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孝怡?盧艷?鄭逸
摘 要: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開展以工作室為載體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分析工作室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探討以工作室為載體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的搭建并以案例展示工作室為載體陳述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效,最后總結形成以工作室為載體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機制。
關鍵詞:工作室 創新創業 教育 高職院校
課 題: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20年度規劃課題“基于‘工作室制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020SCG120)的研究成果。
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外界傳遞出中國發展新信息。2018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確指出要“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與實踐,努力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分析
當前,各高職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日益豐富、創新創業實踐路徑越發多樣化等。由此,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2019屆高職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達3.4%。但是,成績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創新創業師資質量有待提高
當前,各高職院校已初步建立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主要由輔導員、行政管理人員、部分專任教師以及少數專職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組成,存在數量不足、質量不高、認知不夠、勝任力不強等問題,難以滿足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脫節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基于專業教育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當前,各高職院校雖已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但是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知識和技能脫節。同時,部分創新創業項目雖實現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但是并未實現學生的全覆蓋。
(三)創新創業教育評價機制不健全
當前創新創業教育的評價機制不健全。由于創業的可評價性強,而創新的可展示性不高;知識的可傳授性強,而意識較難培養,導致其評價機制存在重創業、輕創新,重知識、輕意識的問題。
(四)創新創業教育中校企聯系不緊密
當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仍是高職院校,企業的參與度不高,發揮的作用也很有限。以創新創業項目為例,大部分項目來源于高職院校教學過程的演繹,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差甚遠,導致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停留于理論層面,與社會需求脫節。
二、工作室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基于工作室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是指以工作室為載體,以學生為主導,以指導教師為輔助,并借助校外專家力量,積極參與校企合作,引入案例與項目教學,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的一種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可以作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有力補充。
首先,在工作室的設置上,基于“厚基礎、重實踐”的理念,針對各專業特點組建相應工作室,如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電氣控制技術工作室、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嵌入式技術工作室、大數據技術專業的大數據應用工作室等,著重培養學生在各自專業方面的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其次,在準入方式上,工作室采用自主申請加指導教師邀請的方式,以工作室相關專業的學生為主,輔之以其他專業的學生,以招收到滿足工作室要求的生源,搭建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團隊。再次,在師資方面,指導教師由多人組成,包括專任教師、輔導員、校外專家等,以滿足專業教育加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同時,為了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作用,允許一個教師指導若干個工作室的教學。最后,在教學方面,工作室是常規教學之外的學習場所,學生在工作室主要以自主學習為主,老學員要擔負起指導新學員的任務,指導教師起協助作用,包括規劃工作室的發展方向、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并定期考核學生等。
三、以工作室為載體搭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
(一)以工作室為載體,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在對人才進行質量評價的同時,也能反饋人才培養體系的合理性,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是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前提。因此,以工作室為載體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首先,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要正確處理創新與創業的關系。大部分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存在誤區,以創業項目的多寡、創業率的高低來評價創新創業教育,往往忽視了創新的因素,而還未踏入社會的高職學生,很難開展創業項目。因此,新的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要把重點放在創新上,而減少對創業的過度關注。其次,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要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高職院校除了要考核學生對創新創業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創造和提供足夠多的實踐機會,通過實踐評價學生的創新創業綜合能力。最后,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要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衡量創新創業教育成功與否的基本依據,可以通過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來規范創新創業教育,進而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
(二)以工作室為載體,譜寫校企合作新篇章
校企合作是深化高職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方式。工作室是校企合作的重要落腳點,高職院校需要與相關專業的企業展開合作,以縮小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差距。首先,高職院校可以將合作企業的相關規章制度融入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將其打造成一個類企業化的學習中心,讓學生以準員工的心態感受職場氛圍。其次,工作室可以引入合作企業的真實項目案例,供學生日常訓練使用,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項目的能力。再次,工作室可以邀請合作企業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作為校外專家參與工作室的教學與管理,分享自身的成長經歷,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興趣。最后,工作室可以承接合作企業的項目訂單,讓學生在學以致用的基礎上同時實現工作室的盈利,享受創新創業帶來的收益。
(三)以工作室為載體,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
專業教育的良好開展是創新創業教育得以順利實施的前提和基礎,離開專業談創新創業就是緣木求魚,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結合專業教育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以工作室為載體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能夠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效融合。首先,學生以專業知識學習為主,創新創業知識學習為輔,由指導教師根據個人特點安排具體的學習任務,每周參加工作室的學習沙龍活動并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其次,在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后,學生要積極參與到工作室的創新創業活動中,融入具有專業背景的創新創業交流。再次,老學員要以專業知識為基礎,自行組建團隊,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比如承擔企業項目、申報專利等。最后,專業教師要積極介入到以工作室為載體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以自己的專業領域知識和更寬闊的視野,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培育其創新創業素養。
(四)以工作室為載體,積極參加創新創業競賽
大學生競賽種類繁多,比如挑戰杯、電子設計競賽、創新創業大賽、職業生涯規劃比賽、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通過參加各種相關比賽,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強化學生的創業意識。因此,以工作室為載體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競賽。首先,學生通過參與競賽,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可以針對實踐中碰到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其次,工作室可以通過“以賽代創”,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和素養。最后,工作室可以通過競賽成績檢驗和評價創新創業教育成效,反思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改進。
四、以工作室為載體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效
衢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自2015年起開展以工作室為載體的創新創業教育,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構建了以工作室為載體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教學資源、教學方式和評估方法并應用于教學實踐,有效推進了創新創業教育;現共開設電氣控制技術工作室、嵌入式技術工作室、移動電子商務工作室等10個工作室,在學科競賽、校企合作、學生素質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電氣控制技術工作室為例,該工作室每年新培養學生10人以上,迄今為止,工作室學生參加浙江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3次,申報校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1項,申請并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5項,取得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效果。同時畢業學生獲得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創新創業教育成果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五、小結
以工作室為載體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將工作室模式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在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下,堅持校企合作、融入專業教育、鼓勵參與各項比賽,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以滿足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個性化、社會化和發展性需求。
參考文獻:
[1]劉暢,張雷,李搏.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淺析[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0(9).
[2]廖金寶.眾創時代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困境、成因及出路[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20(4).
[3]尹敏.加強高校“雙創”師資隊伍“專業化”建設的思考[J].山西青年,2020(18).
[4]王艷蓓.高職院校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探索[J].職業,2020(2).
[5]梁卿.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6).
(作者單位:衢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