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娟 魯迅美術學院
“圖像轉向”是近代文化領域所經歷的一次重大轉折,該轉折肯定了圖像表達在文化領域的重要性,不僅對人類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也間接地為各類藝術創作提供了助力。基于此,本文探析了當代油畫創作中的“圖像轉向”。
在當代油畫創作中,“圖像轉向”指的是基于圖像化的一種創作理念和創作手法。21 世紀,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發展,人們所能接觸到的熒屏影像變得越來越豐富,特別是抖音、快手、火山等短視頻的火爆,越發沖擊著人們的視覺感官,給當代油畫藝術家帶來了諸多靈感,藝術家在吸收當下視覺潮流元素和圖像元素的基礎上,對油畫進行了創新性的構思和創作,完成了從“真實自然”到“景觀社會”的轉變。
1.消費文化的繁榮
消費文化是在社會演變中隨著社會生產力以及精神和物質需求發展而形成的一種消費理念。中國在過去三十多年的經濟發展中,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帶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該過程中,人們的消費觀念從單純的生存需求轉向更高的精神和物質需求。伴隨著藝術市場的繁榮,人們的藝術審美逐漸提高,對油畫等藝術品的消費欲也愈加強烈。然而,傳統的油畫作品無論在創作構思還是意境表現上,都已經不符合當下的審美需求。面對這一情況,油畫創作者必須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的潮流,將“圖像轉向”運用到創作中,扭轉油畫在大眾心中曲高和寡的傳統形象,讓油畫作品更為貼合大眾審美,符合大眾消費觀。
2.藝術創作軟件的更新換代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數位板、PS 等藝術創作軟件相繼問世,藝術創作者的創作方式由傳統的紙筆、顏料繪畫轉變為電子畫筆、觸碰屏繪畫。用藝術創作軟件繪畫的油畫作品不僅可在色澤與感官上模擬傳統油畫的細膩視覺,還在傳播途徑與傳播速度上有著傳統藝術作品無法比擬的優勢。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人們早已經習慣了足不出戶的消費方式,傳統油畫要想在互聯網上傳播,必須借助攝像頭或掃描儀將作品呈現在網絡中,在該過程中,受光線或攝像頭像素的影響,采用傳統創作方法的油畫作品會出現色彩失真等問題,無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激發人們的購買欲。而用藝術創作軟件創作出的油畫作品則不受該方面的影響,具備更好的傳播性,有利于擴大油畫作者的網絡影響力,深化油畫作品的藝術價值。
1.創作者的視覺轉向
在過去的油畫創作中,受社會發展和外界因素的影響,創作主題多為展示生活的寫生,而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崛起則昭示著圖像時代的來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藝術創作者利用報紙、雜志、短視頻、廣告等媒體渠道,足不出戶就可以輕易獲得豐富多彩的圖像素材,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藝術創作者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此一來,油畫創作者每天看到的、感觸到的、接觸到的都是圖像,久而久之,就會發生視覺上的轉向,更傾向于從圖像上獲得藝術創作靈感和構思,所以當前的油畫創作者自然而然地在作品中表現出“圖像化”的趨勢。
2.創作者的審美轉向
老一輩油畫藝術創作者在創作油畫時更多的是關心現實生活,帶有與生俱來的歷史感和責任感。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當前的消費社會背景下,藝術和生活的界限逐漸模糊,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美的追求已經完全融入生活中,如果當前的油畫創作仍然采取老一輩的創作方式,對生活進行寫實,就會導致油畫作品因為不符合大眾審美取向而被社會淘汰。因此,藝術家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觀察力,完成自身審美取向的轉變,之后,將大眾審美取向和當前的油畫創作取向進行完美結合,通過油畫創作中的“圖像轉向”,創作出符合當下人們審美取向的油畫作品,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綜上所述,藝術創作不是獨立于現實的存在,會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們的審美演變而發生變化。“圖像轉向”在油畫創作中的發展,需要藝術家在適應時代潮流,嘗試自我改變的同時,保留自身原有的藝術特色,將個人特色與社會特色完美融合,只有這樣,藝術家才能保持藝術創作的活力,在藝術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