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楷 段書啟 范新振
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堅持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農村的建設和經濟發展,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所關心的問題,因此對農村區域經濟差異的現狀及成因分析,以及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和建議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山東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策略
一、研究背景
1.1我國農村現狀
我國是農業大國,同時也是擁有巨大人口基數的國家,區域經濟差異問題一直比較突出,并且這區域經濟差異在不斷地擴大。經調查顯示,截止到2018年,我國人口總數達到139538萬人,其中鄉村人口為56401萬人,占總人口的40.42%。因此,在眾多的區域經濟發展差異中,農村的區域經濟差異問題更為嚴重,并且嚴重地影響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甚至影響到全國各區域的協調發展。
1.2 山東省農村現狀
山東省不僅是全國經濟大省之一,也同樣是農業強省,近些年來,在黨的國家和山東省委的大力支持和領導下,山東省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山東省的特色旅游業、新型農業等新興產業也在不斷迅速發展和完善,從整個山東省目前實現經濟生產總值進行比較排序可以發現山東省名列前茅,但是與珠三角和長三角等發達區域相比,山東省許多方面還需要提高和發展,最主要的問題是山東省東部農村區域和西部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差異較大,并且在這種失衡的狀態下,區域間的經濟差距也會隨時間而不斷擴大,這極大地影響了山東省總體區域經濟迅速且穩定的發展。
二、區域經濟差異原因
2.1 自然條件客觀原因
山東省東部沿海地區在自然資源條件上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兩千余里的海岸線為當地地區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海產資源。除此之外,東部地區還盛產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的礦產資源為山東省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能源。[1]
與山東省東部地區相比,西部地區所擁有的資源明顯較弱,形成以資源為商品的龍頭產業極為困難,除了自然資源的欠缺,西部地區的氣候總體干旱,宜居程度不敵東部地區,勞作條件艱苦,生產工具較為落后,種種因素致使西部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緩慢缺乏動力。
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離不開當地的自然資源,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但是區域所蘊含的資源是自然存在的,并不是隨人的意志而轉移的,所以說當地居民只能竭盡所能地利用當地資源,并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改造和加工。顯然,各地區農村區域經濟的差異與自然資源密切相關,自然資源蘊含豐富的區域農作物生產情況良好,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都會隨之上升,以此進而加快當地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換句話說,在自然資源匱乏,環境條件較差,土地貧瘠等地區,發展以自然資源為背景的產業極為困難,所以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自然資源差異導致不同地區的農村區域經濟差異。
2.2 政策原因
2.2.1 宏觀經濟發展戰略
山東省一直以來秉承著經濟均衡發展的理念,不斷促進經濟全面發展。但是山東東部地區擁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并且有著相對而言較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因此發達產業和工業等較為先進的行業大部分分部在東部地區;山東西部地區由于自然資源相對貧瘠,地理位置不夠優越,難以形成大規模產業,因此主要以經營農貿產業為主。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省貫徹落實了梯度性的地區非均衡發展戰略,并且提出了“全面開放、重點突破、梯次推進、東西結合、加快發展”的外向型戰略方針;首當其沖先將山東東部沿海地區打開大門,將沿海城市打造成經濟發展的頭陣,從而形成以海岸線為格局的經濟發展形勢,從而繼續輻射內陸,不斷帶動內陸地區經濟增長。東部沿海地區依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再加上更為有利的政策扶持,使得經濟發展動力十足。[2]與此同時,山東西部地區地理位置較為落后,加上勞動力不斷向中東部地區轉移,經濟發展的動力明顯不足,因此在東部地區農村區域經濟發展迅速的同時,西部地區農村區域經濟發展依舊緩慢。
2.2.2 經濟管理體制的影響
在山東省西部地區,計劃經濟占據主導地位,而國有經濟并非主體,經過歷史的實踐可以說明,這種經濟格局體系會導致當地經濟發展緩慢。反觀山東省東部沿海地區,因其占據地理位置優越,擁有自然資源豐富,并且近幾年來不斷借助原有資源發展外貿經濟,這一舉措大大得加快了東部沿海地區各類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成長,外資企業和港澳臺企業紛紛進駐合作,由此以來山東東部地區國有經濟的發展比重慢慢降低,而非國有經濟類型迅速成長。[3]山東省東部地區的國有經濟比重慢慢降,因此東部地區面臨宏觀經濟的壓力也在不斷減少,因此東部地區可以實現在經濟不容樂觀時,借助非國有經濟繼續促進整體經濟的不斷發展。 [4]
反觀山東省西部地區,總體格局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因此西部地區面臨的經濟發展壓力相對而言較大,所以在東部地區非國有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西部地區仍然依靠國有經濟,因此經濟增長緩慢,從而導致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差異越來越大。
參考文獻:
[1]馬唐敬. 河南省農村區域經濟差異時空演化與對策研究[D].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20.
[2]王趁力. 山東省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分析及對策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20.
[3]周圣智. 遼寧省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及其優化對策[D].沈陽農業大學,2018.
[4]代合治,李吉霞.山東省縣域農村經濟的地區差異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04):99-101.
一作:崔楷 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 學生 本科(碩士在讀) 山東理工大學 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結構轉型
二作:段書啟 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 學生 本科(碩士在讀) 山東理工大學 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結構轉型
三作:范新振 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 學生 本科(碩士在讀) 山東理工大學 農村經濟發展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