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瓊?趙穎
摘 要:助力區域發展、提升社會服務能力需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本文從職業教育與區域發展的內涵及兩者關系出發,從技術、人才、理念、方法與品牌五個方面總結和創新職業教育助力區域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職業教育 區域發展 助力 路徑
發展職業教育對推動經濟建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培養大國工匠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目前部分地區的職業教育還不適應我國新時期產業集群化、產業融合等發展的客觀要求。因此,探析職業教育助力區域發展的路徑,成為當前職業教育發展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職業教育與區域發展
通過職業教育,人們可以學習從事某種專業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區域發展能夠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以資源開發、產業組織、結構優化為中心開展一系列經濟社會活動。
職業教育具有與經濟結合緊密、直接的特點,兩者之間是辯證關系。區域發展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職業教育發展的規模、層次和結構。區域發展取決于該區域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力資源的開發狀況,根本上取決于該區域人力資源的質量及區域內勞動力的素質和技能水平。在這個過程中,直接為生產管理一線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職業教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對振興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職業教育是促進區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支撐。
二、職業教育助力區域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無法打破傳統的束縛
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現實中的職業教育因受傳統教育培養目標的固定形式影響,加上“雙師型”教師的缺乏,沒法完全實現依據市場導向、區域發展和行業需求適時調整專業,導致畢業生認可率低、就業難。
(二)無法沖破“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定式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單一的局面,使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實訓中提升了專業技能水平。但機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問題長期存在,導致多數校企合作被禁錮在已有定式中無法進一步深化。
(三)無法實現校企深層次融合
新老交替、專業結構性缺員、高精尖人才匱乏、專業技術力量薄弱、員工職業精神及凝聚力缺乏等是目前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員工的職業精神是職業教育需要培養的重要內容,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應有之意。目前校企合作多數停留在技術技能層面,無法實現深層次的融合。
三、職業教育助力區域發展的路徑探究
職業教育對于區域發展的作用:一是推進人才的技能培養和職業精神培養,幫助企業塑造企業文化;二是通過人才培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環境改造營造良好氛圍。為適應區域發展,廣西商業技師學院提出“為企業量體裁衣,為區域發展服務”的理念,歷經四十余載,從最初以技術支持和人才輸送為主的服務方式,拓展到今天“技術+人才+理念+方法+品牌”的“五助力”模式,實現了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的有效銜接。
(一)職業技術助力區域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
技術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更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職業教育是跨界的教育,以廣西商業技師學院的王牌專業——烹飪專業為例,該專業定期組織專業骨干教師深入區域進行調研,一是調研企業人才需求情況以便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二是增加專業教師到企業鍛煉的機會,促進他們的專業能力素質與職業能力需求接軌;三是幫助學校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和技術革新情況。每次互動交流,專業教師都能在企業菜品研發及提升員工實踐操作能力方面提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并現場解決企業技術難題,得到了企業的認可。截至2020年年底,與廣西商業技師學院達成合作的區域餐飲企業已經超過50家。其中桂林椿記餐飲有限公司、陽朔劉姐啤酒魚、桂林勾味王餐飲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借助廣西商業技師學院平臺,積極將菜品推陳出新,并采用送貨上門的方法,實現了疫情期間的正常經營。廣西商業技師學院充分發揮職業技術助力區域發展的作用,促進企業發展和提質,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職業教育滿足區域企業人才培養需求
