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梅玉
(福建省龍巖市閩西公證處,福建 龍巖 364000)
從法律角度上講,保全證據公證指的是將可能存在滅失的證據、與法律糾紛或案件有關的、訴訟所需要的所有證據予以收集、整理,并進行公證,使其具有法律效力,能夠在當事人處理事件糾紛或在訴訟環節中正常、合法、有效地使用,從而起到一定的作用來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通常我們所需要進行公證保全的證據大多集中在那些可能滅失、不易提取或保存的證據上,通過保全公證的形式將這些證據予以固定保存,并轉化成一種形式來輔助當事人處理事件糾紛或輔助法院的審判[1]。比如事發現場的公共設施、花草樹木等這些沒法移動并且無法保存現場的證據,相關人員就可以通過拍照、錄視頻等形式將其記錄下來,然后予以公證保全后作為證據呈給法院,使當事人的訴訟條件完善且成立。
1.利害相關性。申請保全的當事人必須要與被保全事物之間有直接的利害關系。
2.程序性。我國現行法律體系、細則、規范性文件中都對保全證據公證制度有明確的規定,比如《公證法》《公證程序規則》、最高院司法解釋等,因此在實施公證保全行為時必須要嚴格按照這些文件中的程序規定,以此來保證行為的合法性,保證經過保全證據公證的證據具有法律效力。
3.中立性。公證部門在對證據進行公證保全時要秉承公正、客觀的原則,站在中立的角度來客觀對待證據。這是保全證據公證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證據具有法律效力的核心所在[2]。
建筑工程,指通過對各類房屋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所形成的工程實體[3]。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頂蓋、梁柱、墻壁、基礎以及能夠形成內部空間,滿足人們生產、居住、學習、公共活動需要的工程。對于建筑工程類保全證據公證,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一是對房屋建筑內地板、墻壁等存在瑕疵,申請人申請對房屋建筑內地板、墻壁等現狀保全證據公證。二是申請人申請對房屋建筑的附屬設施的現狀申請保全證據公證,如消防管道。此類證據保全面臨如下幾個問題:第一,工作量大,工程不確定性;第二,申請人往往對公證處抱有很大的期望值,認為公證處可能證明現場許多現狀并可以得出申請人自認為的結論,如希望公證處給予證明施工現場并未按照圖紙竣工或希望公證處證明現場工程量完成多少等等;第三,公證處面臨復雜的現場狀況,該如何因地適宜地采取方案,更接近地達到申請人的期望值。
筆者在實踐中即是將一個較大的建筑工程類保全證據分解為多個步驟,每個步驟再與申請人協商采取不同的方法。下面筆者通過遇到的較典型的三個案例來講述[3]。
案例1:一個酒店的消防施工單位在建設時未按照圖紙施工,導致消防驗收時無法通過,酒店建成后無法進行后面的裝修,施工單位一直拒不賠償。開發商與業主協商,以開發商作為申請人向我處申請對該酒店內所有消防現狀做保全證據公證,開發商與業主希望公證處的公證能證明酒店的消防管徑、消防管噴頭的朝向及消防管的布局大部分均與圖紙不符。筆者接到此案件,前期與開發商及業主一同前往現場勘查時,發現若按照筆者之前傳統的證據保全做法,對現場僅僅使用拍照及攝像,是無法滿足申請人的要求的,即使拍照可反映現場消防管噴頭朝向,也無法反映現場消防管徑的大小,且由于拍照的局限性,無法全面地反映整個房間的消防管布局,只能局部地反映現場的狀況。況且申請人申請保全的現場共有十層樓,每層樓有二十四個房間,所拍照片必定是量大,若用所拍照片做成,照片的內容將大同小異,與申請人想要的公證效果將落差極大。后筆者與申請人協商,一致決定由申請人提供每層每間房間的現場消防現狀的圖紙,圖紙內容包括每一間每一節消防管的規格,消防管噴頭的朝向,消防管的布局,隨后再由申請人聘請一名專業人士作為圖紙復核人,對每層每間的圖紙進行復核,并在圖紙上記錄,現場的圖紙相符的打勾,與圖紙不符的,在圖紙相應位置標注現場實際現狀,公證處公證人員隨同復核人一同走訪每一個房間,并對房間現場拍照及攝像。每天所復核后的圖紙經由在場人在圖紙處簽字后由公證人員帶回公證處存留,所有樓層復核完畢后,公證人員將現場所拍照片及攝像取得的視頻同現場核對后的圖紙一同作為公證書附件。
