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中醫藥不斷發展與提高的過程中,在中醫臨床上應用中藥飲片的范圍逐漸更加廣泛,而中藥炮制技術作為重要的傳統特色技術也在與時俱進不斷發展,而中藥炮制技術的傳承與發展成為當前十分重要的一項重點工作。本文針對文化自信視野下中藥炮制技術傳承與發展進行深入性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文化自信視野下;中藥炮制技術;傳承;發展
在我國傳統醫學臨床上,中醫藥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在臨床應用的過程中,中藥飲片的炮制技術也有著足夠豐富的經驗。在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下,中藥炮制技術也同樣是一門文化,在針對中藥炮制技術的傳承與發展中,能夠促進中醫藥技術與文化的相互結合,提高民族文化自信,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
一、搭建炮制技術開發研究平臺
在不斷整理、挖掘炮制技術的過程中,更多關于炮制知識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掌握,利于促進我國中醫藥事業的進步與發展。為了能夠提高市場企業的競爭能力,提高經濟效益,確保中醫臨床療效,需要對炮制工藝進行不斷的規范,確保飲片的質量能夠達到相關標準,是當前的重點工作。不斷加強中藥飲片的質量,從而能夠確保中醫對疾病的治療效果,使企業在市場領域的競爭力能夠不斷提高,提升整體經濟效益,對此,炮制技術與飲片質量是中藥的關鍵內容。所建立的相關平臺能夠將更多的技術支撐與質量服務提供給中藥飲片炮制的規范性與飲片的標準化,使中藥新藥在研制的過程中更加有效、安全、穩定,從而能夠提高中藥現代化的穩定發展。將繼承結合進行綜合性的整理,包括中藥炮制的理論、技術、品種等,同時對其炮制機理利用試驗進行臨床研究與探索。對常用的中藥炮制技術進行歸納總結,選擇常用的炮制方法,例如炒法、煮法、炙法、蒸法等進行操作規范示范性研究,利于更好的進行傳承與發展。在對中藥炮制技術平臺進行開發與搭建的過程中,主要宗旨需要以服務于中藥產業和推動炮制學科發展為基礎,結合當前科學技術和傳統炮制方法,使炮制技術更好地傳承,利于發展。在對平臺的研究與搭建中,國家給予了一定的支持,從而使其系統能夠對中藥炮制地域特色在挖掘中更加完善,為日后炮制技術的傳承以及日后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對炮制技術進行研究、搭建平臺的過程中,能夠使科研人員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從而更好地構建研究能力較強的“中藥炮制”科研隊伍。
二、建立基于炮制原理的質量評價模式
中藥炮制是一項傳統文化,同時在其領域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傳承成為當下最重要的問題之一。質量評價模式可對中藥炮制傳統理論進行研究,同時對中藥飲片質量進行規范性的研究,使中藥所發揮的療效不斷加強,從而能夠體現出中藥炮制的優勢與特點。正因如此,在中藥炮制不斷發展與傳承的過程中,中藥炮制原理的質量評價模式是主要的方式之一。通過研究成分、藥理以及臨床等對炮制的注意事項、機理等內容進行不斷挖掘,從而將常用的中藥炮制技術進行歸納整合,更好的研究毒性、貴重等各種示范性的研究不同飲片品種。對炮制工藝、設備以及敷料等全過程的質量標準以及相關控制規范進行制定,從而對控制關鍵技術標準進行良好的制定。例如京幫,京幫主要通過以往的傳統經驗當做特色品種質量方法,能夠按照顏色、外觀、氣味等對飲片的真偽進行鑒別,從而能夠對其質量的優劣更好的識別。另外,對炮制原理研究基礎十分重視與關注,對質量評價方法與標準進行了專屬性強的制定,通過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融入以往傳統的經驗,在兩者相互結合后,創建新型質量評價手段,從而具備更加具有特點的質量評價。
三、融通新媒體資源傳播炮制文化
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文化自信視野下,炮制文化更加需要、依賴于新型技術與新媒體的出現,能夠將更加快捷、方便的途徑使炮制文化更好的傳播。例如實時交互的AR和VR技術,將更多快捷、便利的途徑提供給文化遺產傳播方式上,能夠使體驗的人們帶來更好的體驗感,使其能夠提高參與感。因此,中藥炮制傳統手工工藝的文化與生產工藝等各方面可以通過公共文化空間、博物館等,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將視頻短片等無法用文字與實物進行詮釋的信息更好的傳遞給人們,不僅能夠使平臺文化傳播度不斷加強,還能夠使曝光度不斷增加,將傳統的手工藝與相關品牌更好的樹立給廣大人民群眾。對于學習時間無法固定且不同的人群,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化的方式進行網絡課程學習,例如共享視頻、網絡公開課等方式,從而能夠根據用戶的自身需求以及實際情況對其學習進行合理的安排,從而提高傳統手工藝的傳播方式與傳播速度,不會被時間與地區所限制,更好的加強中藥炮制的傳承與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確保中藥飲片在日后發展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穩定,應當更加注重炮制技術的加強,培養炮制學科人才,同時通過采用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理論,提高行業的穩定發展,為日后的中醫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樂,陳巍,于生蘭.基于OBE理念的線上教學應用與實踐——以中藥炮制技術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11):159-161.
[2]王亞旭,趙麗娜.高職高專中藥炮制技術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構建與運用——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中藥專業為例[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3(1):63-66.
[3]吳珊珊,林昶,熊瑞,等."中藥炮制學"傳統炮制工藝綜合性實驗的開展——以王不留行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4):148-149.
[4]曹國勝,杜鴻志,劉先瓊,等.以蒼術飲片炮制為例虛擬仿真技術在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中的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18):21-23.
[5]宋磊,沈偉,劉波.中藥炮制技術微課視頻的設計及制作——以王不留行的炒制技術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3):48-49.
[6]柯翠敏,胡建萍,謝志新,等.淺談實驗室開放模式的可行性——以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藥炮制實驗室為例[J].海峽藥學,2020,32(8):88-89.
作者簡介:郭新魁(1979.3.9),男,漢,河南鄭州,本科,鄭州商業技師學院,一級實習指導教師,研究方向: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炮制技術傳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