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沖
(中共普洱市委黨校,云南 普洱 665000)
在現階段的勞動仲裁過程中,存在著濫用訴權的現象,致使第三人權益受到嚴重損害。當惡意起訴發生時,第三人不得介入司法程序中,進而導致法律糾紛的出現。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構建有效的權益救濟方式,使第三人在勞動爭議仲裁中具有良好的權益基礎,并對其權益進行充分的保障,從而在勞動中獲得更大利益。
勞動仲裁是保障勞動者權益的重要手段,可以營造出和諧的勞動環境與氛圍,使勞動關系更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在勞動仲裁過程中,通常因對第三人權益進行忽略,致使第三人權益遭受嚴重損害,進而引發權益糾紛。勞動仲裁基于勞動者權益而確立,更為注重對當事人權益的保護,在權益爭議過程中的第三人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即便事后對其進行補償,也將無法彌補因權益遭受侵害所帶來的損失。因此,需對第三人采取權益救濟措施,從法律角度為第三人提供事前保障,使其在勞動仲裁中受到重視,保證勞動仲裁過程的順利實施。通過權益救濟可以提高勞動仲裁的權威性,使勞動仲裁更加地公正,進而營造良好的司法環境[1]。
勞動仲裁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定的爭議,第三人權益的損害通常是因為仲裁職能凸顯不足所造成的。在仲裁過程中,如果當事人對判決不滿意,可以在后續階段繼續起訴,這將會對第三人權益產生較大威脅,使仲裁職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仲裁職能不足具體表現如下:第一,仲裁評價過程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使仲裁結果不得不依靠訴訟手段重新進行處理,導致第三人權益損害的進一步加大。第二,勞動仲裁節奏難以把握,往往因證據不足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導致仲裁職能無法得以充分發揮。因此,做好仲裁職能保障工作顯得非常重要,某種程度上可以提高仲裁結果的精準性,使司法機關更加權威[2]。
在勞動仲裁過程中,存在著虛假仲裁的現象,將會對第三人的權益造成威脅。而且,對于虛假仲裁,懲罰通常較輕,導致虛假仲裁現象無法得以有效控制。在勞動仲裁過程中,當事人往往存在著試錯心理,通過虛假仲裁方式,無論成功抑或失敗,當事人都可以從中獲得好處,而真正受到損害的則是第三人的權益。仲裁結果成功,當事人對判決較為滿意,當事人的勞動權益將會得到保障;仲裁結果失敗,說明虛假證據被揭穿,將會以證據不足進行再處理。在集齊證據后,當事人可以通過訴訟方式來保障自身權益。因此,需要對虛假仲裁現象進行有效遏制,加大對虛假仲裁的處罰力度,使第三人權益能夠得到充分保障。
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通常處于弱勢地位,尤其在勞動仲裁過程中,勞動者難以掌握仲裁手段,促使勞動仲裁糾紛趨于嚴重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勞動仲裁的效率?,F實中,一旦勞動仲裁結果朝著對勞動者不利的方向發展,將很難通過訴訟手段來化解糾紛,進而使得第三人權益損害的進一步擴大化。由此可見,因目前的勞動仲裁糾錯機制存在欠缺,導致勞動糾紛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在勞動仲裁過程中,由于仲裁機構存在著較大獨立性,很難保障仲裁結構的有效性,使得仲裁過程難以順利實施。一旦仲裁結果存在爭議,勢必會采用起訴再審的方式進行解決,進而對第三人權益造成更大損害。因此,需要做好錯誤裁決問題的糾正工作,使第三人權益能夠得到有效救濟。
