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濤
(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是在社會治安形勢方面依然比較復雜嚴峻,刑事犯罪多發,群體性事件、襲警、拒捕等案件時有發生,犯罪分子的手段也變得隱蔽而多樣化,這對于新時期公安民警來講,對其執法實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當前的公安院校在實際教學中,必須要將警務戰術教學作為重要內容,結合實際執法情況來創新教學手段,優化教學策略。
突發性違法案件多發,使警察在執法中受傷和犧牲數量占據較大比例,主要原因是民警在執法時缺乏應急處置能力和良好戰術意識等。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必須調整警務戰術課程教學的內容及手段,在培養警察戰術思維的基礎上強化其戰術執行力,只有加強警務戰術訓練才能提升警察執法的戰斗力,使其快速有效地應對處置不同案件和犯罪嫌疑人,才能構建新時期的高素質公安警察隊伍[1]。
據調查,我國警務戰術教學中仍存在許多不足,如果這些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勢必將會對警察執法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和阻礙,因此警務戰術教學訓練改革已迫在眉睫,只有快速改革才能提高警務戰術教學質量,使新時期的公安民警具備較強的綜合素養和執法能力。
隨著我國“大練兵”的不斷開展,公安民警以及警察院校已經認識到執法安全理念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依然未能展開系統、有效的學習和實訓,忽視了法律法規與教學實訓的結合與滲透,雖然民警了解了執法理論知識,卻沒有進一步與實訓結合,最終導致執法理論與實際執法出現了脫節的問題,民警執法規范化有待于提升。
從目前我國公安院校的實際教學和訓練情況來看,很多院校的教學訓練內容沒有做到統一化和標準化,武器使用訓練不系統、不規范,所培養出來的預備警察在職業素養和實戰能力上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我國多數公安院校在武器教學和訓練中都習慣將武器使用和射擊內容的教學作為重點,而忽視了相關法律法規內容的配套講解,導致學員缺乏完善的武器使用理論體系及戰術能力。
公安院校在組織和開展遇抗控制訓練時還在采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和訓練中常常以單警訓練為主,導致警員之間缺乏有效的警組配合[2]。此外,警械裝備武器的教學訓練形式均以基本使用技能為主,對于模擬案情處置的抗壓訓練較少,警務戰術教學缺乏有效的警組配合與協作。
首先,槍械使用訓練并不是簡易的技能訓練,其中涉及了操作技能與法律法規等多方面內容。對此,關于訓練內容的開展必須要結合實際執法情況與國家相關要求進行,正確為學員介紹武器使用的法律條件和時機,使其明確在執法過程中武器使用的相關法律依據,這樣才能讓學員真正意義上實現學以致用,有效提高武器使用的規范性、高效性以及合法性。
其次,教官一定要具備足夠的安全意識,且要主動去提升學員的安全意識,教會其掌握正確地用槍方法和規則,并將安全操作理念貫穿到整個槍械訓練教學中,定期對學員開展用槍安全規則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槍械使用教學訓練的安全性,真正意義上做到安全有效。
遇抗控制指的是警察在依法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遇到犯罪分子抵抗的時候應該采取的控制技術。在警察執法過程中面對犯罪嫌疑人,警察的主要作用便是快速控制對方,而并非擊傷或擊倒對方。因此在警務戰術教學過程中遇抗控制教學十分重要。由于執法環境較為復雜,執法過程中警察的心態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設計一些學員容易理解且上手快速的實用性內容,這樣才能有效做到本能反應臨危不亂,從而快速控制對方[3]。應該教給學員一些簡單容易且上手的迅速控制技術,然后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反復訓練,使其在不斷的訓練中形成動力定型,這樣才能在執法過程中快速控制犯罪嫌疑人。此外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警械裝備武器訓練等方面的內容,利用警械裝備提高民警的執法實戰能力。
2.增加最小作戰單元的警組配合訓練及防暴處突基本隊形教學。
3.加入“紅藍對抗”訓練模式,構建完善的、科學的遇抗控制理論體系。
在警務戰術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在講解技能的同時,將全新的警務戰術理念融入訓練過程當中,并組織學員積極進行分組“紅藍對抗”實戰訓練,使其在訓練中實現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提升。具體教學策略如下:
1.關于理論知識和安全理念的講授,應該適當利用網絡、多媒體課件、手機微信等進行輔助教學,靈活引入一些鮮活的案例,從多方面多角度展示理論知識,這樣才能有效豐富教學內容,且保證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有助于學員的理解和掌握。通過一些新近發生的真實案例,讓學員在觀看的過程中意識到生命與安全的重要性,使學員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問題,為今后執法工作奠定基礎。
2.采用“教官團隊”開展戰術訓練,教官提前做好集體備課,明確自己的“角色”職責,充分發揮其情況顯示員的作用,研究常見警情的共同規律,利用各種道具背景,盡可能地把參訓學員帶入到執法情境中去,達到身臨其境的教學效果[4]。例如“紅藍對抗”訓練,在保證訓練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開展綜合模擬訓練活動,不僅要講究科學性與合理性,更要注重訓練過程的互動性,為學員創造相應的訓練情境,使其在情景模擬訓練中通過“紅藍對抗”的形式來豐富法律知識、提升警務技能、積累執法經驗。與此同時,教官與學員之間也要積極進行溝通和交流,鼓勵學員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面對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雙方共同尋找辦法合理解決。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學員戰術思維的開發與培養。
在警務戰術教學中,教官隊伍素質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員的學習效果和受訓水平。因此,必須加強教官隊伍建設,采取多樣化手段全面提高教官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鼓勵其大膽改革,積極創新,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訓練方法,勇于迎接新時期的教育挑戰。同時,積極邀請一些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授課,開展“走出去,走下去,請進來”的機制,為教官提供更多學習和進修的機會,提高教官福利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官任教[5]。讓廣大教官群體能夠隨著時代進步,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訓練方法,同時具備滿滿的工作熱情。這樣才能構建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官隊伍,在促進警務戰術教學創新改革的基礎上,有效推動我國公安院校的良好發展。
總而言之,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公安警察院校的教學中,關于警務戰術課程的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對此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針對當前的實際情況全面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然后結合當前的社會治安形勢,從多方面、多角度創新警務戰術教學的策略,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警察的綜合素質和現場執法的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