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貞祥 趙建云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技工院校 機電一體化 人才培養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的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備受重視,要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大軍,需要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等原則。
一方面,技工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要圍繞中國制造的國家戰略加快調整與建設,促進技能人才與緊缺型工種融合,實現產學研用的立交橋模式銜接。另一方面,要面向市場確定人才培養方案,人才質量要著眼未來,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互聯網+”等多種元素,提高綜合競爭力。同時,在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技能人才評價標準將逐步市場化,面向市場定專業、面向崗位定課程將更貼合人才培養需求,企業的需求將是技工學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參考,企業的標準將是技工教育的評價標準。
二、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優化路徑
(一)貼合市場,找準人才培養定位
新時代,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要圍繞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中高級優秀技能人才展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到,職業教育要為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支撐。為此,培養定位要體現一個原則三個方向,要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原則下立德樹人,要從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定位,以市場需求定培養方向,以崗位能力定評價方向,以綜合素養定發展方向。
(二)注重發展,豐富職業能力構成
當前,在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革命背景下,新工藝、新技術層出不窮,需要技能人才擁有持續學習、創新、靈活轉型等能力。作為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技工院校要從人才發展和供給側改革的角度優化人才培養。
機電一體化專業的職業能力構成可考慮四個融合:一是素養與時代精神融合。以工匠精神促鉆研進取,以勞動教育促奮斗挑戰,以核心價值觀促信念堅定,以革命精神促砥礪前行。二是專業與社會發展融合。專業能力要體現學習的持續性,要符合技術的延伸拓展,要促進復合型技能人才需求。三是技術與產業融合。學必期于用,用必適于地,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技能人才,使技能人才精準就業。四是發展與市場融合。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心理抗壓、管理協調、產品研發、創新創業應變等能力是市場需求,也是個人發展的需求。
(三)以求定需,優化課程體系結構
在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市場將檢驗人才培養的質量,植入市場主導的需求課程,將提高中高端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要從三個角度增加課程。一是增加勞動教育課程,將勞動精神、勞模精神與工匠精神融合,堅定學生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信念,完善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精益求精的精神。二是增加企業管理課程,進入信息化大數據時代,協調、應變、營銷、管理能力都將是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素養,也是學生綜合競爭力的體現。三是增加智能化App課程,智能產品逐漸普及,學生掌握App制作技術有利于專業共享與專業發展。
要從四個方面拓展課程。一是強化設計能力,著眼于未來產品的設計和研發水平,在機械制圖基礎上強化產品設計、工藝制定等內容。二是強化PLC技術課程,隨著制造向智造轉型,PLC技術將是核心,增加PLC實訓比例,加強與傳感技術結合很有必要。三是拓展機器人課程,機器人的應用將滲透各行各業,適當的拓展將提升崗位應變和發展能力。四是拓展創新創業課程,根據時代變化,在模擬認知基礎上拓展實踐體驗,設置商業模式開發、市場體驗等項目,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四)產教融合,調動校企融合資源
技工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要充分調動校企資源,促進三維度融合和三環節對接。
1.在文化、技術和研發三個維度融合
將校園的工匠精神、勞動精神、學習精神與企業的品質文化、質量文化、服務文化相融合,有利于在人文素養維度鑄就高素質人才。校企合作研制課程,企業需求融入課程,崗位能力融入實訓,生產項目融入課題將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有利于在技術技能維度鑄就高技能人才。將企業的新產品研發與學校科研攻關融合,適度在設計、可編程控制、機器人等專業教學與企業生產項目融合,有利于在職業發展維度鑄就應用型人才。
2.在課程、技能等級、崗位實踐三個環節對接互動
對接就業發展能力是指面向企業定課程,企業技師進課堂,學校骨干進車間,增強課程實用性。對接技能發展能力是指技能等級符合企業需求,將技能等級鑒定交給市場,保持技能與企業、產業的貼合度。對接崗位實踐是指學校在崗位實踐中強化與企業對接,提高理實一體化能力,接受校企雙向檢驗,強化崗位實踐評估。
(五)工學一體,完善學業評價標準
新時代,技能人才的需求因市場而變化,人才質量標準將隨信息化技術變革而調整,伴隨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技工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的學業評價標準需完善并進行三個方面的創新:一是以思政引領文化素養評價;二是以綜合檢測評估綜合能力;三是以企校協同評價技能高低。
三、小結
總之,在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市場將是重要的調節杠桿,高素質的優秀技能人才將愈來愈受重視,技工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要契合時代變化,以經濟發展調節培養定位,以未來發展架構職業能力,以產業需求完善課程體系,以市場導向完善評價標準,為強國戰略的實施提供人才支撐。
(作者單位:南通市藍領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