案例2:商品房在交房時,多戶業主反映自己房子地板、外墻裂縫嚴重,往地板倒水,樓下天花板出現滲水現象,下雨天,外墻直接滲水至室內。與開發商交涉后,并未得到滿意的答復,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多戶戶主決定向公證處申請對自己房子內的地板及外墻做保全證據公證。筆者接到這個案件,首先前往現場做了初步勘查,申請人希望公證書內可以反映地板裂縫的長度及裂縫的條數,經與申請人溝通,決定由申請人用噴漆槍沿著現場裂縫在裂縫旁噴漆,并對裂縫進行編號,再由申請人用卷尺對裂縫長度進行測量,公證處公證人員對上述過程進行拍照及攝像。再將現場所拍攝的照片及視頻一同作為公證書附件。
案例3:一學校的體育館需二次裝修,因為該體育館閑置好幾年未使用,存在漏水及地板墻壁裂縫的情形。二次裝修因為存在上述問題,需增加很多成本,施工單位為防止日后結算時出現扯皮,向公證處申請對體育館內部的現狀進行保全證據公證。筆者前往現場查看,現場一共四層,查看后唯一的問題就是體育館面積大,若只對現場進行拍照及攝像,所拍照片無法判斷是體育館內的何處。筆者通過以往的經驗,決定由申請人提供現場施工圖,公證人員對每一層裂縫處進行編號,并用便簽紙將編號貼至裂縫旁,將編號在圖紙相應位置記錄,再對已經編號的裂縫處進行拍照,最后再對現狀攝像。這樣一來,所拍攝的每一張照片內均能反映編號,再與所記錄的圖紙相對應,即可反映現場拍攝的照片系屬于體育館什么位置。公證書中將上述圖紙復印件及所拍攝的照片及視頻作為附件。
經過上述三個案件,筆者總結,建筑工程類保全證據公證面臨著許多不確定性,如現場狀況的不確定性,申請人對公證處公證的期望值的不確定性等。
面對此類證據保全,首先,公證員應當前往現場查看具體情況,并且與申請人溝通好方案,對于申請人給公證處提出的要求,公證員應當結合工作量及實際工作方式告知申請人,哪些要求是公證處無法完成的,哪些要求是公證處可以為其實現的。上述案例3中,申請人就提出,希望公證處能為其證明體育館內窗戶存在嚴重變形,且第一次裝修時窗戶未按水平位置裝,希望公證處能為其證明窗戶未在一條直線上。筆者經過觀察現場,肉眼確實可看出窗戶有一點傾斜、變形,經過照相后,發現照片并不能反映現場的實際狀況,并且要證明窗戶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需建筑工地使用的激光測距儀,現場拍照也無法很好地體現。筆者告知申請人,公證處無法為其證明窗戶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只能采取拍照的形式,照片內反映的窗口現狀是如何就是如何[1]。其次,可以結合現場圖紙,避免所拍攝的照片雜亂。對現場進行劃區域編號,并在圖紙中標注,能清楚地將所拍攝的照片及視頻與現場區域對上號,能提高申請人對公證處提供的保全證據公證服務滿意度,對公證處來說,避免了建筑物現場面積大,無從下手的問題。再次,對建筑現場可使用的工具,公證人員告知申請人,使用現場工具輔助,能更好地體現現場現狀。最后,對于現場建筑工程面積較大,筆者認為,可建議另請專業攝影師拍攝,專業攝影師所拍照片更為清晰,拍攝角度也更為明確,更能體現現場現狀。攝影師攝像機內的內存條應使用全新的,拍攝完成后,內存條應由公證人員帶回公證處,將照片拷出[1]。比如,有一個案例中安置房尚未建成便停工,時隔幾年,需重新啟動工程,要對之前的工程現狀申請保全證據公證,申請人要求所拍攝的照片能反映安置房整體外觀,筆者建議申請人聘請專業攝影師,對于安置房外觀,因為樓層較高,建議在公證處公證人員的監督下采用無人機對安置房整體外觀進行拍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