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杰,梁智達
(廣州大學 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在如今創業氛圍濃厚的背景下,時刻都有企業被創立,但這也意味著市場競爭正不斷加劇,企業的利潤空間正在被進一步壓縮。
在此背景下,優秀企業借助企業文化所特有的凝聚功能、引導功能和約束功能,提高了企業員工的素質,塑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了自身的競爭力和員工凝聚力。
在這些優秀企業當中,阿里巴巴是將企業文化貫徹到底的優秀模范,其將企業文化作為獨家秘籍,對于背離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員工一律依規處理,通過有效的企業管理,使其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1]。
本文梳理阿里巴巴目前較有代表性的企業文化,剖析阿里巴巴企業文化的影響,希望能為其他企業提供一些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
“企業文化”這一概念于20世紀80年代得到重視,當時,日本經濟的快速復蘇引起了美國企業家的好奇,在有關專家前往日本調研后發現,日本成功的企業普遍擁有屬于自己的企業文化,由此企業文化的概念開始為人所注意。
對于企業文化,國內外學者有不同的定義,如Van Mannen和Barley認為企業文化是一種集體性的了解;而Ouchi則認為其是一套儀式、象征物和傳說,借著這套儀式、象征物和傳說,組織將基本價值和信仰傳達給組織里的成員;韓喜訊則認為其實質是以人為中心,以文化引導為根本手段,以激發員工的自覺行為為根本目的的獨特的管理思想和文化現象。
在眾多對企業文化的定義中,本文在最具代表性的埃德加·沙因教授的觀點上展開論述,即企業文化是在企業中成員的相互作用之間形成的,為大多數成員所認同的,用來培養和教育新成員的一套價值體系[2]。
企業文化對企業的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主要有對員工的作用和對組織的作用。
對員工的作用主要是可以約束員工的行為、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激發員工的積極主動性。
在約束員工的行為方面,企業文化可以讓員工明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員工深入學習、體悟企業文化的同時,企業文化會逐漸在該名員工身上體現出來,成為員工做事的標準。
在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方面,企業通過增強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實現員工價值觀的統一,從而讓員工形成“我是這個組織的一分子”的思想。
在激發員工的積極主動性方面,當員工認可了企業文化,其就會認為自己有義務、有責任維護這種企業文化,就會主動為該企業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激發了員工的組織公民行為。
對組織的作用主要有樹立企業形象和提高組織管理水平兩方面[3]。
在樹立企業形象方面,企業文化的創造需要被社會認可,即企業文化要符合社會的期望。比如誠信文化,它要求每個員工不能有欺詐行為,要誠信地為客戶服務,誠信地為公司工作。這無疑順應了社會對企業誠信經營的要求,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塑造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在提高組織管理水平方面,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要以正確的發展理念為指導,這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著指引作用,可以幫助管理者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同時,企業文化對員工的凝聚作用也可以使管理者在管理員工的同時有理有據,讓員工心服口服。
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主要包含花名文化、笑臉文化、幫派文化、誠信文化和公益文化等內容。
花名文化源于馬云的武俠情結,出于對金庸小說的喜愛,創業之初馬云便要求公司中每個人都要有一個花名,以便大家稱呼。
不同的花名凸顯了不同人的特點,有利于員工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同時員工的身份階級也在無形之間被消除,拉近了公司成員之間的距離,促使公司員工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笑臉文化也是由馬云提出的,在其看來,公司應當為員工創造快樂,讓員工能夠快樂地工作,這樣工作才會有效果[4]。
笑臉文化幫助阿里巴巴構建了和諧的內部關系,使阿里巴巴員工對阿里巴巴有更強的歸屬感。這一企業文化的優勢直接表現在阿里巴巴員工的流動率上,其員工流動率只有3%左右,遠低于同行業的員工流動率。
幫派文化主要源于“阿里十派”,其是由阿里巴巴員工自發組織形成的非正式組織。根據每個人自身興趣愛好的不同,阿里巴巴中共建立了10個不同的興趣小組,到后來這10個興趣小組逐漸發展為較具規模的團體組織,俗稱“阿里十派”。
幫派文化不但間接培養了員工的領導才能和團隊合作能力,也促進了上司與下屬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的溝通交流,營造了公司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
誠信文化在阿里巴巴中是極其重要的一種文化,它來自阿里巴巴“獨孤九劍”中的一環,它提倡員工要誠信地為公司工作,誠信地為客戶服務,要誠實正直,言行一致,不能有欺詐行為,一旦出現欺詐行為,就意味著該員工的思想和價值觀出現了極大的問題,將會被開除。
阿里巴巴公益文化源于馬云一次對全體員工提出的要求。2015年,在阿里巴巴16歲生日那天,馬云向全體員工提出了每人每年必須完成3小時公益志愿服務的要求,之后公益逐漸融入阿里人的血液中,成為阿里巴巴不可或缺的企業文化之一。
阿里巴巴通過公益文化向世人展示了它承擔社會責任的決心和努力,滿足了人們對它的期望,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贏得了大眾的口碑,同時也通過平臺的影響力向公眾傳遞了更多的正能量。
企業領導者應深刻認識自身企業的精髓所在,再根據企業發展定位和戰略方向建立起一種為企業內部員工所高度認可的默契行為,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文化會隨著企業的發展而變化。
例如,2000年阿里巴巴企業文化尚未形成,只有“十八羅漢”在實踐中總結的口號:“可信、親切、簡單”;2001年,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進入第二階段,慢慢總結出9條價值觀:“專注、激情、教學相長、簡易、群策群力、質量、創新、服務與尊重、開放”,即“獨孤九劍”;2004年發展到第三階段,鑄造了“六脈神劍”:“擁抱變化、團隊合作、激情、客戶第一、誠信、敬業”;到2019年,“新六脈神劍”出現。從阿里巴巴企業文化發展的進程來看,優秀的企業文化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應具有韌性,能夠滿足企業在不同發展的階段對企業文化的期望和要求。
優秀的企業文化不應只是口號或者形式,而應體現在員工的行為上,需要相應的企業政策來落實,這樣企業文化建設才不至于成為空話。這種企業政策可以是相應的資金投入激勵,也可以是建立起相應的制度體系對企業文化的實施進行保證。
縱觀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發展,其始終有相應的資金和機制作為支持。例如,為貫徹公益文化,阿里巴巴設立了自己的公益基金會,發起了“百年責任活動”,順應了人們對企業應承擔更多相應的社會責任的期望。同時,為保證企業文化真正融入員工的思想中,阿里巴巴的員工績效考核中,價值觀所占的比例為50%,且長期都沒有發生改變,為的就是讓員工能時時牢記自己的所作所為應符合阿里巴巴的企業價值觀,而不遵守企業文化的員工,哪怕業績再好,也會被解雇。
阿里巴巴優秀文化的成功落地離不開領導層的強力支持。例如,在著名的“誠信門”事件中,2000余名阿里巴巴的供應商涉嫌欺詐國際買家,并有近100名阿里巴巴員工合謀參與。為了給大眾一個交代,時任CEO的衛哲等高管引咎辭職或降級另用。這次事件中,大眾看到了阿里巴巴高層捍衛誠信文化的決心,這也極大地促進了阿里巴巴員工誠信意識的提升,直到現在也鮮有阿里巴巴的員工由于不誠信而做出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
阿里巴巴企業文化建設提醒我們,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無可替代且無可復制的象征。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建設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正是因為阿里巴巴對企業文化的看重,其企業文化才得以不斷發展,其優秀的企業文化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又為阿里巴巴的前進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