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經濟推動各行各業進入高速發展時代,但是也讓市場競爭逐漸加大,如何提升企業綜合能力,將會是未來企業獲得充足發展空間必須考慮的事項。在不斷摸索中,企業普遍認可一項內容,即通過管理設備達到控制工程成本造價目的。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開展相應研究與討論,旨在為企業提供降低成本投入的理論參考,并為我國經濟健康成長貢獻力量。
關鍵詞:設備管理;成本控制;工程造價
前言: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在多年競爭與發展中,逐漸從增量時代進入到存量時代,采用低價、各類優惠等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買方對于包括工程項目在內的產品與服務需求,作為賣方的企業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增強核心競爭力,獲得充足發展市場。所以,保證產品質量是必要手段,而對工程造價合理控制,通過降低成本方式提升產品盈利空間,則是作為企業經營發展必修課。
1加強設備成套管理意義
我國企業正朝現代化快速發展,生產環節也開始轉向自動化,以及將智能設備加入生產中,達到智能化轉型目的。所以,如何保持高效生產能力,進而提升項目工程經濟效益,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則成為企業與相關學者重點關注的內容。而使用將設備采用成套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達到穩定施工目的,也可以降低工程項目前期成本投入,達到合理控制造價目的。借助科學方法將設備采用系統化方式管理,可以保持設備最佳運行狀態,達到高效作業。同時,最大限度合理優化成本,降低過多成本支出,在當前企業經營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而且,對設備采用成套管理方法,將以往某一設備獨立管理情況徹底打破,將涉及到工程項目所有設備采用系統化處理,借助當前庫存狀態,以及流動資金雙重管理方法,保證設備采購與庫存符合實際作業需求,并對在生產環節產生零部件損毀的問題合理控制,避免產生設備因徹底維修而造成長期停機,有效控制工程項目造價支出[1]。而且,將生產設備采用成套管理方法,還可以在日常檢測中發現其存在安全隱患,達到降低安全風險效果,避免出現嚴重生產事故,也在另一方面降低企業在安全方面的成本投入,避免因系統性風險造成額外成本支出。保證生產加工設備高效運作,可以借助高效生產縮短工程項目施工總時間,避免在時間成本方面造成過多浪費。
2設備成套管理要點
2.1入庫登記
企業多使用訂購方式,升級現有生產設備,將老舊型號替換,讓新生產設備可以持續不斷在工程項目中發揮最大經濟效益。而設備正式投入使用前,入庫登記是管理設備必要內容。入庫登記要采集設備正常運行情況,將其與設備出廠數據進行對比,從而做到無死角檢測生產設備[2]。一旦檢測出設備存在質量問題,應立即與生產廠家溝通,并對設備維修、零部件替換等環節增加注意力,保證生產設備在進入項目工程施工前擁有良好運行狀態。還要將設備相關信息全部輸入企業數據庫,做好登記相關工作。借助信息化技術對設備建立電子檔案,保障設備各種信息、指標在后續生產中可以做到隨時調用,并對設備信息采用動態管理方法,及時更新數據,為工程項目高質量造價管理奠定基礎。
2.2一體化臺賬管理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借助信息化平臺的龐大數據庫,作為整體建設架構,將企業運營使用一體化臺賬方式高效管理,可以對設備進一步優化管理,并對其產生的各類賬目信息全方位管控。使用一體化臺賬管理系統,可以通過監測設備運行信息,結合采購與使用成本支出,達到設備全流程管理的目的,從采購入庫到投入生產、再到使用磨損與最終報廢,全程數據調取管理,做好信息隨時查詢效果。將設備與其產生得各類賬目對照,可以有效提高設備在入庫、使用、以及后續維修與報廢管理方面的效果。既保證設備擁有良好管理效果,也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在工程項目造價支出成本。
2.3優化資金管控
設備采購與后期運行維護資金合理管控,對于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要將資金管控工作重心放在成本核算中,并保證其管理具有一定時效性,對于項目運營具有一定功能性,這才會對企業提升經濟效益、降低造價支出存在實際意義。資金管理人員要以根據采購設備實際投入工程使用數量為出發點,對其產生的各類成本合理核算,明確成本支出問題所在。將設備的資金管控以各類臺賬為主要參考,建立健康有效臺賬管理系統,設備具體型號與采購合同號為參考內容,合理設計臺賬管理系統。對于消耗品則要將其以編號形式落實在建賬工作中,讓臺賬管理系統簡單明了,不存在復雜問題。對于設備的資金管理另一個環節,是定期對設備使用具體情況采用對賬方式,檢驗資金管理水平,盡可能使用一周或一月為期限,避免因半年或一年時間跨度過長,造成部分數據信息無法查詢問題。對于設備使用消耗、成本前期采購與中期維修投入等情況全面管理,從而保證設備可以擁有良好資金管理能力。
3當前設備成套管理現存問題
3.1管理人員職業素養一般
在設備的成套管理中,管理人員是否具備高質量職業素養,對于其正常運行具有較強意義。設備在項目工程正常使用中,不可避免出現人為性管理不當,以及使用的因合理磨損而產生設備損耗。但是,針對這種問題如果做不到定期監管、及時處理,極容易在設備使用后期產生難以有效修復的負面影響,縮短設備使用壽命,導致設備造價成本過高等問題[3]。而目前我國企業在設備管理工作人員方面并沒有過多管控效果,導致存在部分人員并沒有較高職業素養,對于設備管理存在不負責、不上心的問題,日常工作多以應付了事,并沒有針對設備運行深度研究。這會間接導致設備運行出現輕微磨損沒有重視,持續高負荷使用變成嚴重磨損,直到設備無法繼續使用,增加企業在設備方面成本支出。也存在少量管理人員沒有在設備管理方面建立時效性相關意識,導致監管體系建立方面做不到同步協調,難以有效保證設備及資金具備較強時效性,在設備出現嚴重損耗的同時,增加設備投入成本,對于工程造價方面存在一定影響。還有少量管理人員并不具備專業素質,在對設備定期維修以及成本合理管控時存在盲目化,沒有以科學態度面對設備管控工作,無法充分理解經濟效益問題,導致問題存在較為嚴重。
