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露
摘要:目的:探究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居家養老過程中采取延續性康復護理的效果和該護理方法在此種患者群體種的推廣價值。方法:采用對照手法,以我院神經內科已經出院的60名腦卒中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n=30)和干預組(n=30),兩組患者均在接受完常規康復訓練和出院指導后居家養老。給予干預組患者3個月延續康復護理。結果:護理前,對照組和干預組的簡式Fugl-Meyer評分和Barthel評分不存在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干預組的兩種評分結果均明顯提高,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延續性康復護理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居家養老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提高生活質量,該方法有臨床推廣的必要。
關鍵詞:延續康復;腦卒中;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0引言
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血管阻塞導致大腦缺血從而引起的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延續康復護理是指在患者接受系統康復護理后,轉移護理場所而進行居家康復護理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延續性康復護理已經成為一種提升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起步較晚,任然處于經驗指導階段,因此有必要開展延續康復護理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居家養老中的應用的分析研究。
1實驗對象
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缺血性腦卒中出院患者60名(其中女性22人,男性38人),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實驗開始前對兩組患者進行簡式Fugl-Meyer評分和Barthel評分,評分結果顯示AB兩組在年齡、性別、病情、康復程度等方面評分相近,都處于較低水平,其基線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實驗方法
患者達到出院標準時,由醫院同意建立檔案,記錄出院時健康狀態、心理狀態及前期簡式Fugl-Meyer評分和Barthel評分結果,護士和相應的社區醫生需配合實驗進行家庭隨訪,積極引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出院手續辦理后,按定期15天進行家庭訪問并做隨訪記錄。干預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延續康復護理,其余護理情況與對照組一直,通過簡式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和Barthel指數評定表對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評估打分。
3實驗結果
對照組和干預組護理前后數據對比可以看出,護理前兩組實驗對象的兩種評價指標不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5),干預組在經過三個月延續康復護理后,指數明顯高于未做延續康復護理的對照組,其中簡式Fugl-Meyer評分,干預組較對照組上升了32.28%,Barthel指數評分上升了11.88%。
從簡式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評分比較來看,相較于出院時的評估結果提升明顯,表明患者在進行三個月的延續康復治療后,肢體運動能力得到了比較大的提升。Barthel指數評定表的結果表明干預組的日常生活行為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對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家屬而言,延續性康復過程幫助家屬渡過了最艱難的照顧周期,在后期的康復照顧中也能更加得心應手,可以考慮再次基礎上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康復訓練,以期達到接近正常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4實驗討論
延續康復護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小這種外在因素對患者康復狀況的影響,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完成治療出院后的前幾個月是恢復的關鍵期,如果前期護理沒有做好,很有可能留下終生后遺癥,影響病人今后的生活質量。延續康復護理正是完全抓住居家康復的黃金恢復期,對患者進行居家康復治療,引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給患者今后的個人居家康復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延續康復護理在提高體運動功能、改善生活質量方面有著良好的效果,能夠促進患者的康復進程,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蓓蕾,郭云飛,張振香,等.腦卒中患者疾病體驗及其復發風險感知的質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21(1):80-85.
[2] 趙巧云,任平,周太平,等.康復護理結合重復經顱磁刺激對腦卒中病人運功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29):3686-3688.
[3] 盧花,周鑫.經顱磁刺激儀配合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的fugl-Meyer和FCA評分及ADL評分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8(35):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