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鈺 黃磊

摘要:目的:探究系統性護理干預在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方法:選擇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進行房產射頻消融術的患者86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系統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睡眠質量(PSQI)以及焦慮(HAMA)、抑郁(HAMD)評分。結果:經系統性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PSQI評分、HAMA、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給予患者系統性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減少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關鍵詞:系統性護理;房顫射頻消融術;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是指有序的心房活動喪失,代之以快速無序的顫動波,是嚴重的心房活動紊亂。通常表現為不規則且很快的心律[1]。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房顫發病率不斷增加,嚴重時可發展為腦卒中。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影響較大,因此采用有效的護理干預能緩解患者病情發展[2]。系統性護理干預是指通過對患者心理進行針對性地護理,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況。本文給予房顫射頻消融術患者系統性干預,觀察其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進行房產射頻消融術的患者86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系統性護理干預。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34-72歲,平均年齡(35.39±2.39);觀察組男20例,女23例,年齡29-73歲,平均年齡(34.29±3.12)。納入標準:(1)符合心房顫動診斷標準;(2)均進行房顫射頻消融術;(3)無其他惡性疾病。排除標準:(1)冠心病、高血壓患者;(2)惡性腫瘤患者;(3)術前服用抗生素藥物。兩組患者年齡、病程以及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參與研究的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取得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本組患者常規護理,術后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患者手術部位,進行基本健康宣教。
1.2.2觀察組:給予本組患者系統性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患者由于對手術的擔憂,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性格制定合理的交流方法,對較內向的患者,應保持輕柔的表達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能夠讓患者感受到舒適感,過程中需對患者表現出關心,向患者講述疾病的有關知識,讓患者更加了解疾病,消除患者擔憂心理。外向型患者,外向型患者情緒波動較大,易產生激動情緒,需要采取耐性的態度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仔細傾聽患者講述,待患者講述完成后與患者進行交流,穩定患者情緒。(2)情緒、睡眠護理:觀察患者術后情緒變化,觀察患者有無消極情緒出現,保證良好的病房環境,確保患者良好的睡眠質量。(3)術后護理:觀察患者手術部位有無滲血,指導患者家屬按摩患者四肢,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按時巡房,發現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立即通知醫生。
1.3觀察指標
(1)睡眠質量、焦慮、抑郁情況:采用睡眠質量評分表(PSQI)對患者睡眠質量進行評分分數越低表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好;采用HAMA、HAMD評估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分數越低,表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少。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4.0統計分析軟件,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 )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睡眠質量、焦慮、抑郁情緒比較
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焦慮、抑郁情緒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心房顫動是心內科處常見的心律失常,房顫主要表現為心臟跳動的絕對不規律,可以表現為快速性房顫,比如出現心跳突然升高到很快,患者表現為心悸或者胸悶等不適,還可以表現為慢性房顫,出現長間歇導致有黑蒙或者暈厥出現,房顫易引起血栓導致患者偏癱,嚴重者甚至死亡[3]。房顫治療周期較長,因此在疾病期間需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對其進行干預。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患者采取系統性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焦慮、抑郁情緒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汪婷婷[5]等學者研究結果類似,系統性干預針對患者心理、身體等方面進行干預,給予患者合適的護理干預措施,對產生負面情緒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緩解患者對疾病產生的擔憂,通過對患者睡眠狀態進行評估并對病房情況以及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調節,能夠增強患者睡眠質量,緩解患者負面情緒。
綜上所述,給予患者系統性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幫助患者改善負面情緒、睡眠質量,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王潔,孫國珍,楊剛,鮑志鵬,劉沈馨雨,王琳.互聯網+居家心臟康復模式下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后患者運動康復依從性的動態軌跡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32):4074-4079+4093.
[2]劉萍,王艷玲,孫婷婷,張志麗.多學科協作隨訪模式在心房顫動患者射頻消融術后空白期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1):73-77.
[3]司華,李琳,生博文.系統性護理干預在下肢骨折后患者圍術期深靜脈血栓形成預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2):73-75.
[4]張楊.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心房顫動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07):124-125.
[5]汪婷婷.優質護理措施對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后患者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32):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