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鵬 張洋

摘要: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漿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療效。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間選擇我院收治的膝骨關節炎患者45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接受富血小板血漿治療,記錄治療效果。 結果:患者治療后膝關節疼痛和膝關節功能均有改善,差異顯著(P<0.05)。結論:富血小板血漿治療膝骨關節炎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富血小板血漿;膝骨關節炎;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6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膝骨關節炎患者由于關節面軟骨發生變性生理性病變,關節發生疼痛、僵硬以及腫脹,導致患者無法自由活動,嚴重降低個人生活質量,病情嚴重患者甚至無法行走導致徹底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膝骨關節炎臨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研究透徹,臨床治療該疾病建議患者進行減重,減少對膝關節負荷達到控制病情目的,同時患者治療需要抓住治療時機,發病后治療時間越早則患者行動能力受損程度越低,因此需要加強早期治療[1]。本文主要探究富血小板血漿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見下文: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入標準:患者臨床確診為膝骨關節炎;患者精神狀態正常,屬于完全民事行為人。45例患者參與研究,其中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21例,年齡上限76歲,年齡下限51例,患者平均年齡為(67.92±2.53)歲。所有患者均對研究知情,了解研究注意事項。
1.2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富血小板血漿治療,提取富血小板血漿采集患者血小板,采集量為15-20ml,利用離心設備分離血漿,使用注射器吸入富血小板血漿備用。醫師注射富血小板血漿前,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選擇舒適的躺臥姿勢,充分暴露膝關節,常規消毒后開始注射,注射完成后患者需要配合屈伸膝關節,經過多次屈伸膝關節讓富血小板血漿從原始注射腔擴散分布至整個關節面,治療后患者需要注意保護好膝關節,注意不要有膝關節負荷,治療后的一周之內都不能使用其他藥物,連續注射治療3次為一個完整療程,間隔2周注射治療一次。
1.3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治療后的膝關節疼痛程度以及膝關節功能,疼痛程度應用視覺疼痛評分表進行評價,使用直尺畫0-10等刻度線,隨著刻度讀數增加說明患者膝關節疼痛程度上升。膝關節功能使用馬克馬斯特大學提出的關節炎指數進行評分,合計24個評分項目,患者分值越高表示其膝關節功能越差。
1.4統計學方法
SPSS24.0分析數據,P低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表1數據,治療后患者膝關節疼痛、膝關節功能改善程度較高,前后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膝骨關節炎發病風險與年齡有關,國內人口老齡化問題加重,導致膝骨關節炎發病患者總量大幅增加,因此臨床上需要重視膝骨關節炎患者規范性、科學性治療方案的研究,找出科學、高效的治療方案用以改善患者因膝骨關節炎下降的生活質量,讓患者得以恢復一定的行動能力。膝骨關節炎保守治療借助便捷、治療耐受性要求低因此受到廣大患者歡迎,藥物治療、關節腔內注射治療以及傳統中醫學治療,能夠有效患者膝骨關節炎患者關節疼痛,改善病情帶來的膝關節僵硬、腫脹問題,但是保守治療的療效受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影響,對于病情較輕的患者,應用上述保守治療方案可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較為理想的療效,有利于患者堅持治療保持治療依從,鑒于膝骨關節炎屬于慢性病,應用保守治療方案要求治療過程具有連貫性,即保持較好治療依從,病情較為嚴重的膝骨關節炎應用保守治療療效未能快速達到期望值,治療期間患者各項癥狀得不到改善的同時,患者對于治療方案的信任程度下降,因此患者容易中斷治療,繼而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2]。
臨床上對于膝骨關節炎應用外科手術治療需要考慮患者對手術耐受性,患者一般為年齡較大,患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病情況下,手術麻醉方案、術后抗感染方案均需要加強注意,以高血壓患者為例,接受全髖關節置換術要求出于手術安全性要求采取全身麻醉手術,受到高血壓病情影響,麻醉醫師在計算麻醉深度、評估麻醉不良反應方面難度增加,因此高齡老年膝骨關節炎患者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難度和風險均較大,此時需要尋找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療方案[3]。富血小板血漿中含有大量的生長因子,從膝關節腔注射后,可促進膝關節軟骨細胞增殖分化,加快膝關節自我修復,促使發生病變的關節面恢復正常。本次富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使用的富血小板血漿從患者身體提取,從而有效避免免疫排斥反應,因此血漿當中的生長因子和患者體內的生長因子可高效結合,促進關節面的恢復。臨床上因公富血小板血漿治療,需要加強對治療過程的規范性管理,嚴格做好富血小板血漿的提取、保存,注射時嚴格按照治療標準進行,醫生在操作過程當中需要做好無菌管理,避免注射治療增加關節腔內感染風險,注射完成后指導患者進行膝關節屈伸活動,確保富血小板血漿能夠擴散至整個關節面[4]。
綜上所述,富血小板血漿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較好,患者治療后膝關節疼痛程度大幅下降,同時膝關節功能得到較好改善,表明該項保守治療方案對于膝骨關節炎患者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宿顯良,婁秋華,秦方園,栗冰,張艾紅,李曉國.自體富血小板血漿治療膝關節炎的初步結果[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21,29(17):1601-1604.
[2]彭玲,孫雪華.富血小板血漿療法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現代醫藥衛生,2021,37(13):2233-2237.
[3]凌華軍,林偉文,李貝,羅鵬剛,賴茂松,熊浩,吳增志,鐘思龍.比較富血小板血漿及透明質酸對臨床患者膝關節炎模型中炎癥因子IL-1、TNF-α表達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19):2780-2783.
作者簡介:李天鵬(1973-08-),男,漢族,碩士,云南昆明人,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