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雨
(吉林財經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改革開放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公司這一名詞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并逐漸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人走向了創辦公司、企業的道路,不斷拼搏。然而,公司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國家相關法律政策的支持和幫助,為公司的發展提供有效地保障。那么,《公司法》作為保障公司有效發展的一項重要法律法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公司的正常運作和發展。以下將對《公司法》的相關制度進行簡要介紹,并針對當前公司發展的現狀,對債權人合法權益提出合理的保護措施,完善《公司法》的各項規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公司數量逐漸增多,公司規模也逐步擴大,為了更好地規范公司的經營和管理,同時也為了更好地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公司法》逐步確立起來,為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法律依據,《公司法》在國家發展建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人們有必要對于公司法的相關內容進行一系列了解。
《公司法》是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核通過的立足于現階段公司發展和經濟現狀出臺的一項重要法律法規,其完全符合當前企業發展需要,在更好地規范公司行為的同時,可以更好地維護公司內部相關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更加平穩快速。具體來說,《公司法》一共包含了十一章內容,其中第一章作為總則敘述,簡要說明了整個《公司法》的章程[1]。第二、三章依次闡述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些內容。接下來兩章則分別對公司債券和公司財務、會計方面進行介紹。第九章是外國公司內容。第十章主要內容是關于相關法律責任。第十一章作為附則進行總結歸納。其規定的內容適用于所有的公司企業,從公司設立開始對公司進行一定的規范,到公司各項活動的發起進行一系列指導,再到解散及其他對外關系的相關規定,《公司法》一直以一種主體內容來規范公司發展,為公司建設全程提供最為有效的法律依據。
公司債權人,顧名思義是指承擔公司債務問題的相關成員,作為公司債務承擔的主體之一,其可能會因為公司或其本身行為等各方面原因與公司產生債權問題,這種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出于主動甚至是被動的。而這種債權問題是現代市場經濟中公司在盈利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其承擔者即為債權人。
《公司法》自出臺頒布起,就對公司債權人的相關權益作出了一系列保護措施,隨著時代的發展,《公司法》也在不斷地更新變革,其內容規定中對債權人的保護更全面和更深入。可以說,債權人與公司的利益有著直接的聯系,《公司法》對于債權人的保護貫穿于公司整個運作過程,包含建設初期的相關責任,發展時期的相關責任以及公司生存危機時債權人的各項責任,等等,當然,《公司法》作為維護公司正常運營和發展的一項重要法律,也對債權人進行了一定的權利保障。
當前《公司法》對于債權人作出了一系列的保護規定,其中,對于債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章程越來越完善,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作用,當前公司法中債權人的保護法律仍存在一些問題。
《公司法》中缺乏有效的各項制度,如資產制度還有擔保制度,等等,使當前的債權人權益仍得不到合理有效地保護。我國法律法規中對于公司在引入資產制度時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作出了一系列相關規定,對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進行適當的保護。然而,在實際引入時,公司資產制度仍存在一些紕漏,不完善的資產制度直接導致債權人擔保的合法權益不能及時得到保障,類似于公司內部普遍存在著的虛假資金狀況,就為債權人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公司內部一旦存在違法欺詐行為,公司的債權人需要承擔重大責任,直接導致債權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2]。當然,現如今擔保制度不完善也導致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受到影響,擔保制度中沒有明確規定公司對董事、監事等上級管理人員的擔保行為,這樣也就是沒有對這些上層管理人員做出一系列明確規定,容易導致整個上級管理人員腐敗現象,這直接使公司經營管理過程中,相關經濟效益受到損害。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司資產迅速流失侵害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公司法》的法律條文中固然對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進行了一系列規定,其規定若公司股東未按約定出資并對債權人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其索要賠償。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了國家的有效保障,但目前我國公司數量逐漸增多,公司數量的增多也使公司存在的問題增多,盡管國家對債權人保護制度作出了一系列完善措施,但公司股東對于正式有效的出資程序落實不到位,導致當前債權人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果所有的債權人都采用訴訟方式來解決問題,必然會對整個司法裁決帶來大的難度,這也是目前債權人合法權益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對公司相關債權人合法權益進行保護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從制度出發,立足公司的發展現狀,完善各項法律法規,對于公司內部實行的資產制度和擔保制度等一系列法律制度,要本著切合實際的基本原則,全面分析債權人在公司中面臨的各種狀況,并做出一系列規定。
舉例說明,對于《公司法》中缺乏對債權人合法權益有效保護內容,我國可以結合國內外的資本體系,本著取長補短的學習態度適當借鑒,更加完善國內公司的各項制度,用制度作為保障凸顯公司的資產價值,對股份進行一定的限制,以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公司法》需要對于董事等公司上級管理人員的擔保行為作出明確的規定,通過擔保制度的完善來規范上級管理人員的行為,以公司股東大會的形式來進行重要問題的裁決,使擔保過程更加具有可行性,用法律法規來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對于《公司法》中規定的債權人合法權益的維護法規,其中要更加明確公司股東的出資程序,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來保證公司在具體的出資程序中有法可依,對股東的出資期限制度進行合理的規定,避免因出資程序設置不完善、期限設置不合理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使公司在出資期限尚未結束時存在拖欠債務的情況,出資程序的合理設置規范了股東的一系列行為,防止債權人因出資問題受到影響。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國內外公司的整體規模逐步擴大,這為公司的治理提出了更大的難度,公司治理本身作為一個重要環節,就需要國家及相關部門對于整個治理體制進行全面提升,保證公司可以更好地運轉[3]。信用本身作為一種人生的寶貴財富,同信用機制對于公司的重要作用一樣,需要不斷提高和完善。在具體的治理過程中,公司應該對各個人員的各項工作職能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在相關職員不切實履行自身職能時,就按照相關的規定對其進行合理處理,提升公司整體的治理體系。同時,公司還需要提高整體的信用機制,用更加完善的信用機制對公司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進行保障。
綜上所述,就我國現階段發展來說,《公司法》的出臺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公司需要發展和壯大,而法律可以為其提供最合理、最有效的支持,幫助公司完善各項制度,全面促進公司的進步和發展。然而,就當前公司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國家也有必要出臺法律保障相關債權人的權益。當然,對已出臺的《公司法》進行系統的完善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公司擴大規模的前提,《公司法》為債權人提供的合法保障十分重要,需要得到相應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