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權見 王 野
隨著我軍歷史使命的拓展延伸,完成非戰爭軍事行動已經成為和平時期軍隊擔負的常態化使命任務。加強對抗洪搶險中政治工作的研究是新使命對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必將推動部隊建設新發展。政治工作只有把握特點規律,強化服務保證功能,才能為部隊圓滿完成抗洪搶險任務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抗洪搶險工作往往情況急、時間緊、任務重,需要部隊聞令而動、快速投入,這就要求政治工作必須立足平時、預有準備、快速動員,用上級指示精神把握方向、統一思想、鼓舞士氣。一是跟進態勢抓好形勢教育。部隊在平時就要結合軍事訓練、執行重大任務等時機,開展“牢記職能使命,時刻準備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系列教育,強化官兵政治使命意識,夯實部隊緊急迎戰思想基礎。災情發生后,部隊要持續關注態勢,適時修訂政治工作預案,搞好針對性抗洪演練,采取召開黨委(支部)會、干部骨干會和軍人大會等形式,將上級防汛指示和汛情通報及時傳達到每名官兵,引導官兵樹立抗大澇、救大災、打硬仗的思想準備。同時,組織官兵每天及時收聽廣播、觀看新聞、閱讀報紙,及時了解掌握上級的最新指示要求,做到一聲令下、立即出動。二是聞令而行搞好政治動員。接到上級命令后,充分利用電視電話會議系統,上下同步,開短會、講短話、發短文,快速組織召開抗洪搶險誓師動員大會。及時傳達上級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強化官兵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通過下達抗洪搶險動員令、挑應戰、思想再動員等,使每名官兵明確任務要求和行動重大意義,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教育官兵隨時聽從召喚,全力以赴投入搶險救災之中。政工干部要隨隊而行、親臨一線,邊組織行動邊開展動員。三是迅速快捷積極營造氛圍。接到任務后,部隊要迅速動起來,請戰書貼出來,榮譽旗打出來,抗洪標語掛起來,宣傳口號喊起來,戰斗歌曲唱起來,黨員骨干站出來。在開赴救災途中,廣泛開展小動員、小講評、小評比活動,讓官兵在濃厚的戰斗氛圍中振奮精神、鼓舞士氣。政工干部要應勢求快,注重把宣傳鼓動滲透到方方面面、體現到角角落落,讓每面旗幟、每句口號、每首歌曲、每個故事都成為官兵勇往直前的戰斗號角。
抗洪搶險是一項急難險重任務,往往奮戰時間長、安全風險大、生活條件苦、心理負擔重,官兵常常處于疲勞狀態,隨時面臨嚴峻考驗。這就要求政治工作要隨時跟進搞好服務保障,以扎實有效的宣傳鼓動不斷激發官兵頑強的戰斗意志,時刻以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熱情投入抗洪工作之中。一是發揮宣傳工作的鼓勁作用。要充分發揮宣傳工作的號召力和感染力。設立戰地廣播,及時將上級指示精神、軍地慰問電和先進人物事跡傳達給一線抗洪官兵,統一思想;唱戰斗歌曲、講抗洪故事、談救災感受,激發斗志;采取“一兩句話鼓動、三五分鐘講評”的方式,開展“四小”活動,即出發前組織小動員、行動中開展小競賽、轉場時搞好小教育、完成后進行小講評,激勵官兵不怕疲勞、連續作戰;開展火線入黨、立功等活動,激勵官兵在抗洪中當先鋒、打頭陣,始終保持飽滿的奮戰熱情;積極向軍地媒體投稿,反映官兵抗洪行動和典型事跡,使官兵從每一篇報道、每一幅畫面、每一個鏡頭中看到抗洪戰士身影,進一步鼓舞士氣、增強信心。二是發揮黨員骨干的模范作用。黨員骨干的模范行動就是無聲號令,號召抗洪一線全體黨員骨干“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叫響“看我的,跟我上”“一名黨員一面旗,一個骨干一根樁”等口號,并成立黨員突擊隊、先鋒隊,在最危急、最關鍵時刻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在執行任務的關鍵時刻,黨員骨干要做到身先士卒,披艱履險,率先垂范,哪里有困難就出現在哪里,哪里最危險就沖向哪里。站在最險處、擔負最艱巨任務的應是黨員骨干;堵缺口、擋風浪、救群眾,第一個跳下洪水的應是黨員骨干。黨員骨干要以良好形象感召和影響官兵,激勵和帶動部隊。實踐表明,只要黨員干部身先士卒、模范帶頭,就能形成強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就能攻堅克難、戰無不勝。三是發揮人文關懷的撫慰作用。在抗洪搶險中要處處體現組織的關懷與溫暖。政治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文關懷融入抗洪任務之中,扎實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讓部隊始終保持旺盛的戰斗力。緊跟任務進程,針對官兵心理反應,組織心理醫生跟進一線,進行心理疏導服務,幫助官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派出戰勤、衛生分隊伴隨保障,為官兵提供食宿和衛生服務;盡量滿足官兵物質文化需求,改善生活條件,緩解心理壓力;發揮家屬委員會作用,積極為隨軍隨隊的抗洪官兵家屬和臨時來隊家屬解決生活難題,向她們傳遞抗洪捷報和官兵平安的信息,讓身處抗洪一線的官兵充分感受到組織的溫暖,激發官兵抗洪搶險的內動力。
