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斌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云南 臨滄 677000)
計算機網絡快速普及,已經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各層面,各行各業也在利用計算機技術擴展自身,實現利益的增長。而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在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導致網絡紛爭數量不斷增加。游戲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組成部分,需要國家解決行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犯罪行為都會影響社會穩定,對社會和諧發展產生阻礙。而立法機構在對傳統意義上居民財產安全進行保護時,還需要提高對虛擬財產犯罪危害的警惕。信息時代背景下虛擬財產保護已成為時代象征,注重虛擬財產的法律權益問題,一定程度起到預防犯罪的作用。
互聯網犯罪大多通過病毒傳播實現,不法人員在廣告、文件等中植入病毒,用戶一旦點擊、下載相關文件,計算機中就會被植入病毒,繼而套取使用者的賬號密碼。相關部門提高重視度,在財產保護范圍中納入虛擬財產,減少不必要的財產損失和暴力糾紛。同時根據需求制定法律條款和政策等加以保護,確保網絡虛擬財產的安全,一定程度推動信息化進程,維護網絡社會安全,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
隨著社會發展,網絡交易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深受廣大玩家喜愛。但是為確保整個交易流程的順利進行,在整個交易過程中需要對各方權責進行明確規范和保障。首先,在交易開展過程中,對交易雙方的權利和責任進行明確。
另外,為了進一步落實玩家知情權,應該嚴格依照法律內容規范,商戶在上傳商品信息并開展宣傳活動時,一定要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如實描述,切不可夸大或者無中生有,刻意誤導玩家。同時,法律需要對交易雙方行為規范性加以嚴格監督,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玩家安全意識,對其個人隱私進行保護。最后,相關監督管理部門應該加強管控,對其中違法商戶或行為進行揭發和公示,提升網絡交易規范性。
1.變現性特點
所謂的網絡虛擬財產大多存在于游戲中,是用戶直接擁有的具有變現資質,且歸用戶自由支配的游戲財產。其本身并不具實體性,屬于游戲公司創造的一組資金數據,且只能在該游戲內使用。所以在實際操作中,虛擬財產和傳統財產所享受的權利大不相同,很多并不會受到法律的承認和保護。
2.使用性特點
虛擬財產屬于計算機編程人員通過數據編寫而成,虛擬財產可以滿足用戶的部分需求,因此我們應該認為其具有使用價值。網絡游戲中玩家之間可以相互交換與流通,本身具有交換價值。因此,傳統財產保護法律也應適用于虛擬財產,在法律層面上對虛擬財產給予肯定和保護。
3.虛擬性特點
虛擬財產本質上依然是電磁記錄,這種特性決定虛擬財產只能存在于互聯網世界中。但隨著計算機網絡普及,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間的聯系不斷提升,加上編程人員和游戲玩家的共同努力,虛擬財產的價值不斷提升,具備一定現實意義,在某些環境下,虛擬財產的存在已經等價于傳統財產的價值。[1]
如今游戲行業快速發展,但法律層面并未明確規定游戲中虛擬財產,相關部門也沒有明確說明。因此,為了保護玩家在游戲中的虛擬財產,需要明確虛擬財產的內涵及法律屬性。[2]
我國《刑法》中規定:法律保護所有有形資產、部分符合規定的無形資產。比如,雖然通信線路屬于一種無形資產,但法律明確指出盜竊通信線路屬于違法犯罪行為,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同理。游戲中的貨幣、道具以及裝備等,都屬于虛擬資產,也應該受到法律保護。
對于網絡游戲中虛擬財產的保護,要從多個層面,制定合理的保護策略,提高對虛擬財產保護的重視程度。具體措施如下:
網絡虛擬財產雖然存在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之中,但是通過和運營服務商簽訂的合同以及服務關系,對其財產屬性加以肯定和維護。而作為維護服務商和網絡用戶之間關系的基礎,網絡用戶協議的制訂十分必要,但我國在該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通常都是運營商線上通過《網絡用戶協議》達成與用戶之間單方面的服務合同,對雙方間的基本利益進行明確,但合同內容主要偏向于運營商。
再加上該類合同的設定并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可以遵循,所以大多數網絡運營商在合同制訂過程中,為了獲取更大利益,對其中風險進行刻意規避,導致合同中雙方權利明顯不對等。如此環境下,為各網絡運營商節約了大量的資金成本,牟取暴利的同時,還對網絡財產的使用者及其相關權益造成損害。但因為各網絡用戶已經通過《網絡用戶協議》對這種不平等情況加以默許,使其具備一定法律效力,所以即使在以后發現這些問題也會出現維權難的問題。而我國很多法律關于這項規定都有所提及,遇到該類問題,可以依照《合同法》相關內容,對其協議的合法性進行借鑒性評判。[3]
1.網絡運營商的保障義務
網絡虛擬財產實際上只存在于網絡服務器中,而要對其財產屬性加以保護和確定,離不開網絡運營商的配合,可見網絡運營商的參與和配合對于網絡財產的保護起到關鍵作用。因此需要開展網絡實名制,在完善用戶個人信息的同時,對其隱私加以保護,確保玩家身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進行網頁瀏覽過程中,玩家有必要要求運營商提供服務和管理,確保網絡虛擬財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對其虛擬財產進行交付處理,以此提升玩家維權意識,加強對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
2.玩家要積極主張并承擔舉證責任
現實社會中財產合法與否很好證明,但換到網絡世界中,一切都是以虛擬形式存在的,而且網絡用戶出于保護自己的心理大多采用昵稱代替自己的身份,同時對于所謂的實名注冊,也只是在注冊過程中輸入部分個人信息,且其真實性還有待考查。
另外很多情況下,如果玩家可以利用虛擬身份完成通關要求,則會直接使用,但其個人信息并不會因此而發生任何改變。這就需要玩家提前從游戲開發商處獲取相關保密內容,這對判定其虛擬財產是否合法有效簡化了很多步驟和程序。同時,隨著網絡用戶數量的急劇增加,其財產的性質和價值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如何判定該部分財產的歸屬已經成為當前社會討論的話題,如此情況下需要網絡玩家積極主動站出來,并承擔相關的舉證責任,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網絡交易過程中要保護玩家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安全。隨著網絡交易的開展,稍不注意就可能泄露玩家個人信息和隱私,若是這些內容被不法分子獲取,極有可能威脅其人身及財產安全。
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價值不斷體現出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術手段盜取玩家信息。甚至一些不法交易平臺,通過玩家交易信息對其進行精準推銷,雖然這樣可以為玩家提供更多選擇,但是卻變相侵害了玩家的隱私權。法律需要細化這部分內容,明確網絡交易過程中明確保護玩家信息的權責,提高保護力度。
網絡游戲中虛擬財產保護的法律保護,要根據現實情況及時調整法律條款,將虛擬財產保護納入財產保護范圍中。雖然網絡游戲中虛擬財產盜竊案件,作為一種新型犯罪形式,需要相關部門強化監管力度,對這類行為進行研究,制定一個相應的解決措施,盡快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從法律層面給出解決措施,推動網絡游戲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