3.2精細化管控有所缺失
設備管控具備一定時效性,合理把握其時效性,可以從企業成本支出的源頭解決各類問題,從而有效提升項目工程經濟效益。設備的成套管理不僅僅是單一環節內容,而是從整個管理體系角度出發,落實到具體細節內容,從內之外體現企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業對待工程項目的態度[4]??墒?,我國大部分企業因為歷史或經驗原因,在設備管理方面仍采用較為落后的粗獷式管理,造成實際管理僅憑借管理人員主觀意識,并不建立在科學規范基礎之上,雖有管理大方向,但是細節問題不到位,在對設備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時存在較為嚴重問題,難以有效推動企業控制工程項目的造價成本支出問題,對于其經濟效益也難以有所增長。也存在部分企業缺少對設備管理的體系化經營,無法借助信息化技術對項目工程做到全部設備合理控制,協同工作不到位。甚至會存在將設備采用隔離方式管理,直接造成設備以及資金出現分割式不良管理,難以發揮設備使用真正效果,也會導致后續項目工程的投入成本不斷提升,增加設備消耗速度,對于造價科學管理極為不利。
4加強設備成套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對策
4.1提高管理人員專業素質
企業要充分認可管理人員價值,并從這個角度出發,采用適當方法激發管理人員發揮自身能力價值,進而推動設備獲得高效成套管理,加強工程造價控制能力[5]。要針對管理人員采用座談會或課堂教學方式,在培養其崗位意識的同時,提升專業素質。使其在以后工作中可以充分發揮企業經營真正價值,以自身行動詮釋崗位價值與意義,做好設備管理工作,高效發揮管理時效性,并對個人主義采用合適方法弱化,避免其在工作中采用主觀思想對待設備管理。使其可以從設備運行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現場作業需求以及設備在成本方面消耗,使用科學方式管理設備,杜絕采用應付方式對待管理工作態。而且,也要以專業方式,對其在設備管理方面專業能力定向培養,打造具備高質量設備管控能力、熟悉設備流程與應用方法的現代化人才。采用大數據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方法,全面培養其專業能力,達到高效管理流動資金與設備目的。也要針對設備運行現場采用強化手段合理管控,包括但不限于對設備當前運行狀態科學監測、發現故障、快速維修等。盡可能在現場就將設備運行產生各類問題的有效解決,避免在生產中出現滯后、增加風險隱患諸多問題,從而保證工程項目擁有較強造價管控能力。
4.2構建精細化管控體系
企業若想實現長遠健康發展,就需要根據當前實際情況與未來發展規劃,對設備采用精細化管控[6]。而針對設備構建相應管控體系并不是簡單針對某一環節強化工作,而需要借助體系針對現場可能存在的各類問題實現快速排查,并采用細致化分析與量化控制相結合方式,全面整合設備從入庫到中期使用再到后期維修、報廢等環節產生各類數據信息,從而達到全方位對工程造價科學控制。所以,要對資金管理的臺賬功能進一步細化,確保設備成本支出在可控范圍內。作為工程項目成本投入,設備的成本支出以及管控,會對工程項目最終經濟效益產生直接影響。所以一定要在設備的資金管理方面使用動態監控方式,嚴格掌握資金流動情況,并對設備使用的零部件消耗科學統計,判斷設備是否具有可利用價值性,做好資源回收相關工作,從而保證資金健康流動,在設備采用配置中擁有較強科學性,全面鞏固資金在設備方面保障能力。也要采用量化方式,對設備維修、替換等成本支出合理控制。故障維修以及定期保養對于設備是否健康運行、是否可以合理控制成本支出具有較強意義。所以,企業要對設備故障做好排查工作,并對問題采用跟蹤式處理,對后續發展及時反饋,從而做到對維修管理涉及到各類問題進一步優化、細化。同時,也要盡可能在設備維修與管理保持較高維修質量,盡可能降低設備替換,進一步加強設備成本支出,從而做到全方位科學管控項目工程的造價成本支出,為企業提升經濟效益創造條件。
結論:企業在工程造價的成本控制中,不單要將設備管理作為重點內容展開研究,還要對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與實際作業情況相符合、在施工出現與規劃不符情況如何處理等一系列內容,都加以細致研究、深度探索,在排除所有不利干擾的情況下,選擇最佳解決方案,才能保證工程項目施工質量,達到合理控制成本支出,實現企業與行業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溫艷芳.電網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J].電氣傳動,2020,50;363(01):13-13.
[2]王亮.土木工程管理與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000(019):1327-1327.
[3]邵長振.解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價的管理控制[J].建筑發展,2021,4(11):42-43.
[4]董玉潔.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和施工造價控制[J].投資與創業,2019,000(001):204,207.
[5]趙秀花,董爭.工程項目管理與造價控制[J].中國造船,2019,60(0z1):503-507.
[6]李尚麗.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探討[J].煤炭工程,2016,048(004):142-144,148.
作者簡介:張濤,1966,男,漢,籍貫:河北省海興縣,職務職稱:建筑工程中心總經理,高級工程師,學歷:碩士,單位: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工程管理,單位所在省市及郵編:北京市,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