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棟琳 卞洪俊

摘要:目的:觀察對硬核白內障患者實施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的效果。方法:觀察對象為在我院實施手術治療的硬核白內障患者75例(2020.6~2021.6),因手術方式差異予以分組,38例予以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的患者納入試驗組,37例予以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對比和觀察治療效果。結果:對比對照組治療效果,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較高,數據對比P<0.05;對比對照組其他指標,試驗組角膜散光度、視力恢復時間、手術時間、裸眼視力均明顯較優,數據對比P<0.05。結論:對硬核白內障患者實施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效果突出,建議推廣。
關鍵詞:硬核白內障;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視力
【中圖分類號】R7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白內障在臨床上作為一種常見眼科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其中硬核白內障作為一種常見類型,主要是因晶狀體退行性變化,造成晶狀體混濁,對視力造成嚴重的影響,在臨床上具有較大的治療難度[1]。該病以手術治療為主要治療方式,而手術方式最為關鍵。在臨床上該病手術方式有很多,常規的方式有小切口囊內摘除術、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術、小切口超聲乳化白內障術等,為明確哪種手術方式效果更佳,本次研究實施對照研究,發現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術效果突出,可為首選手術方式,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為在我院實施手術治療的硬核白內障患者75例(2020.6~2021.6),因手術方式差異予以分組,38例予以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的患者納入試驗組,年齡方面,(70.28±1.15)歲為均值(區間:63~80歲),性別方面,24例男性,14例女性,病程方面,(5.30±1.35)年為均值(區間:1~8年);37例予以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年齡方面,(70.40±1.16)歲為均值(區間:64~80歲),性別方面,25例男性,12例女性,病程方面,(5.46±1.26)年為均值(區間:2~9年),統計學分析:2組數據對比P>0.05,可開展對比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的手術方式為超聲乳化白內障術,方法具體為:實施局部麻醉,完善各項檢查,主要包括眼球運動、視網膜、玻璃體、眼壓、視力等,予以抗生素滴眼液沖洗淚道和結膜囊。實施散瞳處理后手術開始,切口作于透明角膜或鞏膜隧道上,環形、連續撕囊,實施水分層和水分離,晶狀體核利用超聲波實施粉碎,直到呈現乳糜狀,吸出,并吸出皮質,晶狀體后囊膜保留,將人工晶狀體(房型)植入,眼部切口實施水密。
試驗組的手術方式為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術,方法具體為:浸潤麻醉眼球,對眼球實施充分壓迫,基底為穹隆部,做成結膜瓣,充分暴露角膜緣到鞏膜4mm,之后做鞏膜切口,反眉狀,長度7mm左右,與鞏膜面平行,切開鞏膜板層隧道,一直至透明角膜,對截囊針進行應用實施連續截囊,切開前囊,晶體水分層、水分離,粘彈劑注射到核前后方。隧道切口內科利用板層刀實施擴大,大約8~9mm,晶狀體內核利用晶狀體圈托起核,向切口方面拉,使晶體核娩出,抽吸干凈剩余皮質,將粘彈劑注入,前房形成,人工晶狀體植入。在結膜下注射慶大霉素、地塞米松,利用四環素可的松眼膏包扎眼部。3個月后評價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觀察指標:治療效果,判斷依據:通過治療患者視力90%以上提升,晶體混濁癥狀消失判斷為顯效;通過治療患者視力70~90%提升,晶體混濁改善明顯判斷為有效,治療前后視力和晶體混濁無變化判斷為無效,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并對比其他指標,主要包括角膜散光度、視力恢復時間、手術時間、裸眼視力。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選擇軟件包SPSS23.0,計量數據予以t驗證,表示:(),計數數據予以X2驗證,表示:[n(%)],以P<0.05為統計學意義的標準,證實數據對比明顯差異。
2 結果
2.1治療效果比較
表1表明,對比對照組治療效果,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較高,數據對比P<0.05。
2.2 其他臨床指標比較
表2表明,對比對照組其他指標,試驗組角膜散光度、視力恢復時間、手術時間、裸眼視力均明顯較優,數據對比P<0.05。
3 討論
在臨床上白內障作為一種常見的疾病類型,以老年人為主要發病人群,一旦患病會嚴重影響患者視力,硬核白內障為一種常見類型,發病機制尚不確定。手術治療為主要治療方式,常規手術方式會損傷角膜內皮,使其視力受損不可逆[2]。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術作為一種微創手術,創傷性小,視力恢復時間較短,避免發生并發癥,手術風險較低,預后效果較好。本次研究與超聲乳化白內障術相比,結果表明,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術可達97.37%治療有效率,角膜散光度較低,視力恢復時間較短,手術時間較短,裸眼視力明顯較高,治療效果確切。主要是由于:該手術方式可更快出核、娩核,可將角膜內皮損傷有效減少,而超聲乳化白內障術需要較長時間碎核,甚至部分患者需多次處理,使得手術時間延長,極易損傷角膜內皮,對視力恢復造成影響[3]。
綜上所述,對硬核白內障患者實施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效果突出,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何濤.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患者的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21,19(18):127-129.
[2]劉璇梅.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06):89-90+93.
[3]鄧欣.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對硬核白內障患者角膜散光度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0,52(05):53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