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 張楊 王曉潤
摘要:目的 探討肝動脈灌注化療及栓塞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個體化護理方法,降低術后化療、栓塞反應及并發癥的發生率。方法 收集應用肝動脈灌注化療及栓塞治療原發性肝癌病人101例,男52例,女49例,年齡40-65歲。給予個體化護理和健康教育。結果 101例原發性肝癌行肝動脈灌注化療及栓塞治療療效滿意,總有效率84.16%,腫瘤縮小50%以上者45例(44.55%),腫瘤縮小50%以下者48例(47.58%),腫瘤未縮小8例(7.92%)。護理中無出血及嚴重并發癥的發生,降低了術后化療、栓塞反應及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術后康復,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以期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結論 個體化護理干預對肝癌患者介入治療術后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個體化護理;介入治療;肝癌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肝癌切除是目前根治性治療的最有效手段,但手術切除率低,復發率高[1]。介入治療已成為治療原發性肝癌、延緩肝癌發展的最新手段,應用介入療法不僅可使腫瘤縮小,改善臨床癥狀,減輕藥物的全身毒負反應,且并發癥少,可重復治療[2]。然而由于患者對介入治療方法了解較少,無疑會給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生活帶來影響。因此探討一種肝癌介入治療前后能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減少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是臨床護理工作的目標。本研究于患者入院后、介入治療術前、術中、術后和出院指導5個階段對介入治療肝癌患者實施全程一對一針對性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1月~6月在我院綜合介入病房接受介入治療肝癌的患者。入組標準:原發性肝癌Ⅱ期Ⅲ期患者,能夠讀寫并知情同意;符合上述條件的肝癌患者101例,其中男52例,女49例。
1.2 ?方法
肝動脈置管,采用DSA局部麻醉下經股動脈直接插入肝動脈。5FU1.0g,THP40-60mg,DDP40-60mg,每間隔15天一次。
1.3結果
101例原發性肝癌患者行肝動脈灌注化療及栓塞治療療效滿意,總有效率84.16%,縮小50%以上者45例(44.55%),縮小50%以下者48例(47.58%),未縮小8例(7.92%)。護理中無出血及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2 護理
2.1 入院后護理:患者入院后,介紹主管醫生及護士,告知患者及家屬需要了解住院環境、住院規章制度,根據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知識需求等等信息,制定合理的護理計劃,進行針護理宣教,并采用靈活多樣的宣教方式,在介入病房開展整體護理。建立責任制護理小組,設立護理病歷,每個患者有自己的責任護士,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能得到身心全面的整體護理。
2.2 對介入治療前的護理
2.2.1 術前護理,除了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常規的術前準備如會陰區備皮、用肥皂水擦洗清潔,碘普羅胺皮試、碘過敏試驗,禁食水6-8小時以外,患者文化素養高低不一,大多數患者對介入治療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對手術均有不同程度的擔憂與恐懼心理[3],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也非常重要。
2.2.2 術中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主動詢問患者有無不適,特別是細微的變化和患者的真實感覺。注意觀察栓塞劑運行情況,切忌栓塞劑反流。術中操作要嫻熟準確,避免多次穿刺,反復插管,以免損傷血管內皮,形成血栓。
2.2.3術后護理:注意飲食調節,加強營養,給予高維生素、高營養、易消化的飲食。應向患者及家屬說明可導致營養狀況下降的有關因素、飲食治療的意見及原則。可根據患者的口味,選擇飲食的種類。
2.3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病房減少探視,定期空氣、衣物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嚴格遵守無菌原則進行各項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協助患者作好皮膚、口腔護理,注意會陰部及肛門的清潔,減少感染的機會。
2.4 出院指導 根據患者的情況,經患者和家屬同意,制定出一份出院后家庭護理計劃。3 討論
3.1本研究在實施護理時,結合刺探和引導的方法,使患者能更深入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受、擔憂等,再對癥給予心理疏導、飲食等護理后,使患者在良好的心境下接受醫生的治療。此外,護士制定的護理計劃,把系統科學的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原發性肝癌行肝動脈灌注化療及栓塞治療患者的健康教育中,針對患者的護理問題,實施教育與評價,對重點的健康問題進行反復、系統指導,確保臨床護理工作到位。通過對進行介入知識強化教育及介入治療后對病情的細心觀察和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增強患者對介入治療的認識。
3.2 ?向患者講解肝癌知識的健康教育,不但要教育患者認識到疾病的本身性質,還要告知其疾病的可逆性,促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疾病和抗爭疾病。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后,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均明顯下降,減輕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增加了安全感,從而增強了患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開朗、樂觀、豁達、積極的態度。分散注意力對疼痛所產生的控制作用已被國內外學者所證實。表明及時進行科學正確的心理疏導,通過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應對能力,降低心理應激水平,提高免疫能力,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小結
原發性肝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的第2位[8]。肝臟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首選的仍然是手術切除。但因早期發現較困難故大多數患者行非手術肝動脈化療治療中晚期肝癌,方法簡單,持續灌注維持血藥濃度比全身靜脈化療為佳。
參考文獻:
[1]湯水琴,鄭備琴.肝癌患者介入治療的心理特點及心理行為干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5,14(2):82
[2]王加榮,蓋秀琴.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6,6(3):88-89
[3]孔維敏,劉彩煉,黃志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肺癌的護理.護理與康復,2007,6(2):104
第一作者:王敬 女 1983.8.1 ?山東 ?漢族 上海交大 ?本科 ?主管護師 ?研究方向:臨床護理 ?口腔頜面外科
通訊作者:王曉潤 女 1987.07 ?遼寧 漢族 研究生 主管護師.護士長 研究方向:護理管理,臨床護理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口腔頜面外科,11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