在勞動仲裁過程中,需要采用事前救濟方式,從第三人權益角度出發,保障救濟策略的有效性,使救濟措施能夠順利地實施。在救濟策略方面,分為事前救濟和事后救濟,兩種救濟方式對第三人的影響各為不同。針對事前救濟,可以提高第三人在勞動仲裁過程中的參與度,使第三人權益得到充分保障,能夠在其權益受到損害前及時加以制止,避免權益損害的發生。對于事后救濟,第三人的權益已經受到損害,救濟策略則是建立在權益損害基礎上,通過救濟手段對第三人的權益進行補足,使其權益得以充分保障。通過兩種救濟策略的比較,事前救濟更具優越性,能夠有效避免勞動爭議的發生,防止勞動仲裁過程疲于應對,從而使勞動仲裁救濟措施更加有效[3]。
在勞動仲裁過程中,需要對司法審查機制進行強化,使勞動爭議問題能夠得到協調,仲裁結果更加有效,避免后續糾紛問題的出現。司法審查機制強化流程如下:首先,需進一步加強勞動仲裁過程中的監督審查,在證據充分的情況下進行開審,提高勞動仲裁效率。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減少仲裁糾紛現象的出現,在第三人權益能夠得到有效維護的同時,防止事后起訴帶來的不良影響,確保仲裁結果更加具有權威性。其次,要防止虛假仲裁現象出現。應對仲裁當事人進行嚴格審查,一旦發現其存在虛假仲裁,將對其行為加以嚴厲處罰,使仲裁結果的權威性進一步提高。最后,對勞動仲裁第三人權益進行評審,保證第三人不出現權益損害,使司法審查機制更加地嚴謹。
在勞動仲裁過程中,需做好可行性分析工作,使權益救濟措施更為有效,保障勞動仲裁能夠順利地執行。權益救濟可行性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起訴可行性。起訴是解決仲裁糾紛的重要方法,保障起訴通道的暢通性,使起訴制度能夠得以順利實施以及第三人能夠進行維權訴訟,進而充分保障第三人的權益。第二,制度可行性。有效確保救濟職能的充分發揮,使第三人權益獲得可靠保證,需要保障裁決文書的有效性,避免因仲裁中出現漏洞導致第三人無法維權。第三,撤銷之訴可行性。保障權益救濟制度的規范性,促成第三人與當事人關系的有效協調,對有損于第三人的仲裁給予及時撤銷,使第三人的權益能夠得到充分保障。
勞動仲裁過程中,需要做好訴訟銜接工作,在第三人權益能夠得到充分考慮的同時,仲裁結果更具可靠性。仲裁訴訟銜接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需要保障當事人證據的充足性、有效性,從而有效防止虛假訴訟現象的出現,使勞動仲裁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處理,避免第三人權益損害的發生。第二,需要明確仲裁過程中的各方身份關系,尤其是第三人,理應加大對第三人權益的保護。第三,注重糾錯機制的運用,即第三人可以通過訴訟手段對仲裁結果進行糾錯,有效防止勞動仲裁過程中出現問題,使第三人權益能夠獲得及時救濟,促進仲裁與訴訟之間的有效銜接。
勞動仲裁過程中,需嚴格對撤銷制度加以構建,通過撤銷之訴對第三人進行權益救濟,使勞動仲裁制度更加地完善。仲裁撤銷制度構建過程如下:第一,明確第三人在勞動仲裁中的關系,提高其主體地位,尤其要在權益方面加強關注,確保其權益得到有效救濟。第二,起訴期間,需弄清第三人權益的損害程度,平衡好當事人與第三人之間的關系,把第三人權益的損害降到最低。第三,保障勞動仲裁的靈活性,通過對勞動仲裁過程的有效監督,避免虛假仲裁現象出現,使勞動仲裁過程能夠得到有效的管理。第四,保障審理程序的嚴格性,讓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得以充分發揮其作用,促成第三人權益的全面救濟。
綜上所述,為了保障勞動仲裁的有效性,需做好第三人權益的保障性工作,在第三人權益獲得有效救濟的同時使勞動仲裁效力更加可靠。在勞動仲裁制度中,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會對第三人權益救濟問題產生直接影響,為此,需要構建有效的權益救濟途徑和提高勞動仲裁的管理水平,以期第三人權益最終獲得全方位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