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要:中職教育作為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提供了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對于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十三五”以來,職業教育擺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關鍵詞:信息化;食品檢測;實訓教學
引言:教育工作者在重視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教學工作的同時,更要運用時代前沿的信息化技術推動教育教學變革創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職食品檢測實訓教學要積極探索“互聯網+”“智能+”教育新形態,進行信息化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信息化技術在中職學校食品檢測實訓教學中的意義
綜合食品檢測實踐和理論,模擬食品檢測的專業課程。那是為專攻食物的中職學生的必修課程。中職學生有貧窮的基礎、低學習熱情和弱學習意志力。另外,很多學校還采用了“技術前的理論”的教授模式,教授效果不理想。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使用多媒體動畫和視頻,請在理論教育中介紹食物發現的過程和實際重要性;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生可以解決現場的一些問題,提高食物測試的教學效率。
二、信息化技術在中職食品檢測教學中的應用
2.1 強化信息化技術教學培養,運用“虛擬現實技術”
為了滿足“互聯網+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中職學校必須加強信息化技術教育,優化教師和隊伍的質量。中職學校開展信息化的全體職工教育,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育能力,實現食品檢查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師使用“虛擬現實”,可以有效解決由于訓練設備的延遲和不足造成的教育質量差。食品檢驗教師通過“信息化技術+模塊化教育項目”構建優良的在線資源,進一步提高食品檢驗的教育質量,不僅滿足食品檢查學生多樣化的需要,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隨著食品檢測行業的不斷發展,由于場地、設備等條件的限制,中等職業學校的食品檢測教學往往滯后。引入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利用專業的食品檢測仿真軟件,可以創建一個貼近實際環境的操作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大大降低培訓成本,同時彌補硬件條件的不足。利用該培訓項目的微課、模擬軟件進行的培訓流程和預習審查,教師從后臺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對學生的預習情況有大概的了解,做好學生的異質小組的準備。同時學生也做好了學習的準備,有效利用了零碎的時間,實現了跨越時空界限預習功課的目的。信息技術的引進可以革新食品檢查課程的教育和評價模式。食品檢查教室的教育分為學習、教育、實踐和評價四個階段。這四個環節可以通過信息學習平臺進行革新。
例如,上課前通過相關學習平臺發布學習任務和上課前的問題,讓學生先學習,上傳“學習資源包”進行輔助,上課前和課后更容易擴大授課范圍。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進行創新和高效突破,對教育重點和難點采用信息化教育方法。通過實踐,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大量研究,通過實時投影等技術對學生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誘導和演示。利用學習平臺的相關功能,綜合評價學生的預習、課堂學習、學習態度、學習效果,促進多種評價。
2.2微課的應用
手機的普及和互聯網的發展為微網格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間。課程主要內容包括電工常識、電路安裝、電控工具等,知識點瑣碎復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緊密聯系。在傳統教育過程中,項目作為載體進行教育,每個知識點的解說不全面,要求教師根據實際教育,進行微網格的制作和應用。微教一般以視頻形式出現。又短又柔軟。用于展示學習核心難點的知識和技能操作。效果良好。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程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老師教學時運用微課的授課方式,在進行微課教學時,可以在毒媒體上向同學播放動漫,利用動漫來將食品檢測原理向學生解釋清楚,在課堂上有趣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對難題進行的講解過程當中,讓學生先在草稿紙上進行解答,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隨后教師在課堂上播放已經錄制好的視頻,讓學生觀看,由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對于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隨后在課堂上一一解答,而不是一味地被老師叫起來提問。
2.3云班課的應用
傳統的食品檢測教學模式多為:“教師講解一教師演示一學生練習一教師評價”。這種模式下容易出現教師花費大量時間重復指導學生操作,學生實訓參與熱情不高,課后交流討論學習不足以及實訓安全等問題。云班課將網絡教育和傳統教育有機結合,加強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和對話,提高食品檢查和教育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實訓前,食品檢驗訓練教師根據訓練課程的內容,將培訓過程中的視頻、動畫等資源上載到云教室資源庫,讓學生上課前學習。學生在學習期間遇到的問題,可以在討論區由老師解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實訓中,傳統食品檢測實訓教學由于教學場地的更換和教師對學生的即時指導,常有學生遲到甚至是曠課的情況發生,利用云班課軟件,可以進行實時簽到,既節省點名時間又增加課堂趣味性,使學生來不及通知遲到學生,減少遲到曠課現象。教師可利用云班課查閱各小組的實驗設計方案,實驗相關資料等內容,利用“實時投屏”有針對性地講解食品檢測設備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另外,在云的班級里,設置了快速和有趣的游戲,提高了學生的參加度和學習熱情,還能促進“你會超過我”這樣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形成。實訓結束后,教師可以在云課堂設計問答題區。學生可以根據上課內容提問。老師和學生可以回答問題。學生可以評價老師。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有效地解決了傳統教育模式下師生課外交流、課外互動少的問題,促進了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
結束語: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職業教育進入了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傳統的中職食品檢驗教育不能滿足現在教育發展的需要。中等職業食品檢驗訓練教師自行適應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育能力,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微課和云班授課等信息化教育手段,給學生全新的教育體驗,提高實際教育質量應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鐘建業.信息化在中職食品檢測實訓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47):198-199.
[2]李麗.信息化教學模式在中職危廢品檢測實訓教學中的應用——以《電鍍廢水的檢測及處理》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0(41):85-87.
[3]高紅霞.中職食品工藝模塊化教學巧用信息化技術[J].食品安全導刊,2020(2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