抗洪搶險汛情多變、力量多元、協調復雜,必須充分發揮黨組織統一領導作用,統籌好各方力量,形成攜手抗災的強大合力。一是強化組織統一領導。部隊進點后,迅速組織召開前指會議,確立“統一指揮、分段負責、批次輪換、集中攻堅”的工作原則,成立臨時黨委、支部和黨團小組,變各自為戰為統一指揮。派遣小分隊勘察地形水情,合理分配兵力,完善救災、生活、通信、衛生等保障設施;與地方黨委建立汛情互通、任務聯動、問題協商等機制,統籌協調解決抗洪中遇到的矛盾問題;成立黨員突擊隊、應急搶險分隊,隨時應對突發重大事件;軍政主官輪流坐鎮指揮,親自調度力量,親自帶隊巡邏查堤,切實以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保證搶險救災任務扎實推進。二是發揮組織協調功能。在抗洪過程中,各級黨委要加強與地方協同,實現資源共享。整合人才資源,組織協調地方水利專家、醫療機構人員深入一線,加強抗洪技術指導,搞好衛生防疫,避免非戰斗減員,提高救災功效;整合宣傳資源,邀請地方媒體記者深入官兵之中采訪報道,利用地方廣播、電臺、報刊等平臺,反映抗洪動態、宣傳先進人物事跡,鼓舞兵心;整合信息資源,借助地方信息網絡平臺,第一時間傳達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指示,接收汛情通報和水利部門預報,輔助科學決策,穩定軍心民心;整合軍地裝備和技術力量,形成完成任務合力,提高搶險救災效率。三是做好群眾輔助工作。抗洪救災工作要取得勝利,必須緊緊依靠地方黨委政府和普通群眾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援。在實際救災中,要主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緊緊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盡最大努力團結群眾、爭取民心;注重發揮地方群眾地形熟、險段明、力量大等優勢,動員群眾組成軍民排險組、救助隊,齊心合力做好抗洪工作;廣泛開展軍地聯抗共建活動,發揮地方基層組織作用,動員群眾,軍民一體,并肩抗洪,形成軍民協作的強大合力。
抗洪搶險工作既是幫助群眾救災的過程,也是軍人在群眾心目中樹立良好形象的過程,政治要求高,社會影響大。為此,抗洪救災中,部隊必須強化政治紀律,嚴明軍紀法規,確保官兵不出政治性問題。一是嚴明政治紀律。堅持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意圖和上級黨委的指示要求統一思想、規范言行,強化官兵政治意識和政策觀念,確保思想和行動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結合抗洪救災實際狀況,研究制定“抗洪搶險八個嚴禁”要求,即嚴禁散布消極言論、嚴禁脫離組織行動、嚴禁私入民宅、嚴禁私自飲酒、嚴禁開快車、嚴禁私自到地方購買食物、嚴禁損壞群眾財物、嚴禁亂拉群眾關系。同時要求各班組每天部署任務之前要先提紀律要求,總結工作之前先講評遵章守紀情況。二是嚴明組織紀律。教育引導官兵遵守紀律規定堅決、完成任務不講條件、執行命令指示不打折扣,堅持下級服從上級、個人服從組織,形成一個紀律嚴明的鋼鐵集體。對人員實施相對集中管理,執行任務時充分發揮黨員骨干作用,明確管理責任,確保人人都在組織的管理之中。堅持請示匯報制度,發現重大險情、重大安全問題及時請示報告,嚴禁隱情不報、擅自行動、弄虛作假,確保政令軍令暢通。三是嚴明群眾紀律。嚴管理嚴要求,讓每名官兵在內心中始終牢記緊緊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視人民為親人,視災區為故鄉,完成任務不向地方政府和群眾提條件,不損害群眾利益,不隨意接受百姓饋贈物品,維護人民子弟兵的良好形象。組織便民服務小分隊,幫助群眾修復沖毀道路、房屋、電力等設施,力所能及解決受災群眾吃飯、飲水、住宿問題。深入走訪駐地黨政機關和群眾,了解情況、征求意見,實施嚴格管理,有效預防侵害群眾利益違紀違規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