、健體強能,讓“三個過硬”的源泉蓬勃涌流。一是用鋼班子帶出鐵隊伍。指導人武部、干休所進一步健全“兩個助手”架構,規范“三大組織”運行,抓好經常性黨務培訓,督導各項組織生活制度落實,增強管黨員、管文員、管兵員的原則性戰斗性,建強謀建抓建的“橋頭堡”。二是用領頭羊引領全面強。“基層強不強,關鍵看頭羊。”要建起合理編配、教育引導、使命驅動、培訓幫帶、榮譽激勵、嚴管厚愛相結合的基層干部隊伍管理教育體系,著力消除人到后墻根的“靠岸狀態”、小馬拉大車的“疲乏狀態”、只求過得去的“平庸狀態”、消極磨洋工的“太極狀態”,使他們抖擻精神、獨當一面。三是用放管服幫助卸包袱。軍改后,隨著管轄范圍的拓寬、職能任務的增加,各種矛盾難題逐漸凸顯。這難那難,依靠官兵就不難。要以破解師以下退休干部移交、“當兵冷”、“征兵難”等難題為牽引,幫助基層卸下包袱抓落實、輕裝上陣快發展。四是用風氣正助力基層穩。“法紀貫之于基層則基層穩,風氣正之于基層則基層興。”要始終保持嚴的主基調,嚴防實糾基層“微腐敗”,讓基層大熔爐、大學校、大家庭的功能重新回歸,鍛造“三個過硬”的軍分區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