職業教育每年可培養大量適用于社會的專業技術人才。廣西商業技師學院立足區位優勢,采用現代學徒制、訂單式等多種培養形式,近三年累計向企業輸送畢業生約3 600人,且人數逐年遞增。以廣西商業技師學院商貿學部的人才助力為例,每年,中國互聯網最大規模的商業促銷狂歡活動“雙十一”期間,金融、零售、電商、物流等產業都會面臨節點性缺人的難題。為解決合作企業人才需求問題,同時為檢驗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自2017年起,每年廣西商業技師學院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會計等專業都有約200名學生奔赴廣西、廣東等合作單位的包裝、揀貨、錄單、驗收、搬運等崗位,支援企業的“雙十一”活動。人才助力解決了企業階段性用人荒和學校定期性學生實踐難的問題,形成供需雙贏“組合拳”,有效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三)職業教育創新理念助力區域社會和諧
一個企業的經營理念十分重要,具有好的經營理念可以讓企業更好地發展。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健康成為人們生活的普遍追求,養老問題成為社會焦點。理念助力成為廣西商業技師學院近年來為適應區域發展需要探索的新模式。2017年廣西商業技師學院承辦了信和信集團舉辦的“藥膳食療,千人長壽宴”;自2016年起,廣西商業技師學院每年參加信和信集團大中華養生谷項目;2019年參加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全國民族餐飲發展大會及高峰論壇”等系列活動,提升了企業的影響力,這是健康養生理念助力的最好證明。此外,廣西商業技師學院通過“引進來”的方式,邀請健康養生大師入校,舉辦各類講座和技藝傳承活動,潛移默化地向師生傳授健康養生觀念,促進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采用“走出去”的形式,將廣西商業技師學院倡導和研發的養生理念、技藝及作品帶到中小學、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企業、社區等地,傳播正確的健康養生觀和養生法。理念助力為區域發展注入新的血液和能量,為解決區域社會問題提供了參照。
(四)職業教育方法助力區域教育文化繁榮
職業教育對調整教育結構,廣開成才之路,提高教育整體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普通教育重在通過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職業教育對于專業技術人才重在能力教育。在傳承技藝上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形成優勢互補。
廣西商業技師學院與桂林市桂嶺小學的合作很具有說服力。雙方通過傳承大師進校園、傳統文化進課堂、傳統技藝進社團等多種形式,聯合舉辦“職普融合,共育人才,共傳文化”系列活動。期間廣西商業技師學院開設了節慶與美食、面點制作、剪紙等課程,注重對學生的文化熏陶和實踐教育,增強學生的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和認同感。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為普通教育校園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為職業教育提供了技藝展示和文化傳承的平臺。
(五)職業教育培育品牌助力社會創新創業發展
品牌日益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學校同樣可以打造品牌,助力區域發展和提升教育品質。廣西商業技師學院品牌創建過程中最具特色的是,用“1+1=1”組合創新思路將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合,研發的“比翼雙‘非油茶米粉”品牌,在2017年中國—東盟職教聯展首展上受到追捧,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頒發的創意作品一等獎;2016~2020年先后5次參加信和信集團舉辦的“藥王節”活動,收獲眾多好評;2018~2020年均受邀參加廣西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2020年以來,分別參加長沙第二屆全國職業院校傳統技藝傳承與發展研討會、重慶中華職業教育社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創新大賽,均收獲滿滿。廣西商業技師學院2018級學生黃宏寧,于2019年以“比翼雙‘非油茶店”為店名申領營業執照,開啟創業之旅。品牌助力是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的創新模式,具有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
四、職業教育助力區域發展的思考
(一)踐行職業教育區域服務的理念
廣西商業技師學院用“五助力”模式踐行我國職業教育區域服務的理念,根據《國務院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的職業教育應以培養社會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熟練勞動者和各種實用人才為培養目標的要求,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
(二)打造職業教育區域服務的特色
職業院校積極主動適應區域發展要求,不僅要在人才培養規模和質量上有所作為,更要協同其他教育類型,根據企業需求,創新服務模式,提高職業院校服務能力,實現職業教育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
(三)區域發展反哺職業教育
區域經濟發展反哺職業教育,為職業教育進一步發展提供教育經費的投入,促進針對性人才培養,推動產教深度融合,帶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等。
適應區域發展要求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是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通道和出路。廣西商業技師學院經過長期反復的研究與實踐,形成“技術+人才+理念+方法+品牌”的“五助力”模式,以職業教育助力區域發展,以區域發展反哺職業教育,大力提升職業教育品質,為社會發展提供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楊惠良,邵寶文.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適應性探析[J].黑龍江科學, 2020(1).
(作者單位:廣西商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